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宸銘
摘 要:本文主要討論和辨析“一帶一路”經濟區與跨境電子商務之間的相互作用和正反饋機制,以及“雙支持”的政策疊加效應的影響,以期為相關政策制訂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一帶一路”倡議;跨境電子商務;政策疊加效應
一、引言
眾所周知,“一帶一路”倡議是近年來我國十分重要的發展方略。應該說,“一帶一路”倡議由中國作為起點,連接亞歐大陸絕大部分國家和地區,其影響具有長期性、廣泛性、綜合性和深入性的特征,旨在構建一個十分龐大的經濟圈,對推動和促進我國經濟發展具有關鍵的影響。而跨境電子商務近年來也在蓬勃發展,勢必對“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產生巨大的助力作用,同時受益于“一帶一路”倡議,跨境電商亦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基于此,本文將著重闡述和辨析“一帶一路”倡議與跨境電商之間的互動式發展關系,以期為相關政策制訂提供一定的參考。
二、“一帶一路”經濟區對跨境電子商務的促進機制
“一帶一路”經濟區的建設對跨境電子商務的促進作用主要體現為以下三個方面,見圖1,“一帶一路”倡議能打造出協商合作、互利共贏的新經濟局面,為跨境電子商務創造一個良好的經濟環境;“一帶一路”倡議有助于提升通關效率,連接物流節點,這將大大簡化跨境電子商務的操作流程;“一帶一路”倡議能夠改善跨境電子商務的支付環境,從而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的持續發展。
1.打破經濟政策壁壘。“一帶一路”經濟區要快速發展,其重中之重是要加強沿線國家間的政策溝通和協調,可以說,政策溝通對各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意義和作用,是根本性和決定性的。沿線有著占據全球將近一半的國家和地區,如果沒有良好的政策溝通與協調機制,不能有效打破經濟政策障礙,就很難形成多方共贏共同發展的合力。自2013年起,“一帶一路”倡議已經取得了廣泛的影響力,100多個國家、地區和眾多國際組織愿意參與進來并予以支持。沿線國家通過高層互動和政治溝通,協調制定經濟政策,通過廣泛與沿線國家建立經濟貿易合作區和區域性雙邊貿易協定等方式,在貿易、資金流動方面趨于頻繁化,為民心相通、政治相通奠定基礎,為促進我國跨境電商的發展提供穩定的區域政治環境,為其創造良好的發展基礎和發展平臺。
2.通關一體化提升效率,連接跨境物流節點。首先,通關一體化是提升跨境電商發展水平的關鍵。通關一體化是完成和實現“一帶一路”倡議目標的前提條件,這就要求無論是從某一個城市報關,到其他城市就直接可以達到通關的目標。通關一體化大大提高了跨境電商通關的交易成本,成為加強國內跨境電商核心競爭力的主要優勢之一。其次,打通跨境物流節點也是“一帶一路”倡議的貢獻,這將對跨境電商在查驗、征稅、退稅等一系列復雜的操作程序中帶來方便。實際上,物流是跨境電商賴以維系的真正痛點,也是決定跨境電商生存和發展的根本性因素。“一帶一路”倡議尚未提出之前,沿線國家國情差異較大,經濟發展條件、能力和水平不平衡,因而物流政策也存在較大的區別。若在物流方面與相關國家進行合作和對接,達成協議,簡化物流程序,加快沿線國家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和建設海外倉,必然會使跨境物流周期大幅縮減,互聯互通,切實節約有關企業的物流成本和時間成本。
3.跨境電子支付環境得到改善。我國跨境電商的電子支付環境和人民幣的國際地位是分不開的。但是,很遺憾的是,人民幣在國際經濟交易中的影響力仍然偏弱,與我國經濟發展的水平很不相符,對我國跨境電商企業的發展形成掣肘。截止到2018年7月,人民幣的國際交易使用率仍然偏低,只有2.04%。“一帶一路”在這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在與沿線國家對接中,人民幣的使用率大幅提升,國際地位方面取得了重大發展成果,功不可沒。得益于人民幣的本幣互換協議,截至2017年,已有22個國家和地區開始使用人民幣進行跨境貿易,人民幣的跨境使用率大幅上升,極大程度地滿足了跨境電商在結算、資金融通和PDI等方面的金融需求。
三、跨境電子商務對“一帶一路”經濟區的促進機制
跨境電子商務對“一帶一路”經濟區的促進機制可以總結為以下三個方面,見圖2,跨境電子商務是高新科技產業,其發展將助力“一帶一路”經濟區的科技發展,跨越數字鴻溝;跨境電子商務作為國際貿易和投資產業,能促進“一帶一路”經濟區經濟繁榮,優化沿線國家和我國的資源配置;跨境電子商務作為各國之間的經濟紐帶,不僅起到互通有無的橋梁作用,而且能幫助“一帶一路”經濟區實現產業融合、創新發展的大目標。
