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平安
內容摘要:我國新課程改革政策的制定,確定了未來教學以“核心素養”的滲透培養為目標的大方向,從而以此來進一步推動課堂教學向著素質教育目標的前進。在當前,隨著政策實施力度的不斷加強,核心素養的滲透,已經成為了學科教學中最為熱門的研究課題之一。本文的論述重點也即在此,通過以初中階段的語文課堂為依托對象,詳細闡述了核心素養的滲透方法與過程。
關鍵詞:初中語文 核心素養 課堂教學
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定義可以分為四個大項: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以及文化傳承與理解。而我們針對于核心素養在課堂中的滲透,便可以以此為切入點來展開設計。現本文限于篇幅問題,只擇取上述中的后三項為例,深切結合初中階段學生的學習規律和語文學科的知識特征,對具體的教學進行以下詳細的總結歸納。
1.利用文章擴寫,推動思維的發展與提升。思維發展與提升一項,是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同時對學生的語文素養具有表征的作用和意義。此項,其主要的內涵指的是,學生通過語文知識的學習能夠運用聯想和想象,有效豐富自己對現實生活或者文學形象的感受、理解,并能夠用語言、文字對其進行準確的表達、總結等。對此,我們可以在教學中利用“文章擴寫”的方式來對學生加以引導。即,指導學生們在對某篇文章進行閱讀之余,根據其個人的感受和理解,對其中隱含的某些情節內容進行擴寫,從而以此有效推動學生思維的發展與提升。我們以《故鄉》一文為例。本文的內容,有一部分是寫自己與兒時的玩伴“閏土”在30年后見面的場景。表達了30年滄海桑田,物是人非的思想情感,同時對那個時代政府對農民階層殘酷剝削的憤怒之情。其中,文章只提到了閏土與“自己”見面時和見面后的場景,對閏土如何得到消息,以及如何準備要與“自己”見面的心理活動與準備沒有提及。對此,筆者組織學生們以此為切入點,針對閏土與魯迅相見之前的一系列行為和內心活動展開了大膽的擴寫活動。在不要求文筆的前提下,學生們開動自己的思維,進行聯想寫作,對各種可能出現的內心情境進行了猜測與總結,如此,極大地拓展了學生們的思維,從而為核心素養的滲透提供有力保障。
2.借助詩詞教學,滲透審美的鑒賞與創造。審美鑒賞與創作,是指學生在語文活動當中所逐漸形成的一種體驗、欣賞并創造美的個人能力與品質。它表現為,學生具有豐富的情感和想象力去對優秀文學作品或其他事物進行品位與賞析,并從中領悟出一定的人生哲理或體驗到所蘊含的思想魅力等。針對于此,我們可以借助于我國所獨有的古詩詞體裁來對學生進行教學。利用詩詞的語言美、意境美等等展開引導,從而促使審美鑒賞與創造的素養在語文課堂得到良好的滲透。以《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教學為例。筆者在教學中,借助于本詞所獨有的唯美的意境對審美鑒賞與創造的滲透展開了教學。如:筆者首先利用多媒體手段,在課堂中播放歌手鄧麗君所演唱的《明月幾時有》為背景,其次,針對于詞中所描繪的場景進行了視頻形式的展現。譬如:“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惫P者通過Flash動畫,為學生們展現了一段月光逐漸移過朱窗,照到無眠人的情境,從而極大地提升了學生們對詞文意境的真實體驗,并對之后的諸如:“人有悲歡離合”之類的人生哲理產生了更加深刻的認知,為審美素養的滲透提供了有效的前提條件。
3.拓展教材內容,增強文化的傳承與理解。文化的傳承與理解是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重中之重,對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知識素養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文化傳承與理解的內涵,顧名思義,指的是學生能夠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對我國經過代代流傳保留下來的優秀文化傳統與相關知識,能夠具有高度的認同感,并愿意通過自己作為傳承的媒介,從而更為積極地投入到課堂的學習與理解當中。據此內涵的分析,我們可以在語文課堂中,將教材內容進行大膽而豐富的拓展,引入教材中不曾收錄的相關資料與信息,從而在吸引學生興趣的同時幫助學生增強文化的自信與自豪感,確保核心素養目標的實現。我們以《應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的教學為例。本文中,提到了我國明代時期的大思想家、軍事家、教育家王陽明先生的“格物致知”片段,然而只是“曇花一現”沒有過多提起便直接引出了王陽明的觀點。借助于此,筆者先后將王陽明先生當時如何被貶謫到貴州龍場地區,如何又經過痛苦、漫長、執著的過程最終有了著名的“龍場悟道”事件。之后,又將王陽明先生的“心學”學說在我國東南亞即世界各地的傳播影響力作了詳細的介紹。如:對日本明治維新的巨大影響,以及后來戰勝俄國海軍東鄉平八郎的“一生俯首拜陽明”這些案例的引入,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巨大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從而有效推動了核心素養的滲透。
總而言之,在核心素養的滲透教學中,我們應做到的首先是將核心素養這一目標,與課堂的知識內容進行有效的融合,從而在根據學生們的學習規律進行時時的調整與優化,如此,才能使得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系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農村初級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研究”(課題號:GS[2018]GHB2649)的研究成果之一;本文系甘肅省十三五規劃重點課題《基于語文核心素養的初中課堂教學策略研究》階段性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8]GHBZ085.
(作者單位:甘肅省莊浪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