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在簡單梳理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內涵的基礎上,探索開發基于“英語趣配音”學習軟件的高中校本課程《英語趣配音》,介紹其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學時安排、教學實踐和教學評價。該課程以“英語趣配音”App為平臺,以配音展演為主要評價方式,引導學生在深入體驗、自主練習、自信展示和創新評判的實踐過程中,逐步提升英語語言能力、東西方文化意識、多元思維品質和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核心素養;英語趣配音;校本課程;開發;實踐
一、 引言
近幾年,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成為我國教育領域研究和探討的熱點話題。目前的高中英語教學偏重學生成績,忽視語言交際能力和多元思維。基于培養學科核心素養而進行高中英語校本課程開發與實踐,是切實提升英語教學效果和學生綜合運用能力的有效途徑。
二、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與校本課程開發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教育部,2017)明確提出培養和發展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總目標,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是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核心素養下的英語教學應當重視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創設語言學習情境。通過情境化的口語練習,使學生具有一定的語言意識和英語語感,在常見的語境中理解口頭語篇所表達的意義,有效地使用口語表達意義和進行人際交流。
二是關注學科育人價值。教師不能只關注單詞、句式的教學,而要進一步重視和挖掘英語課程的人文性內涵,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設置東西方文化相關的話題,使學生獲得文化知識,理解文化內涵,比較文化異同,汲取文化精華,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具備一定的跨文化溝通的能力。
三是發展思維品質。通過多維度、多模態的語言情境,使學生思維活躍起來;通過質疑文本信息,培養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思維能力,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四是培養學習能力。教師引導學生選擇和積極運用恰當的英語學習策略和方法,拓寬英語學習渠道,多渠道獲取英語學習資源,有效規劃學習時間和學習任務。
校本課程開發是菲魯馬克(Furumark·A·M)和麥克馬倫(McMullen·I)于1973年在國際課程研討會上首次提出的。我國眾多知名課程專家也進行了校本課程方面的相關研究,如李寶慶、范蔚所著的《校本課程論:發展與創新》從學校文化建設的高度對校本課程發展的目標和內容進行了定位;《中國校本課程開發案例叢書》呈現了校本課程開發的案例,總結了校本課程實踐的經驗教訓,并對其發展方向予以探討。國內許多學校嘗試開發了各具特色的英語校本課程,較為典型的有江蘇錫山高級中學開發的“英語聽力”和“科技英語”,山東省寧陽第二十四中學開發的“英語快樂閱讀”等。
校本課程的開發要立足本校的辦學特色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堅持多元化原則。教師在校本課程的開發過程中可以應用文字、圖像、視頻、音頻等多種形式,同時結合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和特點,將他們分成學習小組,確保每位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課程當中。
三、 “英語趣配音”學習軟件與《英語趣配音》校本課程
隨著智能手機的廣泛使用,各種英語學習軟件層出不窮,為英語學習者提供了便利。
(一) “英語趣配音”學習軟件
在眾多英語學習軟件中,“英語趣配音”以其主題多樣、資源豐富、趣味配音、在線分享、社區討論等特點,受到廣大英語學習者的喜愛。該軟件平臺每天更新1~2分鐘的短視頻,內容涉及新聞、美劇、動漫、歌曲、紀錄片等視頻資源。這一App以其多模態的呈現方式,協同運用圖像、聲音,為學習者提供了真實的語言學習情境。每個視頻片段都有難度系數的評定,從一顆星到五顆星不等,星級越高,難度越大,能滿足不同水平學習者的需求。
