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紅靜 秦澤雨 張學麗 楊靜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吉林 長春 13002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種以氣流不可逆受限為主要特征的呼吸系統疾病,多發于老年群體,臨床表現為氣短、呼吸困難、咳嗽、胸悶、乏力等癥狀,給患者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1,2〕。微信是信息化產業中的一種通訊工具,隨著信息化領域的不斷擴展,醫療行業的信息化模式也發生了巨大變化。COPD近年的發病率不斷上升與人的生活習慣、居住環境、個體因素等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同時COPD患者的生活質量與經濟收入和社會支持的程度更為密切,本文通過對臨床不同程度COPD患者進行調查分析得出對病情較重的COPD患者提供居家護理干預,通過對慢阻肺患者家屬健康教育時運用微信公眾平臺,通過這一“護患橋”定期推送疾病相關知識,專科疾病指導,患者通過輸入關鍵詞還可以查詢自動回復的內容,從而提高患者的社會支持水平。
1.1對象 采取方便抽樣法,將2017年9~12月入院的老年COPD患者納入研究對象,按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倡儀(GOLD)分級分為輕、中、重、極重4級,每組25例,病例納入標準:①患者均符合COPD的臨床診斷標準〔3〕,已確診為COPD患者;②患者意識清楚,并且知情同意,具有一定的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排除標準:①患有老年癡呆、精神疾病患者、意識障礙患者;②其他嚴重的急慢性軀體疾病。
1.2方法
1.2.1調查工具 一般資料調查問卷:性別、體重指數(BMI)、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況、醫療費用支付方式、人均月收入、是否與子女同住等。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SRS):量表由肖水源編制和重測,其各條目一致性系數為0.89~0.94,重測信度為0.92,Cronbach α為0.721,包括客觀支持(3個條目),主觀支持(4個條目)和對社會的利用度(3個條目)3個維度(共10個條目),總分為66分,總分≤22分為低水平,23~44分為中等水平,45~66分為高等水平。
1.2.2調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由經統一培訓的護士向被調查者充分說明每一項的具體內容,對于不能獨立完成調查量表的患者由護士逐條詢問并記錄,共發放問卷100份,回收100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100%。將研究對象按GOLD分級分成4組(輕度、中度、重度、極重度四組)各25例,各組之間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各組COPD患者一般資料比較(n,n=25)
1)Fisher檢驗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軟件進行χ2檢驗、Fisher檢驗、t檢驗及方差分析。
2.1各組COPD患者的社會支持水平及比較 本研究結果顯示:9%的COPD患者社會支持處于低水平,69%處于中等水平,22%處于高等水平;病情輕組患者社會支持水平最高,病情極重組患者社會支持水平明顯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病情越嚴重的COPD患者,社會支持評分越低(P<0.05)。見表3。

表2 各組患者社會支持水平比較〔n(%),n=25〕
2.2不同一般資料對老年COPD患者社會支持水平比較 文化程度越低、離異喪偶、自費患者、月收入越低的患者、承擔治療比較困難的家庭社會支持評分越低(均P<0.05);80歲之前,年齡越大,社會支持評分越低,≥80歲的患者社會支持評分較≤80歲略有增高(均P<0.05)。性別和體重指數(BMI)不同,與社會支持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表3 各組COPD患者社會支持評分比較分,n=25)
與輕度組比較:1)P<0.05;與中度組比較:2)P<0.05;與重度組比較:3)P<0.05;與極重組比較:4)P<0.05

表4 不同一般資料對老年COPD患者社會支持評分比較分)
社會支持是指一個人感受到的情感或給予自己幫助的有關方面關系的總稱,包括主觀支持、客觀支持、對支持的社會利用度3個維度。本研究結果顯示,69%的COPD患者社會支持處于中能水平,表明絕大多數的患者有一定的社會支持,但是當遇到困難時得到的幫助較小,有效減壓能力減低,壓力增加。這可能與COPD患者社會活動減少及對生活的不自信,不愿意參加社交活動有關。患者疾病程度越重,社會支持水平相對減低,可能受醫療支出、醫療環境、醫療制度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其社會支持水平明顯降低。研究結果顯示:文化程度越低、離異喪偶、自費患者、月收入越低的患者、承擔治療比較困難的家庭社會支持評分越低。文化程度越低社會支持水平越低,文化水平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一個人的社會關系、生活習慣和自我保健意識等。對于離異喪偶的患者情感上缺少家人的陪伴,經濟上缺少家人的支持,導致其社會支持水平較低,因此對于離異喪偶的患者我們應該提供有效的居家護理干預,使其社會支持水平有所提高。與子女同住患者的社會支持水平總分(40.40±9.50)分,明顯高于獨居的病人,因為主觀支持和客觀支持主要來源于家庭和配偶的支持,子女能給病人提供物質支持、精神支持和服務上的支持。④80歲之前,年齡越大,社會支持評分越低,≥80歲的患者社會支持評分略有增高。由于COPD患者的病情呈進行性發展,隨著年齡的增大,自我感覺自身價值越低;同時伴隨著退休等因素導致其心理負擔加重,從而使其社會支持水平降低。而≥80歲的患者社會支持評分略有增高,可能由于這些患者和子女居住,從情感、經濟、服務上得到了更好的照顧,因此其社會支持水平略有增高。隨著人口老齡化的日趨嚴重,我們應該逐漸的將注意力轉移到家庭-社區服務體系中,通過與家庭社區建立微信公眾平臺,提高慢阻肺患者的社會支持〔4~6〕。①對COPD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地點、需求選擇性的觀看,便于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 增強自我護理, 從而改善生活質量。②患者有任何相關疾病知識可以通過微信公眾平臺進行咨詢,每天有專業的工作人員進行一對一解答。③同時我們還可以定時對患者進行隨訪, 了解患者出院后的恢復情況。④通過微信圖片、視頻告知患者降低疾病不確定感的方法。動員家屬對患者進行鼓勵和支持。⑤鼓勵和支持患者,讓患者體會到并不是自己在孤軍奮戰,同時微信平臺使患者了解到積極的態度對自己和家庭成員的影響,以及消極態度對自己和家人的不利影響,增強患者信心。⑥患者遇到的困難給予建議或幫助解決,對表現好的患者給予物質獎勵和精神鼓勵,比如設置問答環節,提問COPD健康教育的小問題,對回答對的患者給予紅包等小獎勵及簽到等環節,這樣可以調動患者參加活動的積極性,使患者輕松愉快地學會相關知識,提高社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