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穎
摘 要:電子商務這場商業革命的引發是由于互聯網在世界范圍內的迅速普及。它的出現,潛移默化地改變了流通領域中的資產管理模式、管理組織和管理理念,強烈沖擊了傳統的經營理念和模式,同時也帶動了傳統經營模式的發展,推動了流通領域的資產管理模式、管理組織和管理理念的發展。推動傳統商業的轉型。
關鍵詞:電子商務;傳統商業;挑戰
人類已步入信息化網絡經濟時代。電子商務擁有快速、廣泛和深入的發展特點,電子商務憑借這些特點正在動搖以及豐富人們數千年來形成的商品交易方式,同時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習慣和思想。電子商務是商業貿易領域的一種高級交往。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傳統的商貿模式不得不接受挑戰,這對傳統的零售概念和行為產生巨大影響。因此,有必要將新興的電子商務與傳統的零售業務有效結合,產生更大的效益,促進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如何真正滲透電子商務進入傳統零售企業,適應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已成為迫在眉睫的任務要求。傳統商業必須正確應對這一挑戰,開始尋找途徑并逐步向電子商務方向過度,讓傳統商業借助一波電子商務巨浪,穩住腳步,開拓輝煌。
一、電子商務對我國傳統商業的沖擊
1.電子商務對傳統商業價格的沖擊
電子商務在不斷地發展,互聯網銷售價格優勢將對傳統企業造成壓力。一方面在于電子商務可以利用信息網絡全面結合各方的購物需求,電子商務有獲得最大的購買價格的優勢, 生產崗位可以被電子商務直接聯通,中間很多環節就可以被減少,直接通過網絡使用生產、大型連鎖銷售集團建立了自己的專屬供應商和庫存基地。另一方面,原因在于傳統業務的創建通常需要物質基礎。對于倉庫、商店、辦公樓、商品陳列室等支持設施。網絡的虛擬性可以減少企業對這些物理基礎設施的依賴。網上商店可以出售任何數量的商品,沒有貨架的大小和位置。成本的降低就可以使出售價格下降。最后,信息透明是互聯網具有的優勢之一,消費者可以自行去網店進行價格比較,有一些專業的軟件也會提供自動比價這項服務。相比之下,企業不能讓消費者直接來了解市場價格。
2.電子商務對傳統商業時空限制的挑戰
零售市場的時空界限很快就被網絡技術打破了,使得商店區位選擇沒有那么重要。但是區位的選擇對于傳統零售商運營還是很重要,因為客運量是決定零售業務成敗的關鍵因素。連鎖店的迅速崛起使得個體商店的空間限制被打破,同時擁有了更大的商業圈。在信息時代,網絡技術已經突破了這一地域限制。只要零售商努力,未來都可以將目標市場對準世界,但是市場的日趨國際化,也意味著零售競爭就會更加激烈。
3.電子商務對傳統商業經營模式的沖擊
在電子商務出現之前,生產和銷售是兩個分開的分銷渠道。這種渠道是流通功能專業化的必然產物,也是我們經濟進步的外在體現。然而,電子商務的出現使得設計師、制造商、批發商、服務提供商、零售商和商品消費者之間的關系日趨緊密,使買家和賣家能夠直接在線交易。此外,隨著電子商務的出現,批發部門大大減少,批發商或者消費者可以直接與生產者進行交易。因此,與批發環節相關的運輸,儲存和整理將不可避免地需要整合甚至消失。大多數的零售商將建立單獨的運輸服務項目,儲備鏈也與之前的批發商儲備不同,轉移到生產者儲備或零售商儲備。但是,因為運輸環節的及時性特點,儲備鏈可能會縮小。由于貨物處理的變化,整理過程被整合到生產過程中。因此,在批發業務這個角度下,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已經對他們造成了致命的打擊。
互聯網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便利和選擇。首先表現為消費者可以通過互聯網購買他們想要的產品,這一行為大大減少購物所需的時間和精力。其次表現為消費者可以通過網絡的便捷渠道得到并掌握產品的大量信息,比較不同的產品,并有更多的選擇空間,從而使得所擁有的購買機會大大增加。當前的形式下,世界經濟體系相互依存,而且,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趨勢。所以每當互聯網上出現企業的最新產品時,這些產品的信息將被全世界的消費者所知悉,并具有統一的示范效應。最后表現為,網絡快速傳播的內容還包括消費者概念和消費時尚。因此,必須改變傳統的商業營銷模式,否則傳統的商業領域很快就會被電子商務企業淘汰。
4.電子商務對傳統物流配送方式和交易區域的挑戰
由于在線購物和在線銷售的出現,消費者可以直接從互聯網上購買他們需要的商品。生產商、批發商、零售商和在線零售商可以建立自己的網站并銷售部分商品的流通。不再遵循傳統商品的采購、存儲、運輸和營銷的業務流程,而是針對運營實體產品的公司。成千上萬的商品需要快速安全地交付給遍布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數萬名終端消費者,傳統生產者、中間商和消費者的物流模式正在發生變化。物流配送開始延伸到消費者的終端,不僅涉及商品流通系統的結構調整,還涉及中間商功能的變化。傳統企業必須適應這種中間人內容的轉變,及時調整角色。而傳統業務受交易基本條件的限制,其交易范圍非常有限。一般交易的范圍僅限于社區的范圍,使用傳統方法進行國內或全球貿易,效率低,成本高,電子商務顯然擴大了交易范圍。
