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旭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優化
引 言
初中物理是門基礎性學科,是引導學生客觀認知世界的重要途徑,掌握物理知識,具備基本技能,能幫助學生形成辯證思維,對學生日后的思維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如何引導學生學好物理知識是教師重要的教學任務,如何打造高效的課堂教學效果也是物理教師一直探究并亟須解決的教學課題。
一、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
(一)樹立以生為本的觀念
從字面上看,教學中既要有“教”也要有“學”,應當是教師和學生攜手并進的一個過程。然而由于傳統教學和社會地位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總是具有更高的主導權,一切教學服從教師指揮,學生的主觀意識往往得不到重視。然而,教學的真正目的應該是改善學生的“學”而不是突出教師的“教”,教學成果的最終體現者也是學生而非教師。可以說,教學實際是以服務學生為目標,由教師引導,師生共同進行的行為。
因此,教師應當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觀念,轉主導為引導,把學生放在教學的第一位。在日常授課時,教師要有意識地減少自己的“戲份”,給學生發揮自我、展示自我的機會,讓學生從觀眾席走向舞臺,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
(二)樹立教學評價的觀念
本文所說的教學評價,包括對教師的評價,以及對學生的評價。教師應當意識到評價對于教學的積極意義,樹立教學評價的觀念,以改善教學效果。評價可以由教師本人進行也可以由他人進行。就“對教師的評價”來說,教師可以在課后進行自我評估,也可以邀請其他教師進行旁聽和評價,還可以讓學生給自己打分,以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就“對學生的評價”而言,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針對性評價,以達到“對癥下藥”的效果。正確的評價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的不足,還能夠避免學生產生消極情緒,保持學習的動力。
二、優化教學方式,讓興趣走進課堂
若要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角,就必然要讓學生自愿甚至主動學習。這意味著,教師們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發現物理的魅力,使得學生能夠樂于學習,從而愛上物理,切實改善學生的物理素養。具體操作可參考下文。
(一) 聯系生活實際
藝術源于生活,物理也一樣,它觀察生活中的現象,探究現象背后的本質,又將結論運用于生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積極聯系生活實際,走出課本,讓學生“從生活中學習物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著各種各樣的物理問題,如為什么水往低處流?為什么發燒時要在額頭涂酒精?
這些問題都可以用物理知識解決,教師可以通過滿足學生的好奇心,一點點地激發學生對物理的興趣。實際教學時,教師還可以適時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比如,在學習“物態變化”時,教師可以先列舉一些實際的例子幫助學生理解物質的三種形態,以及三者之間的轉換,再讓學生討論,列出更多常見的物態變化的例子,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二)增加操作,優化實驗教學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回首物理漫長的發展歷史,我們總是能看到實驗的身影。在進行物理教學時,不可避免地會涉及實驗教學。教師應當重視實驗教學,關注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并合理利用實驗的多樣性和可操作性增加課堂的趣味性。
教師可以利用實驗現象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有效導入新知識。例如學習空氣的“力量”時,可以利用覆杯實驗。杯子倒扣水卻沒有流出來,這一“反常”現象會讓學生陷入疑惑,將注意力集中到問題的思考上。在獲得學生的關注后,教師就可以揭曉問題的答案—————空氣的力量,即大氣壓強。
由此,學生的求知欲被激發,教師可以順理成章地展開新課的教學。此外,教師也可以搜尋一些不同尋常的實驗現象,如“瓶子吞雞蛋”“消失的筷子”等。不少魔術技巧也跟物理知識有關,教師可以進行搜索,利用解謎促進教學。
三、利用情境教學法,優化教學方式
情境教學是近年來備受推崇的一種教學方式,主要特點是:通過多樣化的情境創設,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設立多樣的情境,從而吸引學生參與教學。舉個例子,在學習杠桿原理時,教師可以準備幾根長度直徑都一樣的小棒,讓學生用不同類型的剪刀剪斷小棒,并讓學生根據體驗分析總結剪刀的差別所在。之后,教師再提出“省力杠桿”和“費力杠桿”的概念。
四、組織課外學習小組
因為教學時間和精力的限制,教師要顧及每位學生也是不現實的,而學生也并不是遇到問題就主動問教師,長久下去學生的思維體系就會有偏差。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組成課下學習小組,如果有部分學生在課上并不能真正學懂時,組長可以負責幫助組員解決學習難題,如果小組解決不了,可以求助教師。這種學習方式,可以讓學生之間互動溝通,促進感情,而且在交流中可以不斷提升學習技巧,同時教師也能保證每位學生都學習到位。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進行每日一練,其作用就是對上節課知識的強化補充,也是對學生的思維訓練。教師根據教學內容每天出一道題目,要求學生準備專門的練習本完成課題。每次上新課之前都可以抽出10min對前一天的題目進行講評,讓學生結合掌握的內容進行辨析。這種加強學生之間互動學習和課下練習的方式,不僅能鞏固學生的課堂知識,也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參考文獻:
[1]葛智圓.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探索與反思[J].青少年日記 教育教學研究) ,2018(8):140.
[2]方清華.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思考[J].科學咨詢 :教育科研 ,2018(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