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勝金
【摘 要】本文闡述實施“以賽促教”的重要性,從轉變教師教學理念、增強教師創新意識、提升教師教學水平等方面論述“以賽促教”對提升教師專業教學能力的價值,提出通過以競賽準備為基礎的教學模式、“組、教、賽”融合的教學模式、“賽、校、企”聯合的教學模式來提升教師專業教學能力。
【關鍵詞】“以賽促教” ?教學模式 ?教師專業教學能力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7C-0024-02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中明確提出,高等職業教育應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推進教育教學改革,以更好地滿足全社會對職業教育人才的需求。其中,“以就業為導向”應視為教育教學改革的“小目標”,它旨在傳授學生知識、技能的同時,形成學以致用的意識和能力。而“以服務為宗旨”應視為教育教學改革的“大目標”,作為高職教師要積極為學生開發新的學習途徑、創新教學模式。同時,《綱要》中提出開展職業技能競賽,這是促進職業教育發展的一個有效途徑。這樣可以跨越高等職業教育師生對接、校企對接的狹隘局面,將學生的學習置于“全國競技”的格局中,實現與業內精英、專家、大師等的交流并接受指導和建議,不僅有利于學生職業生涯發展,同時有利于激勵教師提升專業能力。
一、實施“以賽促教”的重要性
傳統意義上高職教育的基本價值與基本職能都是圍繞著高等級別技術實用型人才培養展開的,“基本價值”是保證學歷水平與職業能力相一致,“基本職能”是向社會用人單位輸送專業理論與專業技能相融合的人才。在這一背景下,高職教師在教學方面更為偏重實踐性。這種教學理念很容易造成學生思想禁錮,對于掌握的知識技能只會按部就班地去實施,在教學中,教師怎樣做,學生就怎樣學;教師要求達到何種程度,學生就按照標準執行,而不愿意積極思索改進、優化和創新的方法。這已經成為阻礙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整體進步的巨大阻力。
高職院校是我國培養高等職業技術人才的搖籃。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于“職業人才”的要求已經遠遠超越了“技工”水平,學生除了必須掌握一技之長之外,還要具有創新思想和能力,能夠在自主探索精神的指引下,將創意靈感轉化為實際成果?!耙再惔俳獭庇^點的核心內涵,在于為高等教育中教師的“教”、學生的“學”提供更大的空間,一方面,競賽的“競技特性”帶來了差異對比,能夠幫助師生認識到實力差距,從而激勵師生“知恥后勇”“迎頭趕上”;另一方面,競賽活動也是一個重要的合作、交流、學習平臺,學生在“同臺競技”的過程中可以接觸到教材、課堂所不具備的教育資源,開闊視野,豐富認知,全方位、立體性地完善專業知識架構,而教師在這一過程中也能獲得專業教學能力提升,與時俱進,及時調整教學計劃中過時的和實用性不強的教學內容。
二、“以賽促教”對提升教師專業教學能力的價值
“以賽促教”對提升教師專業教學能力的具體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轉變教師教學理念。教師是教育的核心資源。正所謂“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常態關系,就表現在教師將所具有的知識經驗系統地向學生進行傳遞,無論是在課堂理論還是實踐操作方面,教師的言行舉止都會被學生視為“標桿”。也正是源于這種教與學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特征,教師在專業教學能力方面容易停滯不前,甚至認為學生能夠在職業院校學習期間掌握“現有知識”已經很不容易,沒有必要繼續進行開拓、創新。而這種觀點,本質上就存在理論與實踐的脫節,任何一個學科的基礎理論都是相通的,但反映在社會價值上卻要與時俱進,否則就會陷入閉門造車的境地。職業競賽是檢驗教師教學成果的重要機制,學生作品對比之下形成的直觀優劣體驗,能夠讓教師發現自身的不足,進而查漏補缺,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二)增強教師創新意識。任何一種競爭形式的本質都是“殘酷”的,要想在比賽中脫穎而出,教師就不能滿足于“學生會”,而是要更好地指導學生拿出“精品”。相應地,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就要突出創新的重要性,時刻把創新銘記于心并付諸教學活動,并且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樹立創新意識。更進一步而言,教師要從專業教學能力出發,深度挖掘教學資源,不斷優化教學方法,注重引進創新觀念。這樣來看,“以賽促教”不僅是促進針對學生的教學,也是對教師自身的“自我教育”。
(三)提升教師教學水平。教師教學水平是教師專業教學能力的直觀體現,它的主要呈現載體是學生作品,即當學生作品在比賽中得到了認可,也相當于教師的教育專業能力得到了認可。反觀當前我國職業教育領域,教師的“教”并不能完全呈現自己的專業能力,這源于“以本為本、以綱為綱”體制的約束,在高職教育改革有限的基礎上,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能力、凸顯自身的教學水平,存在一種無形的限制。職業競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擺脫這種限制,以陶藝競賽為例,它既是一種陶藝相關專業的技能競賽,但同時也是一種藝術創作競賽,本身就需要參賽者發揮自己的創意、精煉藝術性靈感,一切書面性的規則、標準等都要靈活對待,才能不落俗套、不受拘囿,拿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成果。教師作為學生參賽的指導者,需要將自身的專業教學能力轉化成凝練的意見、建議,而在學生參加比賽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從其他作品中獲取啟示,以作品為媒介進行工藝對比、藝術對比、內涵對比等,反思自身在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以此更好地提升教學水平。
三、提升教師專業教學能力的“以賽促教”教學模式構建
從提升教師專業教學能力入手,“以賽促教”旨在引進競技活動所具備的競爭機制,讓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形成競賽意識,從安逸、放松的教育氛圍中走出,深刻意識到自己所面臨的不只是求知的學生,更是全國范圍內的學術翹楚、專業精英。以下結合廣西欽州地區高等職業教育陶藝相關專業“以賽促教”的現狀,探索提升教師專業教學能力的“以賽促教”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