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雨



摘 要:素有“北方明珠”之稱的大連臨近黃渤海,所產海鮮在品質和口味方面遠近馳名,暢銷海內外,長海縣著名的遼參,莊河花園口、普蘭店皮口等各地所生產的扇貝、蝦夷貝等都有著較高的品質。此外大連地處遼東半島,向東毗鄰日韓,向北更能延伸至俄羅斯遠東地區,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隨著近幾年國家供給側結構改革的出臺,大連海鮮生產加工業亟待做出改變,提高產品附加值,進行產業轉型升級。日本是大連水產品出口的重要市場,2018年占比22.5%,文章對大連對日水產出口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進行了分析,并提出對策的建議,以促進大連水產品出口貿易良性發展。
關鍵詞:黃渤海;產業結構轉型;供給側改革;附加值
一、引言
在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后,我國的對外貿易發展取得了跨越性的發展,為國外進行代工生產,出口低級別,附加值較低的出口產品給我們帶來了大量的出口紅利,然而這對于未來的經貿發展并非長久之計,因而近年來國家不斷推進產業升級和轉型,進行供給側結構改革,在此背景下,大連的水產品加工和出口也應做出相應的調整。
大連地處遼東半島最南端,毗鄰黃渤海,其優良的水質環境造就了許多高品質的海產品,這為大連對日出口優質的海產品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此外,發達的海上運輸以及鄰近日本的地理條件使得大連對日出口水產品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然而,隨著海運成本和生產成本的增加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低價產品的沖擊,大連對日水產品出口面臨諸多挑戰,因此,借著產業結構調整和供給側改革這股東風,大連水產品加工業和出口得到了長久的發展。
二、大連水產品出口現狀及特點
大連市地理環境優越,有著優秀的海洋資源和海上運輸資源,對于全國的水產品加工和出口有著重要的意義,是重要的基地之一。隨著水產工業體系的不斷建立,大連需要將各類運輸模式協調發展,從而達到支撐大連經濟發展這樣一個目的。因而大力發展水產業對于大連的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1.大連水產品出口概況
(1)出口概況
就大連而言,2018年,大連的水產品進出口總額達到了41.7億美元,較2017年增長了14%。相關部門人員稱就水產品的出口總額來講,這是大連第一次突破40億美元。根據相關統計部門的數據,大連的水產品原料和成品,進出口所達到的總量已超過173萬噸,比去年同期高了20.3%。
年出口過億元的企業達45家。自2014年以來,由于日本內需疲弱、日元貶值,以及歐美新興市場的沖擊,日本的水產品進口量明顯減少,但大連對日的海鮮出口仍舊是占據著首位,雖然出現明顯下滑,但是出口數量仍能夠達到十萬噸以上,出口額也能達到四億美元以上。
日本每年海鮮的消費量十分巨大,但是本國生產的部分又無法完全滿足,因此日本會從他國進口大量的海產品。由于地理位置的優勢,以及高質量的水產品,大連的水產品出口在這其中占據了很重要的地位。
2017大連水產品貿易出口情況
(2)大連水產品出口的主要市場
大連港是全國八大港口之一,也是東北地區港口的典型代表,從地理位置來講,大連并無內河航運,這成為大連港港闊水深的重要原因。這就給大連的海運貿易,水產品出口的發展奠定了優良的基礎條件。
長久以來,大連對外出口的水產品始終沒有怎么發生變動,主要是:魚類,貝類,蝦和裙帶菜等品種海產品。
