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基于筆者的調查結果,首先對本校田徑隊的情況進行了概述,然后進行實地的調查,并根據調查結果給出了相應的分析?;谡{查結論,筆者引入了領悟式訓練法對中學田徑隊的訓練進行了優化和提高,并對領悟式訓練法中的“自定目標”和“自主發展”兩個概念進行了詳盡的研究。
關鍵詞:中學田徑隊;領悟式教學法;引導性
一、 序言
伴隨著我國教育改革開展得如火如荼,針對中學田徑隊的改革也開始走進人們的視野之中。中學田徑隊對于填充我市運動員陣容、提高田徑運動水平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但是傳統的中學田徑隊訓練方法隨著時代與認知的發展,也暴露出了越來越多的不足之處?;谙冗M的教學研究對中學田徑隊訓練進行優化,無疑是提高其訓練質量的有效途徑。所以本文基于“自定目標”和“自主發展”思想,通過科學完備的訓練體系來提高中學田徑隊的訓練質量,達到隊員們身心健康發展的目標。
二、 基于我校田徑隊的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 我校田徑隊概況
目前我校田徑隊教練員有7人,運動員人數共有36人,田徑訓練活動每周有3~5次。在運動員的性別分布中,男生有24人,女生12人,男生占到我校田徑隊人數的67%,女生占我校田徑隊人數的33%。在運動員的年齡分布中,11~12周歲的有4人,13~14周歲的有10人,15~16周歲的有6人,16~18周歲的有16人,由此可見我校田徑隊的隊員主要分布在16~18周歲的男生。本次研究采用匿名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36份,回收問卷36份,回收率為100%,有效率為100%,此外還針對教練員采取訪談調查的模式,用以完善調查數據的客觀性和準確性。
(二) 相關調查結果
1. 自身態度和父母態度
首先,對“自身態度”情況進行調查,根據調查顯示,有30%的運動員對待訓練很認真,有60%的運動員對待訓練較為認真,有10%的運動員對待訓練態度一般。這說明隊員的整體訓練態度良好,田徑隊的訓練氛圍積極向上。
其次,對“父母態度”情況進行調查,根據調查顯示,有30%的運動員父母非常支持隊員參加田徑隊,有40%的運動員父母比較支持隊員參加田徑隊,有30%的運動員對父母不支持也不反對。來自父母的支持能對運動員的訓練產生很大的鼓勵,從結果我們可以看出我校田徑隊運動員的父母們整體都對運動訓練呈支持的態度,這也有利于訓練計劃的開展。
2. 訓練主攻項目
因為田徑訓練的針對性比較強,隊員對應的項目不同,所進行的日常訓練也不同,所以需要對隊員的主攻項目有所了解,才能方便訓練員制定理想訓練計劃。本次調查中,有15人的訓練主攻項目為短跨,占田徑隊人數的42%,有12人的訓練主攻項目為中長跑,占田徑隊人數的33%,6人主攻投擲占田徑隊人數的16%。還有3人的訓練主攻項目為跳躍,占田徑隊人數的9%。
3. 選擇標準與訓練計劃安排
此調查為針對教練員的訪談調查,教練員主要通過體育教師的推薦、隊員在運動會上的表現和日常體能訓練的成績三個標準進行選擇。在訓練計劃安排上,我校體育教研組成員集思廣益研究設立了適合我校運動員的全年訓練計劃方案、學期訓練計劃方案、賽前訓練計劃方案和課訓練計劃方案四種。
4. 發展目標與培訓方向
首先,對“發展目標”情況進行調查,根據調查顯示,有10%的運動員希望將來能夠進入專業田徑隊繼續深造,有10%的運動員希望自己將來能夠參軍或進入警校,有60%的運動員則是希望能夠考入理想的大學,有20%運動員則是希望進入更好的高中繼續訓練。這說明隊員的整體還是以升學為主,希望能夠憑借體育成績來進入更好的高中。
其次,對“培訓方向”情況進行調查,根據訪談結果,教練員整體也是希望隊員能夠進入更好的學府繼續深造,所以從教練員的培訓方向和隊員的發展目標整體呈一致性,同時也說明體育類運動員在升學方面有著一定的優勢。
5. 訓練模式
在問卷調查中,有30%的運動員對部分教練員的訓練方式、方法、時間安排上有抵觸心理,覺得訓練模式沒有達到自身預期的成果,有50%的運動員認為教練員的訓練成果一般,僅有20%的運動員對訓練結果感到滿意,說明教練員在訓練過程中所使用的訓練方法存在一定問題,讓大部分運動員沒有感受到預期的效果。
(三) 基于調查結果的結論分析
根據本次調查的結果,筆者發現本校田徑隊的整體訓練氛圍良好,但是仍存在著不少問題。首先是制定訓練計劃的問題,部分教練員未根據運動員的自身情況去制定訓練計劃,而是籠統的將各個階段的訓練套用到隊員身上,這樣無疑會降低一部分隊員的積極性,也無視了一部分隊員的帶頭作用;其次是訓練模式方面的問題,教練員在進行訓練時仍遵循傳統的訓練模式,在當前教育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下,這種訓練模式會讓隊員缺乏相應的競爭力,隊員也不會取得相應的教學成績。所以本次研究主要是利用領悟式引導訓練法來對傳統的訓練模式進行優化,幫助運動員根據自身的選擇訓練方法、制定訓練方案,讓教練員在一旁起到引導和糾正的作用,真正讓隊員做到自主發展。
