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科技的進步需要以能源作為支持。能源的種類有很多,其中礦產資源是中國能源發展過程的主力軍。礦產資源的開發是一項大工程,安全并完整地將礦產資源開發出來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礦產資源的開發必然要經過土地挖掘這一個環節,不正規的開發會導致土地資源被破壞。本文探究的主題就是如何利用法律手段來治理礦產資源開發中損害土地的不良行為。
關鍵詞 礦產資源開發 土地損毀 法律治理模式
一、引言
中國現行的法律文件中包含開采礦產資源這一方面的有關內容,但是現行的法律制度已經遠遠不能適應當今時代的需求。開采手段和方式的變化要求相關約束的法律文獻必須不斷變革更新。現行的法律制度已經陷入難以實行的困境,要想將其拯救出來,關鍵是要更新調整制度類型、制度內容、制度管制幾個方面,使其能夠發揮它的本質作用,保障土地權益不受損害。
二、存在的問題
(一)礦產資源方面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科學家發現了越來越多不同種類的新能源。人們逐漸發現,在稀有能源方面,中國的土壤含量是非常稀少的,中國能源業現在面臨的尷尬困境就是優質能源不足、稀有資源短缺。目前國際社會越來越關注世界環境問題,[1]各國都越來越看重新型能源的使用,這是因為傳統能源如石油、煤炭等的剩余量已經很少了,并且這些傳統資源的形成需要上百年的時間。使用這些資源時還伴隨有污染環境的問題,所以現代社會中,各國對新型能源的青睞度越來越高。如何實現新老能源交替,以緩解中國目前能源行業面臨的能源供應不足的緊張局面,是我們亟須思考的問題。新型能源的開發利用是經濟穩定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物質保障。
(二)開采過程中的不規范操作
無論是什么能源,所有的礦產資源都是屬于國家的財富。國家在礦產資源開采方面規定了一系列法律責任,所有礦產資源的開采必須經過國家批準才可以進行,并且要嚴格遵守法律。這些法律標準制定的目的就是規范礦產資源開采中的種種行為,避免出現如損毀土地這樣的不良行為。為了獲得能源以推動科學技術發展,人類必須開采礦產資源,而如果礦產資源的開采沒有按照嚴格的標準,就會產生多方面的污染,如水河流污染、噪聲污染等,甚至還會影響地質環境。所以要注重利用法律實行治理的模式,認真剖析在法律模式治理下出現土地損毀現象的原因,并針對這個原因,有指向性地提出完善法律治理模式的措施。
三、治理模式探究
(一)研究制度類型
上文所述的是礦產資源出現的問題,接下來要敘述的就是在開發土地礦產資源的時候如何矯正管理模式,避免出現土地損毀這種現象。從制度類型來講,需要將互動模式與管制模式相結合,互補之下共同作用。[2]中國當前規定的法律標準和手段都是在一種管制模式下治理礦產資源開發中的土地損毀行為,例如開采行業耳熟能詳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這種管制模式是國家通過行使行政權,強行介入開采方和土地方之間的糾紛,由國家判定是否發生土地損毀行為。而互動模式主要是依靠開采方和土地方之間的交流溝通,一起商定土地侵權涉及的范圍。通過雙方良好的交流,彼此都能受益。兩種模式各有長處、短處,管制模式的執行力更強,有更強的管制效果,互動模式則通過良好的溝通從根源上解決土地損毀問題。將兩種模式的優點結合起來,將它們的效果發揮到極致,會產生“1+1>2”的有益作用。
(二)加強對內容的控制
要加強對制度內容的制定,以合理的制度內容讓雙方信服,進而解決土地的問題與使用權的問題。針對礦產資源開發中的土地損毀問題,需要合理考慮制度內容,從而和諧地解決產生的問題,增強制度的實用性。制度內容要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在其范圍之內做適當的調整,從而保護國家人民的利益,解決土地糾紛的問題。要積極引導制度向我國的法律法規靠近,使雙方可以表達自己的立場與訴求,彰顯人權民主這一方面的特性,并且強調通過溝通的方式解決問題,不采用法律的強制手段,保障雙方人身安全。如果溝通無法正常進行,則應采用以下兩種法律制度來協調。一方面要利用行政權力嚴加監管,從而追究礦業中土地問題的責任方使其負責。在符合法律法規的情況下,可以將土地損毀的法律問題移交給私人團體和私人法律體系來解決,從而充分保障完善制度制定的可行性與實際適用性。另一方面要創新制度建設,加強各方面的創新意識,考慮環境問題,保證整個制度符合綠色可持續的主導方針。要跟隨國家的腳步,普及、增強環保意識,同時在制度中應加入保護環境的方法與策略,以及環境被破壞之后各種法律責任和主體責任的承擔原則,從而建設合理完善的政策制度,保證對礦產資源開發中土地損毀方面的法律治理可以更加順利地進行。
四、結語
為了很好地解決礦業生產中的土地損毀問題,要從問題出發,加強對制度的制定,嚴格遵守制度,保障礦業施工的規范,減少土地損毀問題的發生。要保證制度的完善性與實用性,其才能起到很好的監督作用。
(作者單位為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土資源分局)
[作者簡介:王永偉(1970—),山東蓬萊人,本科,畢業于中共山東省委黨校法律專業,土地估價師,主要從事地質礦產管理。]
參考文獻
[1] 劉超.頁巖氣礦業權行使土地侵權規制制度檢討[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49(5):119-126.
[2] 樊興朝,肖鑫.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制要點分析[J].世界有色金屬,20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