【摘要】在立德樹人的今天,教育應以德育為先。英語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英語教師應該承擔起教書育人的職責,將德育融入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yǎng)。小學英語教師應該充分挖掘小學英語教材中的德育資源,結合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促進學生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
【關鍵詞】英語教學;德育;德育滲透
【作者簡介】范婷婷(1996-),女,漢族,河北唐山人,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小學教育專業(yè),教育學碩士,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育。
小學階段是人生初始階段,也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指出:“堅持德育為先,立德樹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币虼?,小學英語教師應該在進行學科教學的同時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一、小學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可行性
小學英語學科有天然的德育滲透優(yōu)勢。首先,英語的語言特性決定了課程本身所蘊含的思想性,作為教學載體的教科書里含有豐富的德育資源;其次,小學英語課堂經常借助對話、游戲等活動展開教學,德育活動得以在真實的情境中進行,德育效果比單純的說教更佳。最后,教師在教學目標的制定過程中也要體現(xiàn)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這要求英語教師除了進行學科知識的傳授外,還要進行德育滲透。
二、小學英語教學德育滲透中存在的問題
1.小學德育工作評價體系不健全。小學對英語教師有效課堂的教學評價主要還是以該老師完成教學任務的情況來考核的。評價體系只是從學科教學方面對教學基本功、教學設計能力等方面進行評價,并沒有把德育是否滲透于課堂教學過程中作為課堂教學評價的重點,也沒有從設計教學方法和組織教學中是否進行滲透德育來進行,甚至沒有相應的肯定或否定。
2.小學英語教師德育滲透意識淡薄。許多小學英語教師覺得,英語是一門實用性的語言教學,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很難實施操作。在“功利化”的目標追求下,只抓學科知識的傳授而忽視教材中德育資源。許多教師把精力放在了設計豐富多彩的學科知識的展現(xiàn)和練習環(huán)節(jié)上,卻忽視了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3.小學英語德育滲透途徑單一,方法枯燥。英語教師所采用的德育途徑相對單一,只是選擇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枯燥無聊的德育說教。有效的德育方法應該是讓學生在特定的德育環(huán)境中去熏陶、體驗和感悟其中蘊含的道德思想。英語教師可以通過開展課外主題活動和其他社會實踐進行德育宣傳工作,而文化環(huán)境的建設也是一條不可忽視的德育滲透途徑。
三、小學英語教學有效滲透德育的對策建議
1.健全小學德育評價工作體系。
(1)引進科學評價機制。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不能僅僅流于形式,輔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十分必要。校領導要不斷完善相關制度,鼓勵小學英語教師去把德育融入課堂中去。如:學校專門針對德育實施較好的老師進行獎勵。教育局也可以專門安排德育考察小組進入校園專項考察校園德育制度執(zhí)行情況,建立相關的考核評價機制。
(2)細化德育考評標準。在集體備課階段,學校組織教師研討制定德育指標標準,對英語教學中應進行的德育滲透點進行充分挖掘。對教師的教學進行量化的評價時,就應圍繞教師授課中德育理念及相關知識滲透情況及滲透效果來進行,還應把授課方法與課堂實際運用情況與之結合起來。這樣教師就會更加注重英語學科中包含的德育因素。對于有較好德育滲透效果的英語課,可以作為示范課在學校予以推廣,以便提供更多學習及交流機會。
2.提高小學英語教師德育滲透素養(yǎng)。
(1)學會挖掘小學英語教材中的德育資源。英語語言具有趣味性,學生通過學習英語,能夠逐步體會、理解合作精神,增強祖國意識,擴展國際視野。英語教師可利用課堂教學向學生們講解不同國家的人文和風俗,在小學英語人教版PEP教材中,對各國的文化都有講解和介紹,并且將各國生活習慣,重要節(jié)日,重大事項,名勝古跡都有在文化板塊中羅列出來。
(2)在課堂管理中有效進行德育滲透。教師的儀表風度是影響教師進行課堂管理的首要因素。當一個教師總是解決問題簡單粗暴,學生犯錯大發(fā)脾氣,會影響教師威信的樹立,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諸多的教學實踐證明,一個好的英語教師除了要具有堅實的英語語言專業(yè)知識功底,還需要懂得教育心理學知識,把學生的認知活動與情感體驗巧妙地結合在一起。
(3)運用多種課堂教學組織形式進行德育滲透。
1)借助英語教學游戲開展德育。英語游戲是一種進行英語教學最常用也是學生最喜愛的教學方法之一。和教材內容緊密相關的游戲既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態(tài)度,也能對他們行為習慣的規(guī)范等方面產生積極的影響。有些學生平時不喜歡學習,但對英語游戲十分感興趣,是因為學生在學習英語遇到了困難后,就不再愿意主動學習英語,而他們認為參加游戲就能夠不學習了。
2)借助角色扮演和童話故事開展德育。在小學英語人教版PEP教材中,課文都由對話板塊組成。在對話板塊講授的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常利用角色扮演讓學生切身體會真實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fā)參與性。在課堂教學活動結束后,教師又對學生的表現(xiàn)做出正面、積極的評價,是非常有助于孩子們自律、助人等良好品德的形成。同時,教師在課堂上運用繪本教學,給學生講授和教材內容相關的故事,繪本圖片生動形象,故事風趣幽默,很容易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更有利于小學生英語知識的學習。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8,37(06):273.
[2]國家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