5.電子商務對傳統商業政策、法規的挑戰
傳統政策法規已經建立了適應傳統貿易的具體條文,但它無法針對電子商務領域出現的實際問題提出解決方案。電子商務立法是在電子商務環境下,制定和建立電子商務各方之間的辦事準則,并將電子信息整理形成的規范化的商務關系體系作為交易手段。我國電子商務立法存在的一些主要問題是:法律規則的盲區、法律規則的不清晰性、不協調的法律規則以及不明確的爭議解決規則。此外,電子商務在生產,稅收和福利分配制度方面對傳統企業造成了強大的沖擊力。
二、電子商務背景下傳統商業的對策
1.改變傳統商業的營銷模式
(1)要改變傳統商業企業的戰略管理思想
企業上層戰略的制定必須適應網絡環境中電子商務的特點。例如,定價策略,在線定價不能像以前那樣,價格差異會變得明顯。此外,核心競爭優勢也發生了轉變。過去,傳統的品牌優勢、產品成本優勢或企業的特殊性可能會在網絡營銷的影響下瓦解消失。信息優勢對零售電子商務來說是必要的,信息優勢需要信息收集能力強,內部和外部溝通技巧,信息管理和分析能力。
(2)營銷方法的創新
對于大多數國內企業而言,一方面,有必要確保客戶在網上訂購后盡快將貨物運送到最近的分銷點,從而提高客戶滿意度。另一方面,在全國范圍內設置分發點的成本太高。更好的方法是實施連鎖銷售和聯合銷售。連鎖營銷策略是關于產品鏈的有機化。企業應注重產品供應渠道和產品交付渠道的變化,并盡可能接近銷售鏈中各環節的經營者,形成綜合的乘數效應,形成有機規模,降低成本、社會分工,提高效率。在當今時代分工越來越專業的趨勢下,外包就對企業非主營業務的成本降低很有用,增加企業收益。比如,零售商的商品可以由一些指定的供應商來完成,并且交易之后的商品交付可以由特定的遞送公司完成。連鎖營銷策略強調零售企業在進行網絡營銷時應注意各環節的聯系。我們要多借鑒一些先進的電商運營思想。電子商務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營銷思想和觀念值得借鑒。
2.推動物流配送體系社會化
現代物流業也由于電子商務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變化,物流配送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為電商的發展,以往傳統的先集中大量采購,接著分銷商品的過程,已經發生了改變,變得越來越分散給個人消費者。電商物流的特點是產品種類多,運輸批量小,運輸批次多,周期短,組織物流和高物流成本很困難。因為過去舊體制并未改變,所以中國的物流還保持著運輸、倉儲、貨代公司等物流環節是獨立的特點,如物流企業供給過剩,網絡利用率低。根據這些情況,整合物流資源,采取第三方的形式勢在必行!物流業,即物流業從事專業物流公司,建立高效的物流系統。這對于加強物流業的信息化和網絡化是必要的。物流信息化是物流信息的商業化,信息收集的數據庫,信息的電子化處理。物流網絡是指物流中心與制造商和客戶的整合,通過計算機通信網絡成為一個緊密協調的整體,實現分散生產和集中交付,從而大大降低物流成本。
3.完善商業信息支付體系
完整的電子商務要求盡可能在線進行物流、資金信息的互通。與傳統的現金、支票等方式不一樣,電商更多的是使用數字現金、電子支票、信用卡等在線支付途徑。但是,電子商務對在線支付相關要求比較高,而我國現在此類的交易手續和結算手段不足。銀行的電子業務辦理水平太低,安全性不高,銀行網絡只局限在一定范圍內,所以,它很難承擔在線支付的任務。因此,為了更好地促進銀行的電子支付業務,改進商業支付系統非常有必要,這會大幅度提升銀行的電子支付水平,有助于建立更加有保障的個人信用卡支付體系。當用戶在上網查看網頁的時候,這時候就需要他們一個可以保證消費者身份及其身份安全的證書,以保證交易的安全性。這些證書由獨立的第三方證書頒發機構頒發。
三、總結
與傳統商業相比,電子商務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許多新現象。電商既是對傳統業務的挑戰,也是對傳統業務的跨越。可以肯定的是,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商業領域將煥然一新。電子商務代表了未來的業務發展方向,代表了網絡時代的新營銷模式。最終,伴隨著營銷成本的不斷降低,企業具有的市場競爭能力將會大幅提升,它將具有很高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大多數消費者都會得到利益。
參考文獻:
[1]徐華.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傳統商業:挑戰與出路[J].中國經濟問題,2000.
[2]費名瑜.電子商務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李峻峰.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流程重組的探討[J].企業經濟,2007(4).
[4]蘇紅梅.我國大型零售業的發展戰略探索[D].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7-34.
[5]李曉東.電子商務——21世紀全球商務主導模式[J].國際貿易問題,2000年第3期,P1-6.
[6]趙錄貴.零售業電子商務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改革與戰略,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