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麗
【摘 要】當今教育事業,化學實驗作為一種新興的教育方式出現在小學科學教育中。將化學實驗融入到課堂教學目的在于,能讓學生親身體驗化學本身的魅力,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科學文化素養及動手動腦能力。本文將圍繞著在小學的科學教育中如何進行趣味性化學實驗進行討論分析。
【關鍵詞】小學;科學教育;趣味化學實驗
化學作為一門以化學實驗為基礎的科目,學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項環節即學生運用各種各樣的實驗器材及藥品,在一定實驗環境下進行實驗操作,在化學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對實驗過程及現象進行分析、討論總結。如此,不僅讓學生切身體會其靈活與可操縱性,還燃起學生化學學習的興趣,培養其獨立思考能力,無形之中讓學生加深對化學理論知識的鞏固與沉淀。接下來將介紹幾種在小學科學教育教學中如何進行趣味性化學實驗的方法及措施。
一、合理運用生活用品,開發趣味小實驗
開發趣味小實驗目的在于,激發學生化學學習的興趣,引起好奇心。那么,如何才能讓學生在輕快愉悅的環境下學習化學?這就需要教師的幫助,教師要引導學生善于發現身邊的生活用品,在化學知識理論的基礎下,合理運用其進行實驗操作,讓學生感受到這并非做實驗,而是用另一種方式玩耍。以人教版化學課本必修一中的“酸與碳酸鹽反應產生二氧化碳”的實驗為例,實驗器材選擇家中透明的玻璃杯代替燒杯,而實驗藥品選擇廚房中的食醋與小蘇打,將小蘇打慢慢倒入事先加入食醋的透明玻璃杯中,學生可以觀察到,玻璃杯中會有大量氣體放出,產生大量泡沫,就像啤酒剛倒出時的樣子。再如人教版化學課本必修一中的“亞鐵離子氧化還原變色反應”,實驗器材可選擇筷子代替攪拌棒、玻璃杯和榨汁機,實驗藥品可選擇家中的青蘋果和維生素C片,將青蘋果榨成汁后倒入玻璃杯中,學生可以觀察到玻璃杯呈現綠色,然后將搗成粉末的維生素C片加入到盛有蘋果汁的玻璃杯中,學生可以看到杯中的顏色由最初的綠色變為較深的黃色,再用筷子攪拌后,又恢復為原來的顏色。如此,學生不僅喝到可口的青蘋果汁,還感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提升其成就,讓學生在學習化學的道路上又前進一步,可謂一舉兩得。
二、借助變色反應,開發化學小游戲
眾所周知,眾多化學反應都伴隨許多吸引眼球的顏色變化,變幻莫測,讓人不可琢磨。值得一提的是,學生天生對顏色有獨特的興趣,教師可抓住這一特點,開展顏色變化反應專題實驗,進行“顏色猜猜猜”小游戲,讓學生在學中玩,起到雙贏的目的。比如淀粉和碘液顯藍色的反應、還原糖和斐林試劑生成磚紅色沉淀的反應、酒精和重鉻酸鉀的濃硫酸溶液顯灰綠色的反應以及DNA遇到甲基綠顯綠色的反應等。這些反應原理對于剛接觸科學教育的小學生來說不必完全了解,但可讓學生認識到世間中的萬物并非一成不變,而會隨著另一物質的引入或引出發生變化。將這種游戲性的化學實驗引入到課堂學習中,不僅增強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動腦能力以及獨立思考能力,而且學生通過親身實驗操作,讓學生切身體會化學中隱藏的魅力,潛移默化的讓學生打心底喜歡上化學這門科目。同時,將游戲性引入到教學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學生在未來科學教育的學習中做好了鋪墊,形成終生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三、將生活常識與趣味化學實驗相結合
曾在某篇文報中說到:作為教師,不能為追求知識點及技術技能對學生進行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而要讓學生接觸現實,接觸自然,通過自我感知能力發現并解決問題,在自我探究中獨立思考,進行簡單分析及總結。
作為教師要深知學生的需求與現狀,畢竟小學生的識字能力有限,顯然大量的文字解釋并不適用于小學生對知識的吸收與內化,所以必要時要通過課堂實驗的展示及圖片的展示進行輔助教學。這樣,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還能讓學生更好的接受知識,吸收知識。
同時,小學生對于生活常識的理解不夠透徹,所以,教師可以借助趣味性的化學實驗對學生進行生活常識傳播。比如說,部分學生會疑惑為什么吃到嘴里的饅頭會變甜?這時,教師就可以這樣向學生解釋:人體中存在一種唾液淀粉酶,而饅頭中又富含淀粉,在特定的環境下,淀粉會在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成葡萄糖,從而有了甜味。再如,為什么涂在皮膚傷口上的碘酒,所留下的棕黃色標記即使不洗也會逐漸消失呢?教師可以這樣向學生解釋:碘酒之所以會顯示棕黃色,是因為碘與碘酒中的羥基發生反應,顯示棕黃色;之所以顏色會消失,是因為碘可以升華。
將生活常識與趣味性化學實驗相結合,不僅可以向學生解釋生活中有趣的現象,還能通過化學實驗警醒學生。比如,將部分雞蛋皮放到盛有可樂的燒杯中,可以觀察到,時間長了雞蛋皮會慢慢變軟。這時,教師可以向學生這樣解釋:雞蛋皮之所以會變軟,是因為可樂中的碳酸與雞蛋皮中的碳酸鈣發生反應。同時,教師可以告訴學生,雞蛋皮的成分和人牙齒的成分相同,經常喝可樂會腐蝕牙齒的。再如,把牙膏涂到完整的雞蛋上,放置十分鐘后再與普通的雞蛋碰撞,會發現涂上牙膏的雞蛋會得更加堅硬。這時教師就可以告訴學生:堅持刷牙可以保護牙齒,使牙齒更加堅硬。如此,不僅讓學生學習到化學中的知識,而且還豐富了學生的生活常識。
總結
綜上所述,本文圍繞著在小學的科學教育中如何進行趣味性化學實驗進行討論與分析,提出一系列的方法措施供廣大的教育工作者進行參考和借鑒,希望可以對廣大的教育工作者起到一定程度上的幫助。
【參考文獻】
[1]蔣麗莉.趙波.幼兒化學趣味實驗精選[J].早期教育,2016(8):24-25
[2]陳俊俊.生活常識與化學的聯系[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