(二) 《英語趣配音》校本課程設計
如何將“英語趣配音”App與英語教學緊密結合,不少研究者探索這一學習軟件在英語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如蔣秀娟、郭漢英與吳婧聆(2016),蔡薔(2017),許敏、張惠霞(2018)等。現代信息技術不僅為英語教學提供了多模態的平臺,還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跨時空的語言學習機會和使用機會,促進了英語教學理念、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變革。在此基礎上開發《英語趣配音》校本課程能夠創設生動的語言情境,建立學生學習活動互動平臺,主題多樣化設置力求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和多元思維意識,同時也能夠有效整合和利用課余時間,擴大學習空間和資源。
1. 課程目標
基于發展學生四項學科核心素養的目標,本課程的目標設置如下:
語言能力目標
(1)通過欣賞某一主題相關的短視頻或者影視劇、動漫以及演講片段,讓學生體驗真實的語言交際情境。
(2)通過梳理劇本臺詞,學生能夠掌握地道的語言表達,為表達自己的觀點積累豐富的語言素材。
(3)通過模仿經典原聲,學生能夠逐漸形成良好的語感。
(4)劇中人物語言語調標準地道,教師提點發音技巧,學生反復揣摩,感受語言之美、語音之美。
文化意識目標
有些經典影視劇和話題是學生較為熟悉的,在重復觀賞過程中,學生能更深入體會劇中人物的情感、思想以及話題所涉及的文化內涵。
思維品質目標
(1)評判視頻片段或劇中人物的思想觀點。
(2)針對中心話題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學習能力目標
(1)課堂小組展示,提升自信,讓學生敢于開口。
(2)熟練運用趣配音App這一學習資源,自主選擇感興趣的配音片段。
2. 課程內容和學時安排
課程內容設置的關鍵在于每次課的話題選擇。根據普通高中英語課程的主題語境內容要求,本課程所選中心話題涉及未來規劃、不同民族文化習俗與傳統節日、體育精神、主要國家地理概況、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人物、社會進步與人類文明等;所選題材多樣,涵蓋演講、詩歌、名人訪問、紀錄片、經典影視等。原聲動畫電影,如《功夫熊貓》《神偷奶爸》,語言鮮活幽默,情節生動有趣;演講,如《追逐夢想》《希拉里敗選演講》,激情洋溢、字字珠璣,都是很好的模仿樣板。根據話題所篩選的配音素材在教學時按語言難易程度由淺入深安排。本課程以一學期為授課周期,每兩周1課時,共10課時。
四、 《英語趣配音》校本課程教學實踐
《英語趣配音》校本課程上課地點在多功能錄播教室,教室內為每位學生配置平板電腦并提前下載“英語趣配音”App。開課前授課老師在App中創建班級群組,學生注冊自己的賬號后加入班級群。考慮到創設完整的語言環境,課堂教學采用全英文進行。
Dream教學設計
【教學背景】高中階段是人生的一個十字路口,何去何從,很多學生并沒有對未來明確的規劃。以Dream為話題,引發學生關于自身夢想的思考:我以后想做什么?是否在努力實踐?過程中遭遇挫折和失敗該如何面對?
【教學內容】
1. 《當幸福來敲門》片段(難度★★)
2. 短視頻《追逐夢想》(難度★★★)
3. 《希拉里敗選演講》片段(難度★★★)
【教學目標】
1. 學習與夢想有關的詞匯。
2. 在情境中應用相關知識,提升交際表達能力。
3. 重新審視自己追尋夢想的過程,陳述并稍作評價。
4. 堅持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堅定追夢之路。
5. 課后自主利用趣配音軟件,拓寬學習渠道。
【教學重點】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認真完成小組任務。
【教學難點】在完成小組任務的基礎上進一步審視自身,并運用所學詞匯,陳述自己的追夢之路。
【教學設備】多功能錄播教室、平板電腦
【教學過程】
1. 情境導入。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關于未來規劃的發散性思考,小組自由討論并發言:
Whats your dream?
What do you want to do in the future?
How would you realize your dream?
Will you hold on to your dream when you fail?
