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悅


摘要:由于網上家電零售商下游供應鏈物流供應分布不確定,加上家電物流的及時性,電商物流“最后一公里”問題日益凸顯。文章在綜述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演化博弈論法,在有限理性及信息不對稱的假設條件下,建立演化博弈模型和復制動態方程。研究發現,雙方自身能力,外部環境,合作策略的收益率,違背合作產生的違約金金額會對電商家電零售商與第三方物流穩定演化產生影響。
關鍵詞:電子商務;家電零售商;第三方物流企業;合作行為;演化博弈
現如今,電子商務在家電行業日漸興起,根據《2017年家電網購分析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B2C家電網購市場總額4906億元,與去年相比增長27.6%;其中,網上家電購物滲透率再創歷史新高,比率達26.5%,這意味著傳統家電零售商成功轉型。由于家電零售商下游用戶分布零散、需求不確定性高,導致單位物流成本增加;此外,由于家電物流季節差異性明顯、生命周期短暫的特點,消費者對家電產品的到貨速度尤為關注,物流配送速度無疑成為拉攏消費者的重中之重。專業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所具有的物流設施設備先進,物流信息系統相對完善,配送區域范圍廣等特點,能夠滿足電商家電零售企業的個性化物流服務需求。電商家電零售商與第三方物流企業選擇合作或是不合作的策略受到有限理性以及信息不對稱性的影響,因此,雙方很難達到穩定的合作狀態。
一、文獻綜述
國內外學者從電子商務與第三方物流協同能夠降低企業從成本、實現資源重組、產生規模效應等研究了電商企業與第三方物流企業協同發展的影響。Ewa Placzek認為在信息全球化的消費市場,電子商務企業與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協同發展能夠避免資源重置,實現其資源重組。馮慶華運用演化博弈的方法,發現了電子商務企業與第三方物流企業之間的契約制定問題。Halldorsson 和 SkjottLarsen研究電商企業與第三方物流企業之間的關系時得出三種相關戰略模型。楊德禮等人發現,在供應鏈管理模式下,將物流配送外包給專業的第三方物流,可以提高企業利潤。李斌,陳景,運用演化博弈理論的方法,電子商務企業與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協同發展是二者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李昌兵,楊宇等在研究食品供應鏈資源配置的過程中,運用演化博弈法分析供應商與加工商的復制動態過程,得出其進化穩定策略。付磊,廖成林針對多個第三方物流企業競爭市場份額,研究了零售商的物流外包策略。
國內外學者通過研究發現,與“合適”的伙伴進行“適度”地合作,能夠提升企業的績效、經營和創新能力。如,Carlos 和 Garcia以生物技術行業為研究背景,探討了企業不同戰略行為對企業績效的影響,特別是創新績效。此外,Dolla 和 Cascella等人對酒店產業內的合作聯盟進行了調查研究。發現產業內企業的相互競爭和相互合作都能夠有效促進創新。吳斯丹,毛蘊詩選擇廣東省的100家制造業OEM廠商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國內代工企業與國外企業之間產生的合作行為類型,以及對兩個企業自身績效的影響。
綜上所述,國內外學者多從定性的角度來研究電商企業與物流企業的協同效應、合作模式、實現企業價值共創,促進合作等問題,其相關成果也較為成熟。然而,涉及到定量研究的內容則相對較少;同時,結合具體行業的實際研究和實踐應用成果較少,現有的研究成果也無法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體系。因此,本文基于演化博弈理論,以電商家電零售商、第三方物流公司為文章研究的主體,建立動態演化博弈模型,得出復制動態方程,并對影響電商家電零售商與第三方物流公司之間合作行為的演化穩定性策略因素進行定量研究。
二、電商家電零售商與第三方物流企業合作的演化模型
(一)基本假設
假設1:有限理性。假設家電零售企業和第三方物流的策略空間一樣:E(合作,不合作)和L(合作,不合作)。當電商家電零售商判定第三方物流企業無法滿足其需求時,將建立自營物流;對第三方物流企業來說,此舉在物流業務方面與其形成競爭關系。同理,一旦第三方物流企業選擇合作模式,為滿足家電零售商需求提供完善的物流服務,物流公司勢必加大投入物流固定資產;當第三方物流企業不選擇合作時,導致物件破損、服務態度低劣、高顧客投訴率等現象的產生,給家電零售商造成的負面影響。令X:家電零售商選擇合作時的比例;Y:第三方物流企業選擇合作的比例;(X,Y):電商家電零售商與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演化動態。
假設2:雙方博弈主體的信息不對稱性。當雙方持消極態度并采取非合作策略時,獲得正常回報,此處用W1,W2表示。當雙方持積極態度,簽訂合作協議,那么在該過程中投入的成本分別為C1,C2。假設雙方主體獲得的額外收益為ΔR1,ΔR2。簽約后一旦第三方物流企業放棄為家電零售商的實時配送,將導致家電零售商承擔失去客戶的風險,此處損假設為C3;對于物流企業而言,如果家電零售商在簽約后選擇了其他合作伙伴,導致第三方物流企投入的成本無法回收,此處產生的損失,假設為C4。另任何違約方,都需給另一方支付相應的損失補償金,此處假設均為C。家電零售商與第三方物流企業之間演化博弈的支付矩陣(見圖1)。C>2C3,2C4
