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
[摘 要] 培養小學生的數據觀念,不僅對學生學習平均數、眾數、中位數等數學知識有作用,也可以為學生以后的學習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對數據分析觀念的概念進行闡述,列出培養小學生數據觀念的意義,嘗試提出培養對策。
[關鍵詞] 小學生;數據分析;觀念;培養實踐
隨著國家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社會的逐步發展,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肯定會更加的嚴格、苛刻,對于統計學領域,數據分析觀念作為統計學方面的基礎知識,已經成為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需要學習了解的內容,這也是為學生將來的學習工作考慮。那什么是數據分析觀念呢?
一、數據分析觀念的理解
數據分析觀念就是怎么分析數據,并以這種觀念來解決實際研究問題。數據分析的一般思路是先調查研究,然后收集數據,再分析判斷,最后得到結果。同時也需要注意到,實際操作過程中,對相同事情的數據收集,并不是每次都相同,對同一數據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
二、培養小學生數據分析觀念的意義
1.讓學生理解一些數學知識,并了解其運用
平均數是反映數據集中趨勢的一項指標,方差是衡量隨機變量或一組數據離散程度的度量,即方差越小,數據越具有穩定性。他們的實際運用可以從下面這個例子看出來:甲和乙競爭參加奧運會射擊比賽資格,他們的平時成績表現都很好,教練該決定派誰去參加比賽呢?通過對他們平時成績的數據進行分析,發現甲乙兩人的平時成績平均值相同,都很優秀,接下來,將甲乙二人平時成績的方差求出來,比較發現甲的方差較小,所以選擇甲參加本次比賽。
2.增加數據與生活的關聯性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設置生動形象、活潑有趣、富有挑戰性的數據分析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增強學生對數據的認識,讓學生感受數據的魅力,理解數據的作用,并且培養學生運用數據的能力。例如:了解全班同學的身高情況、男女比例;了解校園中樹木的品種;統計拋硬幣固定次數的正反面情況等;通過這些活動吸引學生開展統計活動,并進行數據分析,歸納出結論,讓學生從中體會到統計的魅力所在。
三、培養小學生數據分析觀念
1.數據分析觀念的培養,要注重實踐
數據的來源是多種多樣的,可以來源于課本中,也可以來源于學生與老師日常的交際生活中,對于這些活動機會,都應該抓住,讓學生參與其中,運用所學,有所實踐。比如小學人教版三年級教材中統計與概率的可能性這一章,其設計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具有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的能力,能夠使用簡單的方法進行數據的收集和整理。比如說這一題:小紅、小青、小芳、小麗四個人中,小青不是最高的,但比小紅、小麗高,而小紅又比小麗高,他們從高到矮依次排列出的順序是怎么樣的呢?這種素材都與學生的生活密不可分,這樣的問題、更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抓住機會,盡量多地讓學生參加,從實踐中體會數據分析的觀念。
2.利用統計圖表提高學生的數據分析能力
統計圖是根據統計數字繪制的幾何圖形,直觀形象、生動具體。它可以使復雜的統計數字簡單化、形象化。在小學生數據分析能力的培養過程中,也應該提升他們統計圖這方面的數據分析能力。例如:人教版小學六年級教材中,有一單元稱為概率與統計,他與三年級教材不同的內容是,在這個章節中,通過統計圖表的學習,讓小學生理解更加豐富的數據統計知識,解決更加有難度的數學問題。利用扇形統計圖了解各種元素所占百分比,比如某年小學畢業測試中的一道題,兩家商店搞促銷活動,一種是購物滿58元減8元,另一種是購物滿100元可以參與一次轉盤活動從而獲得獎勵,問顧客去哪家購物比較劃算。這種趣味題目,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數據分析能力,而且提高了他們對數學知識的探索能力。
3.班級內開設數據探究性學習
數據探究性學習,就是利用已經在此前學到的數據統計方面的知識,就某一問題進行淺顯分析。通過這種探究性學習,活潑好動的小朋友們既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互動溝通,又可以交流數據分析觀念,讓他們在歡樂的氛圍中轉變自己的數據分析觀念,這對于他們以后數據分析觀念的形成有利無害。
數據分析觀念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一個積累沉淀,不斷結合實際經驗改革創新的思想觀念。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該將這一觀念滲透在孩子們的學習思維中,就像在土壤中埋下一粒種子,待到時機成熟,他們的數據分析觀念就會生根發芽。
參考文獻:
[1]郭愛喜.“親近”數據,培養小學生的數據分析觀念[J].小學生(下旬刊),2014(3):22-22.
[2]劉孟會.小學生數據分析觀念的認知與培養[J].好家長,2016(25).
(責任編輯: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