2. 教學內容講解。教師播放配音視頻片段,梳理文本,學生觀看視頻,學習Dream相關表達,如chase ones dreams/pursue ones dreams, embark on sth., disappointed, discourage sb from doing sth., keep faith等。
3. 情境創設。教師根據視頻片段創設對應場景,如父子關于夢想的對話,面對失敗的感言等;學生兩人一小組進行角色扮演,這一過程運用前面所學的Dream相關表達。
4. 安排配音并監督指導。教師將配音片段發到班級群,組織學生對配音視頻進行模仿練習,并保存提交配音作品;學生再次觀看并揣摩原聲,每位學生根據難度遞增的順序反復跟讀、模仿練習,提交配音作品后脫離App記憶臺詞并進行小組角色扮演。
5. 作品展示與評價。教師給學生時間觀看其他小組提交的配音作品,以點贊和評論等方式相互評價,把短時間內獲贊數量最多的作品展示給同學觀看,并做點評。
6. 情境化表演。教師鼓勵各小組上臺做情境化表演,并根據《配音展演評分表》(見附錄),從語調、重音、連讀、單詞準確度、同步、創新等六個維度對情境化表演打分。
7. 總結。配音作品展演環節結束后,教師引導學生將導入環節所思所想與本節課所學相關表達相結合,由人及己,簡要陳述自己的追夢之路:夢想是什么?正在做什么,將要怎么做?
8. 課后作業。(1)將“追夢之路”口頭陳述整理成書面稿。(2)搜索同話題的配音片段,自主選擇兩個配音完成后分享到班級群。
五、 《英語趣配音》校本課程教學評價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提出要突出核心素養在學業評價中的主導地位,鼓勵學生積極開展自評和互評活動,從評價的接受者轉變為評價活動的主體和積極參與者;強調英語課程的評價體系要注重體現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關注課堂教學過程,注重評價方式的多樣性和合理性。采用形成性評價為主并輔以終結性評價,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既能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又能關注他們的學習結果。
本課程對學生的學習評價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 學時成績
學生上課出勤率低于50%則成績為0;超過90%可記為滿分;占總成績的15%。
(二) 課業成績
課業完成情況評價包括課堂活動和課后作業。作為本課程過程性評價的主要方式,課堂活動完成情況取《配音展演評分表》得分的平均值,占學業總成績的40%;課后作業完成情況,占學業總成績的15%。
(三) 結業成績
課程成果評價以小組匯報演出、個人演講等形式呈現,占學業總成績的30%。最終的匯報演出可以是以團隊形式,也可以是個人單獨表演,教師和學生代表共同參與評價。平時采用“英語趣配音”中的短視頻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最終的匯報演出可以增加一定難度,要求學生自行準備3分鐘視頻,去除原聲,面對畫面現場同步配音。這樣更具挑戰性的任務需要賽前充分練習排練,對于學生的口語無疑是一個巨大的促進,團隊之間的磨合與協作也是十分重要的。最終的表演呈現給大家后,相信不論評價如何,都能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口語實踐。
校本課程學業總成績=學時成績+課業成績+結業成績。
六、 結語
開設以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為目的的高中英語校本課程,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和學習軟件的多模態優勢,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讓英語教學尤其是口語教學更加多元化,各類主題的深入討論不斷帶動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拓展主題邊界,以批判性的視角來審視和評價,創造性地形成自己的觀點。《英語趣配音》需要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類似這樣的校本課程值得廣大教師進一步探索和實踐。
參考文獻:
[1]蔡薔.英語學習軟件“英語趣配音”輔助初中英語教學的可行性研究[J].改革與開放,2017(22):108-109.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蔣秀娟,郭漢英,吳婧聆.手機軟件“英語趣配音”輔助高職英語教學的可行性研究[J].英語廣場,2016(5):103-104.
[4]許敏,張惠霞.引入英語趣配音App輔助高職英語教學的可行性研究[J].知識經濟,2018(9):153-154.
作者簡介:
王磊,江蘇省常州市,常州市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