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蘭
摘要:強化社保基金管理風險防控是促進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重要方式。然而當前在社保基金管理過程中,存在著諸多風險,若不進行有效防控,就會阻礙到社保基金的健康運行,甚至將直接妨礙社會保障制度的持續發展。文章從此出發,首先分析了社保基金管理中的常見風險及成因,繼而就如何加強社保基金管理的風險防控提出了對策,希望能對相關行業起到一定的參考借鑒。
關鍵詞:社保基金;風險防控;措施
隨著社會保障全民覆蓋,社保基金規模急劇擴大,社保基金的風險點也在增多,人社部門的監管責任在不斷加重,騙保現象屢屢發生,從云南鶴慶一出納挪用2368.31萬元社保資金,到江蘇昆山市社保中心養老支付科90后官員46次貪污社保資金270余萬元,騙保現象屢禁不止。因此,在社保基金的管理中,必須將基金的安全性作為首要原則,在此基礎上,借助各種方式來實現基金增值的目標。然而,從當前的管理現狀而言,社保基金管理中存在諸多風險隱患,急需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一、社保基金常見管理風險分析
社保基金管理中面臨著不少的風險,常見的有以下幾種,首先,資金流失風險。部分企業在社保基金繳納中存在著拖欠、拒繳的現象,有些企業為了躲避繳納義務,存在故意降低繳費基數的現象,均導致了社保基金的流失;其次,基金冒領風險。出于便民、利民的需要,當前我國社保基金采用社會化發放的方式,極大地提升了社保基金領取的便捷程度,但由于領取者與原單位關系不再緊密,增加了冒領的風險,經常出現離退休人員去世后,配偶或子女冒領的現象;再次,違規運作風險。社保基金的管理需要嚴格按照相關的制度、章程來開展,不少工作人員在管理中利用制度建設以及內部管理流程中缺陷與不足,違規使用社保基金,資金挪用現象屢禁不絕,比如2017年祁陽縣社保基金挪用金額逾500萬元;最后,管理系統風險。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社保部門的信息化建設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但安全防護系統以及信息共享系統建設的速度滯后,容易出現數據丟失、篡改等現象,增加了安全風險的發生概率。
二、社保基金管理風險成因
(一)基金構成多樣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計劃經濟體制逐漸被市場經濟體制所取代,我國社保基金的構成也日趨多樣化,復雜化,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社會保障體系日益完善,覆蓋城鄉的社保保障機制初步構建,參保群體不再以城鎮職工為中心,逐漸從單位職工向所有民眾轉變。參保對象的多樣化進一步加強了社保基金構成的復雜化。受此影響,社保基金管理的領域、內容、要求、目標也發生的明顯的變化,管理工作以及監管工作的難度直線提升,這些都增加了社保基金管理風險的發生概率。
(二)管理環節繁雜
社保基金的多元化發展是更好發揮社保基金作用的必經之路,而社保基金的多元化發展也增加了基金管理難度。當前,我國社保基金管理體制在發生深刻的變革,特別是當前社保基金投資范圍有望擴大的大環境下,未來的管理工作將更加艱巨。隨著我國多層次社保體系及社保制度的形成,其監管主體也呈現多元化的發展模式,基金管理由各部門共同承擔職責,但由于行政管理、專門監管與投資運營等環節間缺乏有效的制約,其管理漏洞多,社保基金管理容易受到相關人員“道德風險”的影響,管理者暗箱操作,腐敗受賄也就接踵而來。
三、加強社保基金管理風險防控對策
(一)提高風險防范意識
首先,人社部門負責人要重視社保基金管理的風險防控,將風險防控提升到戰略工作層面,合理引導部門資源向風險防控領域流動,為社保基金管理營造安全的環境;其次,人社部門要加強風險防控警示教育,借助理論講解、通報違法違紀典型案例等多種形式,提升經辦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有效矯正以往工作中存在的無意識犯錯乃至有意識犯錯、違法的行為,提升社保基金管理的安全性。
(二)健全落實風險防控制度
建立系統、完善、科學的風險管理制度。目前,制度風險已成為經辦風險的主要環節,各社保經辦機構應當按照“分工合理、職責明確、流程規范、運轉高效”的要求,堅持問題導向,從經辦風險管理各環節入手,建立健全重大事項集體決策、內部控制、內審監督、崗位權限管理、信息系統管理、檔案管理、信息公開及披露等風險管理制度,將所有部門、崗位、人員,所有業務、財務操作環節都納入制度化管理范疇,實現經辦風險防控制度全覆蓋,尤其要落實日常風險防控和評估制度,從源頭上堵塞漏洞,防范經辦管理風險。
(三)完善社保經辦風險防控體系
社保經辦機構應規范業務經辦程序化流程,全面推進社會保障卡銀行賬戶代扣代發和自助繳費,全面取消現金業務;建立經常性稽核制度,每月對上月業務隨機抽取10%進行核查。嚴格遵守基金財務制度化管理,按照“三重一大”要求,每月召開基金支付調撥會議,財務至少每月要與業務、銀行、稅務等進行對賬,加快財務業務一體化。加強信息系統標準化操作,實行社會保險業務經辦標準化、信息化管理,全面取消手工辦理;實現社銀系統對接,全面取消社銀人工報盤;嚴格系統數據管理,前臺操作和后臺審核必須分開,任何修改操作都要經過審批留痕可溯。
(四)加大社保基金監督檢查力度
首先,要加強社保基金監督機構隊伍建設。一方面,要建好專業隊伍,加強監管力量,補充業務精湛的審計、法律、社會保險等專業的人員;另一方面,要開展業務培訓,提升基金監管人員業務技能和政策水平。其次,強化社保基金監督檢查,積極開展網絡監督和現場檢查,實現監督常態化、規范化、智能化。另外,組織開展第三方審計,重點審計基金財務管理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內部控制執行情況等內容,通過財務、業務雙管齊下,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社保基金在征繳、支付、管理和審批等方面的情況。
(五)建立多部門聯動及信息共享機制
建立公安、衛健、民政、銀行等多部門配合的制度,在保險登記、退休核定、人員信息核實、大額社保資金流動、反社保基金欺詐等方面密切配合,建立“互聯網+公安+衛健+民政+社保”的強大信息系統,建立信息互通有無的共享機制,基金安全度將會顯著提高。
(六)營造防控社保基金管理風險的良好氛圍
加大宣傳力度,通過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等自媒體進行專題報道,集中曝光一批欺詐冒領典型案例,使欺詐冒領違法的觀念深入人心,對不法行為產生震懾效應。鼓勵社會公眾對身邊涉嫌欺詐冒領社會保險基金的問題線索進行舉報投訴,真正有效遏制欺詐冒領行為。
四、結語
社保基金的安全性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是社保基金管理中的要點。當前,受各種因素影響,社保基金管理中暴露出了許多的問題,嚴重損害了社保基金的安全性。對此,人社部門必須從增強安全防范意識等多個角度出發,采取有效的措施確保基金安全。
參考文獻:
[1]黃惠萍.社保基金管理運行風險及防控對策[J].新疆農墾經濟,2014 (07):91-92.
[2]朱德進.社保基金風險防控體系研究[J].財會學習,2018 (26):193-194.
[3]趙應文.完善養老基金監管機制探析[J].中國社會保障,2013 (12):33-34.
[4]金澤勇.我國社保基金入市的風險及防范研究[J].現代商業,2016 (19):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