1.信息科技的強力推動。先進的信息科技手段是承載和跨境電商的技術基礎,跨境電商企業往往都是掌握前沿信息技術的高科技企業。比如,大數據技術作為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應用支撐,為大幅度提升“一帶一路”區域和沿線國家、地區國際間的信息交往助力。跨境電商所應用的大數據技術,在海關方面已經得到充分的驗證和廣泛推廣,大數據中心、物流監控、通關服務、通關作業、政務管理五位一體的解決方案正在形成,以及為相關企業決策提供數據增值服務,信息化使得海關的業務得到有效拓展和延伸。此外,跨境電商還廣泛采用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作為其發展的核心支撐,普遍在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設備和模式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具有開放、低成本和高效率的特征,這也為推動沿線國家和地區落后產業的發展,尤其帶動我國供給側改革和消費升級方面,其作用顯然不可忽視。
2.促進國際貿易和投資的發展。跨境電商是經濟全球化、區域合作背景下我國對外開放戰略的典范,其不僅能夠滿足我國國內消費所需,還能滿足部分沿線各國的需求,促進國際貿易大幅增長。而且,還有利于國內和國外資本尋找到合適的投資項目和投資熱點,充分調動和發揮各國資本發展經濟的積極性和熱情,共享經濟發展的蛋糕。借此機會,我國正好從中快速吸取國外先進的商品和技術,吸引外資,同時出口本國具有比較優勢的商品和技術,進一步優化生產要素流動和資源配置。
3.實現經濟區內產業融合發展。跨境電商意味著一種新的產業發展方向,其本質上屬于一種多邊貿易平臺,是連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間的重要經濟紐帶,其產業融合作用亦愈來愈凸顯。通過企業和產業供應鏈體系建設,為打通產業間壁壘、有效實現國家經濟區內三大產業融合,實現優勢互補,互通有無,發展共贏構建起堅實的橋梁基礎。可以說,跨境電商作為一種新興貿易方式,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創新和應用,與經濟區內企業和產業的發展行動不謀而合,共同勾勒出未來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通過跨境電商平臺促進農業、工業制造業和服務業不同產業間的滲透融合,孕育出智能制造、大健康、文化創意、休閑旅游、智能交通、生態農業等眾多新型發展業態和新模式,最終促成產業演化趨向高級化、合理化和國際化,與國際接軌,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提高各個國家支柱產業核心競爭力的有力途徑。
四、“雙支持”的政策疊加效應顯現
毫無疑問,“一帶一路”倡議與跨境電商共同代表著我國未來發展的戰略方向,國家對戰略方向的政策支持強勁有力,有增無減。跨境電商方面,中央和部委的政策支持很強勁。來自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財政部等部門出臺了相關政策。尤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決定新設一批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持續推進對外開放促進外貿轉型升級》陸續發布。而“一帶一路”方面以《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為指導思想,政策層面上主要通過與有關國家舉辦高峰論壇、簽訂合作協議的方式深度協調政策,加強緊密合作。目前為止,已有6成以上沿線國家和我國建立了戰略伙伴以上的關系,政策聯系和合作穩固而緊密。
兩種新政策的碰撞和疊加,對跨境電商企業在“一帶一路”經濟區內的成長,以及“一帶一路”經濟區的成長推動,很容易形成良性的互動態勢,實現“一帶一路”倡議成功實施和跨境電商出現雙贏局面。
五、結語
應當說,“一帶一路”倡議與跨境電子商務所呈現的互動式發展,是一種經濟發展的正反饋機制,雙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兩者既非相互割裂、相互獨立的關系,也非從甲到乙或從乙到甲的單向關系,而是良性互動關系,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許濤,王亞亞.“一帶一路”給世界經濟發展帶來機遇[J].中國外匯,2017(08).
[2]伍怡君.一帶一路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研究[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7(32).
[3]張文慧,劉瑋瓊,王亞杰.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行業中的理論與應用問題分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3(08).
[4]李軍,蔡春林.“一帶一路”建設的國際貿易效應評述與展望[J].改革與戰略,2016年07期.
[5]邸江雪.“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跨境電商物流發展現狀與對策分析[J].當代經濟,2018(21).
[6]李紅衛.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跨境電商物流合作面臨的難點與解決策略[J].對外經貿實務,2018(04).
[7]陳晶.“一帶一路”背景下中俄跨境電商縱深發展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