這其中包括:海參、鮑魚、對蝦、扇貝、海膽、牡蠣、文蛤、香螺、海帶、紫菜、裙帶菜等都是大連水產品出口的主要品種。就對日出口的水產品而言,主要包括:帶魚、小黃魚、鰈魚等;出口地區遍布世界各地,但主要還是以日本和韓國為主。
自福島核電站泄漏以來,日本有將近三分之一的養殖海域遭到污染,由于日本對于像金槍魚、三文魚以及其他的貝類需求量較大,因而近幾年對著積累的水產品養殖的數量有所增加,因而這對于中國的沿海城市包括大連,養殖這樣水產品無疑有著更廣闊的市場前景。同樣隨著一些像美國、巴西這樣新興市場的崛起,大連水產品出口遍布的范圍就顯得尤為廣闊。
從該圖表不難看出,大連的水產品出口遍布全球各地,但主要的、最大的出口國仍舊是日本,因而水產品的對日出口對大連來講仍舊十分關鍵。
(3)大連水產品的出口主體
自1984年大連被列為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以來,大連憑借其優秀地理位置以及海運資源,積極地開發進出口貿易,這就使得大連與日本之間貿易往來頻繁,因而水產品作為這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始終占據著一定的地位,多年以來日本一直都是大連水產品出口的主體。
日本對于水產品消費極度仰賴進口,大部分的水產品都依賴于進口,由于地理位置的優勢,以及高質量的水產品,大連市的水產品出口在這其中占據了很重要的地位。
大連市現有500多家水產品進出口企業,這其中出口額超過5000萬美元的有8家,出口總額超過6.2億美元。這其中大部分都屬于民營企業,很難通過大規模生產建立起大型的、專業化的生產基地,其中的外企和國營企業所占的比重較低。此外還有大量的中小企業還是主要以最低級的水產品原料出口為主要的營利點,這一點并不符合產業調整之下水產品進出口的發展規律。
但是,大連對日水產品的出口也出現了許多波折,并不是一馬平川。但從數量來看,最高峰出現在2000年;中國加入世貿之后本可以迎來輝煌的發展期,但是實際上只有2002年的水平相對較高。
此外,從事階段至今,大連對日的水產品出口主要還是以低附加值的初級產品為主,技術層次較低,水平也較低,雖然能夠在短時間內見到效益,但并不利于長遠發展。
(4)出口的商品結構
河豚、鱸魚、大瀧六線魚、許氏平鲉等為主要的魚類品種。裙帶菜為主要的海藻出口品種。蝦夷貝為主要的貝類出口品種。雖然金融危機之后,日本對水產品的進口額有所減少,但是大連對日本的水產品出口額占據著很大一部分。此外大連對日出口的主要產品還包括,凍鮮類的水產品,像是魚肉、貝類等。
2.大連對日水產品出口的特點
近些年來,對日水產品的出口模式多以進料加工①的方式為主,其比重可以在60%以上,一般貿易和來料加工②的比例相對較小。以大連為例,2017年,大連市的加工貿易總量達到了34萬噸,出口總額達到了14億美元。然而受到人民幣升值和工資成本上升的影響,大連市水產品的來料加工總量達到4.8萬噸,出口額達到2.4億美元。
相較于來料加工和進料加工增長的放緩,從2017年以來大連市的一般貿易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
從圖表我們不難看出,大連對日水產品的出口模式還是主要以進料加工為主,隨著近些年來的不斷轉型,一般性的簡單貿易出口所占的比例已經相對較低。而來料加工的比例開始有所上升,在未來大連的水產品出口要達到國際標準的、完備的生產流程,適應產業結構調整和供給側結構改革。
三、大連水產品對日出口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經濟危機過后,全球經濟貿易發展速度放緩,處于一個緩慢回升的過程。這一過程無疑對水產品的進出口會產生影響,此外像國內的內在因素以及自然災害等外在因素都會給大連對日的水產品出口帶來挑戰。機遇與挑戰往往都是并存的,那么對于大連地對日水產品出口來講,我們又該如何抓住機遇和迎接挑戰呢?
