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巖 譚小平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遼寧 沈陽 110004)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種多發病、常見病,多發于65歲以上人群〔1〕。近年來,隨著我國居民平均壽命的延長,老齡化問題逐步凸顯,心力衰竭患者數量居高不下〔2〕。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預后差,5年生存率低。研究發現,心力衰竭疾病主要是人體心肌重構引發的,對慢性心力衰竭疾病起重要作用的是人體交感神經和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AS)的過度激活〔3〕。一段時間以來,治療慢性心力衰竭藥物主要是β受體阻滯劑和拮抗RAAS藥物。但是服用這些藥物患者往往會出現胸痛、心悸、干咳等不良反應〔4〕。中醫認為,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理基礎是心氣虛,重要病理環節是血瘀〔5〕。以往研究人員研究較多是西醫對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的診斷治療,近年來人們更多關注中醫在治療該病方面的作用,但是鮮有人研究二者聯合治療的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討消瘀康聯合鹽酸曲美他嗪對氣虛血瘀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RAAS活性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響。
1.1研究對象 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在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治療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38例,男78例,女60例,年齡42~77歲,平均(66.32±12.81)歲。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69例。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理批準。兩組一般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分析
1.2診斷標準 慢性心力衰竭西醫診斷標準〔6〕: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咳嗽,頸靜脈充盈,液體潴留,影像檢查提示左室收縮末期容量增加,左室增大,肝臟腫大,心臟多普勒檢查顯示射血分數<50%。
中醫氣虛血瘀水泛證診斷標準〔7〕:主癥:咯吐泡沫痰,氣短心悸,下肢浮腫,肢冷畏寒,胸痛胸悶;次癥:腹脹尿少,乏力神疲,伴腹水、胸水,顏面蒼白或灰白,煩躁;舌脈:舌質紫暗、暗淡或暗紅或伴有瘀癍、瘀點,脈結代或澀或細促,舌苔白滑。主癥均現或有1項及以上次癥、2項主癥,參照舌脈即可診斷。
1.3樣本納入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中西醫診斷標準;無精神病者;同意參加本次研究;入本院之前未進行其他治療;患者未患有影響本次研究的食道癌等其他惡性腫瘤。排除標準:患自身免疫性疾病、癲癇者;患有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疾病的患者;患者診斷、治療等病歷資料不全者;中途退出研究的。
1.4研究方法 兩組均按照《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6〕進行基礎性治療:主要使用洋地黃制劑、β受體阻滯劑、抗血小板藥物、利尿劑、醛固酮拮抗劑、硝酸酯類、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等。對照組服用鹽酸曲美他嗪片(常州德燁化工有限公司,20 mg×30片/盒),1片/次,3次/d,于每天三餐之后口服。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服消瘀康膠囊(青海益欣藥業有限責任公司0.4 g×24粒/盒),3次/d,4粒/次。兩組均服藥12 w。
1.5觀察指標 觀察記錄患者基本信息:年齡、性別等。檢測兩組心肌功能:使用蘇州市鑫達醫療器材有限公司生產的超聲檢測設備檢測患者心動圖,記錄左心室后壁收縮末期厚度(PWS)、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左室長軸切面檢測室間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舒張末期厚度(PWD)、左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使用辛普森法檢測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左室舒張末容積(LVEDV)、室間隔舒張末期厚度(IVSD)、左室收縮末容積(LVESV)、室間隔收縮末期厚度(IVSS)。對以上指標測量三次,取其平均值,記錄患者左上肢肱動脈收縮壓(SBP)。按照文獻〔8〕方法計算患者左室平均室壁應力(MWS)、左室心肌質量指數(LVMI)?;颊咧委熐昂笄宄靠崭共杉忪o脈血5 ml,其中2 ml放置于真空抗凝管中,使用免疫熒光法檢測末端B型利鈉肽原(NT-Pro-BNP)水平。按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9〕,記錄患者氣虛血瘀證癥狀體征面色晦暗、下肢水腫、胸痛、氣短、心悸評分:0分:無癥狀;2分:輕度;4分:中度;6分:重度。將采集的剩余3 ml肘靜脈血, 4℃條件下,轉速3 000 r/min條件下離心10 min,分離血清,-80℃保存在冰箱中備用。采用放射免疫法測定醛固酮、血管緊張素、腎素水平,所使用試劑盒均購自北京優尼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循環酶法檢測患者Hcy水平。觀察記錄患者6 min步行試驗結果:患者沿平坦走廊行走,路線30 m以上,每3 m做標記,出發點用黃色反光帶標記,囑咐患者盡快走完6 min,中間感覺累可稍事休息,記錄患者行走6 min時走過的距離。記錄患者臨床療效:顯效:患者臨床癥狀得到明顯改善;有效: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甚至癥狀加重。
1.6統計方法 采用SPSS21.0軟件進行t檢驗,χ2檢驗。
2.1兩組心功能水平對比 兩組治療后NT-Pro-BNP、LVMI和MWS水平均明顯低于治療前(P<0.05),對照組治療后NT-Pro-BNP、LVMI和MWS水平均明顯高于研究組(P<0.05),見表2。
2.2兩組氣虛血瘀證癥狀評分對比 兩組治療后面色晦暗、下肢水腫、胸痛、氣短、心悸得分均明顯低于治療前(P<0.05),對照組治療后面色晦暗、下肢水腫、胸痛、氣短、心悸得分均明顯高于研究組(P<0.05),見表3。
2.3兩組RAAS活性和Hcy水平對比 治療前,兩組Hcy、醛固酮、血管緊張素、腎素活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4項指標較治療前均明顯降低(P<0.05),且研究組4項指標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2 兩組心功能水平對比
與治療前比較:1)P<0.05;與對照組比較:2)P<0.05,下表同

