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珊珊 王迪



摘 要:股權激勵,目前最常用激勵員工的方式之一。上市公司為了公司長遠穩定的發展,希望行使股權激勵制度將公司、股東與員工的利益密切聯系,從最大程度避免管理者在問題決策時的不理性行為。本文以山東太陽紙業股份有限公司為例,探討了其實施股權激勵的方案,分析了實施股權激勵對企業業績的影響,最后,并針對太陽紙業及我國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的普遍問題提出了相關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股權激勵;上市公司;方案分析
一、引言
隨著現代企業管理理念與方式的不斷進步,股權激勵作為目前最常用激勵員工的手段,我國越來越多的上市企業公布其實施股權激勵計劃,以達到將管理層及員工的收入與公司的未來經營業績進行緊密聯系起來,從而達到雙贏的局面。股權激勵是公司與其管理層以及股東員工之間的一個契約。在此背景下,我國上市公司陸續開始實施了股權激勵計劃。太陽紙業作為中國最大的民營造紙企業,2008年推出了首期股權激勵方案,但由于第一個行權期未達到規定行權條件,第一個行權期對應該部分股票期權318.36萬份作廢。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了太陽紙業股權激勵對公司業績的影響。
二、案例簡介
1.公司概況
山東太陽紙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陽紙業”)公司位于我國山東省,公司業務主要涉及紙張制造、化工產品生產、外貿、科研發展、紡織生活等商業領域,太陽紙業資產總額達230億元,員工10000余人。從1982年成立以來,太陽紙業通過不斷改革創新的努力,太陽紙業并沒有止步于國內的發展,太陽紙業如今不僅是我國最大造紙企業,也是我國500強企業,更是領先全球的跨國企業,成為世界百強造紙企業。2006年太陽紙業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
2.激勵方案
太陽紙業為了公司和個人的可持續發展,使管理者擁有主人翁精神進行公司事務決策,共享企業利益,共擔企業風險。使企業自身、員工和股東的利益方向保持一致,經營者在決策時盡最大可能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績效。確保公司戰略目標的實現、企業文化的進一步發揚,太陽紙業于2008年實施股權激勵計劃。
三、案例分析
太陽紙業于2008年開始實施股權激勵計劃,本文通過收集并整理太陽紙業2007年-2011年有關財務數據,通過分析實施股權激勵前后各相關指標的變動程度,從而分析判斷出股權激勵計劃對公司業績的影響。
1.償債能力分析
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均主要反映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流動比率是衡量企業流動資產在短期債務到期前成為現金償還債務的能力的指標。速動比率是衡量企業流動資產立即變現用來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的指標。由圖1可知,2008年實施股權激勵后,太陽紙業的流動比率已上升至0.70,然后基本保持穩定水平,表明此時公司短期償債能力比較穩定。
在2007年-2011年,公司的速動比率基本保持在1左右,這是一個相對理想的比率,此后2011年速動比率上漲至0.52表明公司短期償債能力上升,2007年至2011年基本維持相對平衡。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太陽紙業實施股權激勵后償債能力較未實施之時加強。
由圖2可以看出,太陽紙業自2008年實施股權激勵以來,后資產負債率大幅上升,2011年達到最高70.19%,這說明太陽紙業股權激勵充分發揮了其財務杠桿的作用。
2.盈利能力分析
資產報酬率代表企業全部資產(包括凈資產和負債)的整體獲利能力,從而評估企業使用所有資產的整體盈利能力。在2008年實施股權激勵之后,太陽紙業的資產報酬率從2008年的19.22%上升到2009年的23.85%,并且此后連續穩定增長到24.15%,與未實施股權激勵數據相比,有較大幅度的上升,表明該次激勵效果較好。