1.大連對日水產品出口所面臨的機遇
(1)政府政策支持
目前,國務院和大連市政府采取了具有針對性的關于水產品的退稅政策,以此來鼓勵水產品的養殖以及深度加工的發展,這對于大連的對日水產品出口來講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契機。同時還出臺了相關的政策,政府專門組織人員系統地出臺了一個完整的“肯定制度表”,以此來使得中國水產品能夠成功通過嚴苛的日本水產品進口要求。同時隨著供給側結構改革的推行以及產業結構的調整,原有的以“量”取勝的生產模式開始逐漸退出,隨之而來的是,擁有更高附加值、更符合市場的企業出現,國家對這些產業一直持扶持和鼓勵的態度,這對大連對日的水產品出口無疑是一個機遇。
(2)互聯網與計算機新技術促進水產貿易發展
當前世界科技發展迅速,水產加工企業的“機器換人”、水產品銷售的電子商務整合平臺、生鮮冷藏冷凍倉配的一體化網絡等等多種智能化技術的突破和融合,將大幅度提高了水產品的加工和銷售能力,以及冷鏈配送的覆蓋率。在這一方面大連作為東北電商發展的領軍城市之一,一直以來在電商銷售這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從而電商以及新技術的發展對于大連水產品的對日出口無疑是一個新的機遇。
(3)自貿區建設以及“一帶一路”的推動
近幾年來,隨著“一帶一路”的不斷發展,大連市作為這條經濟帶上重要的沿線城市,大連市優良的港口條件及地理位置使得其對日本的水產品出口有著先天的優勢。此外隨著遼寧省自貿區在大連的試點,更使得本就與日韓交往密切的大連能夠更好地將自己的水產品出口到日本,牢牢把握住日本的市場,這一點無疑給大連發展對日水產出口帶來了機遇。
2.大連對日水產品出口所面臨的挑戰
(1)出口企業缺乏競爭力
目前,大連的水產品出口主體主要分為兩個極端,一個是政府所持有的國有企業,另外一部份則是漁民所持有的民間私有企業,在這兩極中間缺乏一個鏈接,一個非營利性的民間非政府組織以此來平衡這兩個極端之間的關系,做到二者均衡發展。此外大部分漁民私有的水產品加工出口企業大多規模較小,在大連年產值能過億的水產品企業寥寥無幾,這就使得出口企業的競爭力大打折扣,同時由于政府所有的企業大多組織機構較為固定,很難做到創新,盈利效果也不明顯。
(2)加工程度,機械化程度較低
中國對日出口的水產品大多停留在初級階段,主要以作坊的形式為主,機械化的程度較低,這就造成在水產品的出口當中初級加工品比重較高,深度加工的程度較低,這對于大連打開日本的水產品市場無疑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3)企業意識較弱
大連的水產品出口企業大多存在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企業認證意識淡薄,認證能力較差。在目前大連的這些水產品加工企業當中只有不超過100家出口企業獲得了商檢的HACCP認證,剩下的企業雖然有著質地優良的水產品,但是由于認證的問題,只能不得不被擋在出口企業的大門外,這嚴重影響了大連的對日水產品出口。
(4)其他水產品出口國的競爭
在東北亞地區除了大連具有優質的海鮮以及地理優勢之外,像是俄羅斯的海參崴、韓國的釜山,以及其他城市都有著優秀的交通資源和海鮮資源,尤其是俄羅斯的遠東地區,這對于本就問題重重的大連對日水產品出口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四、解決對策
1.實行多樣化的營銷戰略,積極開發新的產品和新的產品領域
鼓勵大連本地海產品名優企業積極參與各類國內外水產品展會,將高質量、高標準的本地海鮮品牌推出去。同時也可以邀請日本的各大知名海產品機構或是海產品行業內的專家來大連考察,從而用這些手段去優化自己的營銷戰略,積極開發新的領域。介紹當地高品質、高規格的水產品,如遼參、河豚、高檔金槍魚、三文魚等日本境內需求量較大的,且一些日本人喜食的水產品。
大連的水產品出口主要是以進料加工和一般貿易為主,但主要還是進料加工這一模式。產業結構的調整要求我們轉變傳統的生產模式,增加產品的附加值,增加品牌效益,建立自己的自有品牌,與此同時,盡量脫離原有的初級加工的模式,形成自己自產自銷,擁有進料、加工、銷售這樣的一個完整的產業鏈。
2.創建水產品出口示范區,不斷推動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
可以建立加設更多類似于“安全示范區”或是“出口示范區”這樣的示范基地,從而不斷推動大連本土海產品質量。因而大連市政府應當從“抓質量”這方面入手,從源頭上改變水產品出口“價低質低”這樣的現象,擴大在日本水產品市場所占的份額。除了宏觀調控之外,底層的水產養殖戶以及漁民也要做出相應的調整。相關政府應當引導漁民生產、養殖特色水產品,拓寬水產品產業鏈,從而能夠在最大程度上緩解市場壓力,規避市場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