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秋
摘 要:對強化臨床藥師管理工作的具體方法以及重要性進行分析。臨床藥學指的是將患者作為中心,通過藥物學、臨床醫學以及藥理學等知識配合醫生指導用藥,保證藥物應用合理、安全、有效以及經濟的學科。最近幾年,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對于臨床藥學發展重視程度提高,拉近了藥學和臨床醫學之間的關系,同時為藥師工作帶來了挑戰與機遇。基于此,對加強臨床藥師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行分析。臨床藥師干預用藥,能夠減少處方不合理的情況,提升臨床用藥合理性以及科學性。因此,臨床需要不斷強化臨床藥師的用藥管理工作,減少不安全用藥事件的出現風險,顯著提升患者用藥滿意度。
關鍵詞:臨床藥師;管理工作;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951?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27-0194-02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醫療水平和醫療服務屬于國家進步以及人們生活的基礎保障。文獻資料表明,最近幾年以來,我們國家醫院不安全用藥時間的出現風險升高,特別是由于抗生素過敏導致的危險患者數量逐年升高[1]。在2009年,我們國家開展新型醫療體制改革,制定提高臨床患者合理用藥以及減少醫療費用等相應管理措施,要求臨床藥師重視自身責任,在開展醫藥服務中明確自身價值[2]。本文對加強臨床藥師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行分析。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臨床藥師需要參與到醫囑審核工作中,干預藥物種類包括鎮痛藥物、抗凝藥物、抗菌藥物、抑酸藥物以及鎮靜藥物,干預項目包括不良反應、治療療程、藥品穩定性、給藥劑量與頻次等,對于所發現的問題及時予以解決。
2.方法。首先,強化臨床用藥管理措施。藥學知識快速更新,臨床藥師需要做到與時俱進,跟隨時代發展的腳步,強化自身專業知識的學習,保證具備扎實的藥學知識,了解藥物最理想的使用時間、藥物具體使用劑量、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不良反應等。臨床藥師對于醫護工作人員所提出的問題應能夠保證準確答復,顯著提升臨床用藥水平,降低患者治療所需時間,緩解患者的經濟負擔。臨床藥師同時需要具備臨床思維方式,將以往以藥物作為中心,面向藥品供應的思維方式轉化為以患者為中心,為患者提供高質量服務,掌握患者的基本病情,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用藥情況,了解相關輔助檢查和生化檢驗等基本知識;臨床藥師需要參與到查房工作,利用查房在住院病房用藥現場和患者保持隨時的溝通,掌握患者以及治療工作中具有的問題以及需求,從而良好地為患者提供用藥指導,并且能夠使患者更好地了解臨床藥師職業。臨床藥師在開展查房工作之前,需要了解患者的病情、用藥類型、用藥劑量、用藥具體方法等,臨床藥師主動參與到查房中,能夠與臨床醫生保持良好的協作,查房期間能夠提高和臨床醫師之間的交流,利用對臨床醫師治療方案的了解,更好地掌握用藥思路,幫助合理選擇藥物;藥物不但可以發揮治療疾病的效果,還會引發一定程度的不良反應。藥物不良反應具體指的是合格藥品在經過正常用藥以及用量基礎上,產生與用藥目的無關的有害反應,藥物自身特性、患者個體差異以及聯合用藥等都與藥物不良反應的出現存在密切聯系,但是倘若患者用藥治療之后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對此,臨床藥師需要加大對藥物不良反應的監測力度,對于有價值的不良反應信息以及知識收集制作為小冊子,發放到醫務工作人員指導其學習,保證藥物的合理應用,最大程度減少藥物潛在不良反應以及藥源性損害,顯著提升患者臨床用藥安全[3]。
二、結果
最近幾年以來,醫院推廣建立將患者作為中心的醫療管理模式,臨床合理用藥情況受到了廣泛的關注,上級領導部門已意識到想要患者看好病,不但需要降低藥價,使患者買得起藥,還需要合理用藥,確保治療效果以及安全性。臨床藥師可以通過現代藥學知識為臨床用藥方案涉及與執行提供指導,屬于和臨床醫師一起為患者開展合理治療的重要人物,臨床中合理用藥存在極為關鍵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臨床藥學在開展工作中依舊存在問題與不足,導致臨床藥師的合理用藥工作受到限制,表現為執行條件以及環境等因素限制。為了有效解決上述問題,不但需要重視強化臨床藥師專業技能,還需要完善現代醫療管理模式以及服務理念。臨床藥師干預用藥,能夠降低處方不合理情況的產生,提高臨床用藥合理性以及科學性。
三、討論
藥學服務的理念在20世紀90年代產生,要求臨床藥師直接面向患者提供與藥物相關的服務,從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我國的藥學服務與發達國家相比起步較晚,目前存在形式包括以下兩種:首先,醫療機構臨床藥學服務,指的是醫療服務人員根據患者醫療檔案記載的相關信息,為患者提供藥物治療,通過實施方案、用藥指導、效果監測和方案評估等流程之后確保藥物可以發揮滿意的治療效果;其次,藥店藥學服務,指的是依照采購者的實際需求為其開展藥物服務,滿足藥物采購人員的用藥咨詢需求、藥物保健項目以及社區藥物知識講座等,此類形式比較側重于藥店顧客。現在我國雖然已經開展了藥品分類管理,但是醫院銷售藥品還是占據主導,在實施藥學服務管理能夠使臨床藥師了解患者用藥信息,依照自身藥學知識為患者提供服務。現在臨床藥師在醫療服務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文獻資料顯示,我國一些醫院存在不同程度不合理用藥情況,引發藥物資料浪費情況嚴重。產生不合理用藥現象的主要因素為觀念陳舊,具有重醫輕藥認識,醫生處方沒有通過臨床藥師的詳細審核和監督,一些臨床醫生無法科學地、有針對性地對患者用藥情況進行指導。最近幾年以來,臨床合理用藥現象得到了人們的高度關注,保證合理用藥不但屬于基層醫院保證醫療質量的基礎條件,還能夠顯著提升藥物臨床治療效果,保證醫療安全性,減少藥物引發的毒副反應,降低藥源性疾病的出現風險,從而確保患者的身心健康。另外,臨床合理用藥可以有效抑制醫療費用的快速增長,防止醫療資源浪費現象,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提高疾病治療效果[4]。合理用藥需要綜合考慮適應性、安全性、經濟性以及有效性四大要素,臨床強化藥師管理工作,臨床藥師不但需要具備高超的綜合素質以及業務水平,還需要每天參與到查房工作中,掌握患者的基本病情以及用藥情況,了解患者是否出現不良反應等,為患者提供用藥指導,積極參與科室早會,與臨床醫生保持良好的溝通,評估患者用藥情況,參加合理用藥的評估和治療方案的制定工作。針對孕產婦、老年以及兒童患者,需要對其用藥情況給予重視,為此類特殊人群提供臨床藥學監護,通過自身所學為患者用藥方面提供合理的建議。因為臨床藥物包含多個品種,藥物倘若聯合使用不當會產生無法避免的相互作用,臨床藥師需要監測藥物不良反應,盡可能防止具有相互作用的藥物聯合使用,顯著提升臨床用藥安全性,對于抗菌藥物的種類、劑量、治療療程以及微生物送檢等情況開展分析,合理指導抗菌藥物使用情況[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