銷售凈利率是指企業凈利潤與銷售收入之間的關系,用于衡量公司在一定時期內銷售收入中獲取利潤的能力。如圖3所示,總體而言,銷售凈利率總體呈上升趨勢,并且直到2010年才下降。根據對上述兩個利潤指標的分析,可以看出太陽紙業于2008年實行股權激勵計劃之后,盈利能力有所提高。雖然這兩個指標在2011年有所下降,但整體盈利能力仍在上升。
3.營運能力分析
營運能力是指企業利用其資產獲取收入的能力。2008年實施股權激勵后,三項指標均呈現上升趨勢,表示企業流動資產流動速度變快,流動資產利用效率提高,固定資產利用率提高,資產周轉天數縮短,利用效率高,銷售能力提高。并且存貨周轉率在2010年達到8.98%高峰。盡管2011年所有這三項指標均有所下降,但是2011年數據均超過未實施股權激勵的2007年數據。
四、問題與建議
1.問題
(1)激勵對象相對固定,影響其他員工工作積極性
相對固定的激勵對象將大大降低股權激勵的實施效果,股票期權的授予對象不能與企業的關鍵崗位動態結合。如果發生原本被激勵對象發生離職現象,其股票期權就會被注銷,然而替代其工作的新員工不能重新享受其激勵計劃,從而影響其工作積極性。
(2)股權激勵績效評價體系指標不完善
股權激勵在實施過程中使用傳統的指標進行評估,如:凈資產收益率和利潤增長率等,對其他財務指標考核較少,從而形成業績考核指標不完善,無法真實反映員工工作業績,導致不能從整體看出實施股權激勵的業績變化。股權激勵實施過程中涉及公司各級的激勵對象與激勵目標,同時就需要相應評估指標,在業績考核制度和體系都不完善的情況下是不能充分公平考核各激勵對象是否達到業績目標,這將挫傷員工的積極性,降低公司業績,達不到預計的效果。
(3)員工對股權激勵的認知度很低
大多數員工不能充分了解股權激勵制度,在無形中加大了股權激勵實施的難度,員工認為股權激勵僅是一種業績獎勵,而沒有充分認識到股權激勵背后的收益與風險,當認識到風險時,員工更多的不愿意接受這種制度。
2.建議
(1)激勵對象實行動態化管理
在股權激勵實施過程中,相對固定的激勵對象可能導致人才流失等嚴重后果。激勵計劃如果只關注企業現有的員工,加入被激勵員工離職或被辭退,替代其工作的新員工不能平等享有被激勵的權利,這就表明股權激勵方案的設計存在不公平之處。所以,在設計股權激勵方案時應將股票期權與激勵對象實行充分的動態化管理,這樣可以使新員工平等享有被激勵的權利,顯示企業的公平之處,更加有利于股權激勵計劃的實施。
(2)建立科學合理的業績考核體系
應當根據本企業自身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制定出最適合的業績考核體系,如采取多個指標相結合的方式。如:在設計行權方案及計劃時,可考慮增加相對績效指標,例如行業的一些指標等,盡管這可能會使行權方案過于復雜。但是,多個指標相結合的方式可以準確公平反映員工的付出與公司業績之間的關系,從而促使員工積極性提高,最大程度地提高公司經營業績。
(3)提高員工自身的意識,提高員工對股權激勵的認知
組織員工進行股權激勵制度的相關學習,充分讓員工認識到股權激勵制度是對員工自身綜合素質的評價與認可。同時,使員工意識到股權激勵作為一種激勵措施,其收益和風險是并存,并且在獲得收益的同時承擔一定的風險。
五、結論
通過對太陽紙業實行股權激勵計劃以來的財務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各財務數據表明企業的發展能力有效提升。所以,太陽紙業股權激勵計劃的實施是有效果的。太陽紙業通過股權激勵計劃的實施,公司業績得到了充分提高,償債能力等能力增強,表明股權激勵對一個企業的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太陽紙業股權激勵計劃的實施也為我國各上市公司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和經驗。在我國相關系列文件的出臺與完善,股權激勵方案設計日趨體現公平之時,在政府和各財政部門的支持下,股權激勵制度勢必會成為現代公司治理方法的必經之路,成為上市公司激勵機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
[1]付娜.伊利、維維財務報表分析[J].財會通訊.2012(11).
[2]王鼐.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以北汽福田股份有限公司為例[J].商業會計,2012(12).
[3]朱未萍,項惠會.基于研發投入的管理層股權激勵與企業績效關系研究[J].財會通訊,2017(30).
[4]張曦,許琦.上市公司高管激勵與公司績效關系的實證研究[J].商業研究,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