定理2表明,如果選擇合作策略所帶來的收益率越高,則趨向于合作的可能性越大。其主要由于選擇則合作策略時獲得的收益越高,合作策略對他們的誘惑力就越大,種群選擇合作策略的動機就越強,越易促進主體雙方趨于合作狀態,反之,則趨于獨立狀態。
推論1 在信息不對稱條件下,兩主體趨向于獨立狀態的概率S2與種群的收益率γi(i=1,2) 成反比。
證明:根據定理 2 很容易證明推論 1。推論 1 表明如果選擇合作策略所帶來的收益率較低,則家電零售商與第三方物流企業選擇合作策略的意愿越低,兩個受試者傾向于合作的概率越小。這主要是因為收益越低,種群選擇合作策略的動機就越弱,從而導致家電電商與第三方物流這兩個種群趨向于獨立狀態。
定理3, 在信息不對稱條件下,在一定的范圍內即不超出OMWN,家電電商和第三方物流的合作概率S2隨著違約金的升高而降低。
求式(13)關于C的一階導數可得:=(+)>0
定理 3 表明,在合理范圍內,當違約金越高時,趨利心理的存在導致博弈主體雙方均以自身利益最大化為目標,因此家電電商與當第三方物流種群選擇合作策略的意愿會降低,雙方主體趨于獨立的概率更大。當<0和<0,兩個企業選擇不合作的策略。
相反,當另一方因違約而支付的違約金和額外收入不足以彌補違約造成的損失時,這相當于將鞍點V往拉出 OMWN 區域的右上側。
四、結論
本文基于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對稱性的假設條件,結合演化博弈法,建立演化博弈模型和復制動態方程,分析了影響兩主體合作的主要因素。電商家電零售商與第三方物流協同共生的本質在于其系統內部的合作與競爭,競爭所導致的非平衡狀態是整個系統演化的首要條件,合作關系是整個系統演化的“支配者”,即在這種非平衡狀態下將電商家電零售商與第三方物流協同發展中的演化趨勢聯合并加以放大。通過分析,可以得出博弈主體各方是否簽署了合作協議,受雙方自身能力,外部環境的影響,其中,家電電商和第三方物流的合作概率與種群收益率成正比,也就是說,種群收益率越高,合作概率越大;違約金過高或者過低都會降低合作概率,因而,違約金的設定應在合理范圍內。
參考文獻:
[1]Ewa P?aczek.New-chanllenges For Logistics Providers In the E-business Era[J].Electronic Scientific Journal of? Logistics,2010(06).
[2]Qinghua Feng, Tong Liu. The Drive and Supervisory Game Analysis of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Enterprise Outsourcing the Physical Distribution Service[J].Proceedings of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0.
[3]Halldorsson,SkjottLarsen Developing logistics competencies through third party logistics relationship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2014(02).
[4]楊德禮,于江.應鏈管理下節點企業與第三方物流間協同合作的量化研究[J].中國軟科學,2003(03).
[5]李斌,陳景.第三方物流企業協同關系的演化博弈[J].統計與決策,2011(03).
[6]李昌兵,楊宇,敬艾佳.食品供應鏈物流資源投入的演化博弈分析[J].統計與決策,2016(09).
[7]付磊,廖成林.基于物流服務與價格競爭的零售商物流外包策略研究[J].中國管理科學,2017(07).
[8]Garcia C Q, Velasco C A B. Co-opetition and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European Biotechnology Industry[J].2002.
[9]Della Corte V, Cascella C, Del Gaudio G, et al. Service Innovation through Networking and Value Co-Creation. Some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Hotel Industry[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15(08).
[10]吳斯丹,毛蘊詩.代工企業——國外品牌客戶的競合關系與績效研究[J].科研管理,2014(07).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018SJA1058)。
(作者單位:江蘇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