表3 兩組氣虛血瘀證癥狀評分對比分,n=69)

表4 兩組RAAS活性和Hcy水平對比
2.4兩組6 min步行距離對比 兩組治療后6 min步行距離較治療前均明顯增加(P<0.05),且對照組6 min步行距離明顯小于研究組(P<0.05),見表5。

表5 兩組6 min步行距離對比
2.5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6。

表6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n=69〕
與對照組比較:1)P<0.05
慢性心力衰竭疾病具有復發率高、死亡率高、發病率高的特點,占全部心臟疾病患者比例高達70%〔10,11〕。研究表明,人體內心肌能量代謝的一種十分重要的細胞器是線粒體,人體內心肌組織利用能量的唯一途徑是三磷酸腺苷,在正常人體生理條件下,線粒體氧化磷酸化提供了人體95%以上的三磷酸腺苷,但是當患者罹患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時,線粒體電子傳遞鏈活性迅速降低,從而造成患者心肌能量供應不足,進一步加速患者心肌重構,引起患者病情惡化〔12~14〕。大量研究人員對鹽酸曲美他嗪在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方面進行研究,發現該藥物可以降低患者心肌細胞內酸中毒,同時可增強線粒體活性,增加患者體內葡萄糖的氧化,但是會給患者帶來胃腸道障礙等不良反應〔15,16〕。目前,仍未找到一種有效、方便的治療方法,所以應加大對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的研究力度,研究其發病原因、發展過程、治療效果等,早日找到攻克該病的方法和藥物〔15,16〕。
國外研究人員發現,消瘀康膠囊能明顯改善患者心肌功能,患者氣短心悸、下肢浮腫、胸痛胸悶等癥狀得到明顯改善〔17〕。消瘀康膠囊是一種活血化瘀藥物,其主要成分為:續斷、地黃、當歸、木香、蘇木、澤蘭、川牛膝、川芎、沒藥、乳香、香附、川木通、紅花、桃仁、赤芍、甘草等。其中川芎香燥辛溫,活血行氣,止痛祛風;當歸滑腸潤燥,和血補血,抗老防老,止痛調經,增強免疫力,抗癌;川牛膝酸、甘、苦、平,補肝腎,強筋骨,通經逐瘀,通淋利尿,引血下行;桃仁味苦、性甘,通便潤腸,祛瘀活血,平喘止咳;乳香苦、辛,性溫,消腫,止痛行氣;續斷味苦,性溫,具有強筋骨,補肝腎功效,主治風濕、腰膝酸軟;赤芍微寒、味苦,清熱涼血,止痛散瘀;甘草主治脾胃氣虛,乏力倦怠,可與眾多中藥配合使用;紅花味微苦,止痛散瘀,通經活血,去腫散濕。研究發現,活血化瘀藥物能夠改善人體內皮細胞功能,促進血腫吸收,能夠保護人體內皮細胞不受損傷,改善人體神經功能。本研究結果說明經過治療,患者神經內分泌系統過度激活的情況得到好轉,消瘀康膠囊聯合鹽酸曲美他嗪較之單獨使用鹽酸曲美他嗪治療效果更佳。這與國內部分人員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18~20〕。血管緊張素可以促進心肌纖維化,使心肌重構,加重病情,同時還作用于腎上腺皮質,促進醛固酮分泌。Hcy水平下降,從而能夠減輕疾病對患者心肌的損害,改善患者癥狀。這可能是因為Hcy與人體內維生素B12、葉酸、維生素B6等的代謝密切相關。本研究說明消瘀康膠囊可以抑制神經內分泌,減輕或者逆轉患者體內的心肌重構,明顯改善患者心肌功能,這和部分人員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21,22〕。
綜上,消瘀康聯合鹽酸曲美他嗪較之單獨使用鹽酸曲美他嗪能夠更明顯降低氣虛血瘀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RAAS活性及Hcy水平,但是本研究納入患者數量少,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發病原因復雜,所以要加大中西醫治療該病的研究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