三、 基于領悟式引導訓練法的中學田徑隊訓練優化建議
(一) 領悟式引導訓練法概述
“自定目標”和“自主發展”是領悟式引導訓練法的兩個階段,在中學田徑隊的訓練方面,領悟式引導訓練法有能夠從隊員角度出發,讓教練員能夠更準確地分析隊員的自身情況,在根據分析結果引導隊員建立自身的訓練計劃,同時培養出終身體育的理念。領悟式引導訓練法主要包含兩個方面:首先是對學校的訓練環境和隊員的訓練水平進行合理有效的分析,訓練環境包括訓練場地、訓練時間、訓練氣溫、學校飲食等情況,只有對這些情況進行周密完全的分析,才能將隊員的訓練水平代入到訓練環境中,制定出有效的訓練方案;其次是依據學生入選的不同渠道對學生進行分批訓練,比如體育課程表現優秀的學生和文化基礎不夠想要體育加分的學生,這兩類學生的專業基礎不夠,所以需要進行手把手的專業性培訓,讓學生通過技術講解、原理分析、教練示范、親自操作等步驟完成專業知識的培養。
(二) 從“自定目標”到“自主發展”的領悟式訓練計劃與內容
1. 自定目標
所謂自定目標,是指運動員作為規劃者建立訓練目標。學生自定目標的基礎是對自身的情況有一個科學完備的了解,教師在一旁本著客觀遵循運動規律的前提進行指導,綜合不同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身體素質來構建差異化的訓練計劃。等到學生制定好訓練計劃之后,教師再根據所在學校的場地、器材、氣候等外部因素進行修改,同時還要考慮到不同運動員的潛力,在基于科學合理的前提下充分調動運動員的潛力,不僅讓每個運動員的潛力都能得到相應的發揮,還能讓不同的運動員明白自身所具備的不同優勢。
2. 自主發展
自主發展是領悟式訓練法的延伸,自主發展階段的課程設置更注重田徑訓練的內涵,不僅需要對訓練的效率進行提高,更需要對訓練過程的趣味性和科學性進行進一步完善,讓學生在訓練的同時掌握體育文化的內涵。要讓學生真正做到“自主發展”,我校田徑隊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不刪減體育理論課的授課時間,但要改變傳統理論課枯燥純理論的授課形式,合理利用我校多媒體室、美術室、體育教研室等不同場所對運動員傳授理論知識,同時借用多媒體視頻、組建微信群、遠程授課等形式來傳遞理論知識,避免好動的隊員會因為枯燥無味的文化課產生抵觸情緒。讓理論教學與場地訓練兩者有機結合,避免理論教學脫節現象。
第二,在運動員技術實踐訓練過程中,我們教練員要向運動員傳授田徑運動的健身屬性和價值,并樹立終身體育運動理念,轉變運動員只以競技比賽為首要目的思想觀念。增設健身、賽前心理訓練等方面訓練內容,提高隊員的運動技能和身體素質、心理抗壓能力等,讓隊員訓練有素發揮最佳成績為我們市、省,乃至國家輸送具有強健體魄的田徑運動人才奠定堅實的后盾。
第三,組織田徑訓練的過程中,可以結合我校足球隊、籃球隊開展體能對抗賽,觀摩賽,相互取長補短,田徑隊員人數眾多還可以按能力相當分兩個團隊PK等具有趣味性、娛樂性的競賽性活動,活躍訓練氣氛。還可以把往屆獲獎或取得好成績的隊員訓練景集回放給隊員觀看。使運動員熟悉訓練流程,鼓舞隊員士氣提高抗壓能力,使隊員自主“消化”領悟。使比賽或測試中對起跑、試跳、試投中成功率更高,才能創造佳績,為我校田徑訓練任務的開展鋪平了前進的道路。
(三) 基于領悟式引導訓練法的評價與考察
1. 全面化
教練員在制定考核計劃時應該全面注重運動員的文化成績和體育成績,讓每一個運動員的文化修養和運動能力兼顧,都能做到文體兩開花。同時應該考慮到隊員的隱性成績,讓隊員的隱性成績來帶動顯性成績的提高,進而提高運動員的綜合素質。
2. 多渠道
考察形式多樣性,例如理論知識的考核上有閉卷考核、階段測評、參考課堂表現等形式進行。
對專項技術動作測評采用教練員測評、運動員個人點評、隊員之間互評,這樣不僅可以及時有效獲得數據資料,便于今后的分析研究、指導實踐,還在一定程度上創新性地豐富訓練評價指標。
3. 正確評價
正確評價是建立考核體系的前提,教練員應該本著公正、明確的態度審核每個運動員的成績。同時教練員要多從隊員的角度出發制定多元化評價指標。先讓隊員自評并展示其訓練期良好表現,充分發揮每個隊員特長,尊重每個隊員的個體差異性,從而消除隊員對測評的抵觸情緒和恐懼心理。
四、 總結
我校田徑隊在秉著領悟式引導訓練法開展訓練以來,成果顯著,其中11~15年齡段學生,在參加我市運動會中多次取得前三名的好成績,并在我校第23屆、第24屆校運動會中打破女子200米、男子200米、跳高等記錄,且多位同學被體育中考特招到市重點中學。16~18年齡段的學生,有多個獲得市運動會第一的好成績,且劉金濤、江恒勛等同學還榮獲國家二級運動員稱號,在2019屆全省體育專業省級考試中5位運動員成績達80分以上好成績,且多位運動員體育考試獲國家重點大學本一線資格。如此優異的成績更加堅定我們延用領悟式訓練模式,并基于成果不斷地進行相關探索。
總而言之,作為向高校輸送田徑運動員的重要渠道,針對中學田徑隊的訓練方法進行拓展和優化能夠有效地提高訓練效率。希望教育工作者能夠根據學校自身的實際情況,針對田徑隊的訓練策略進行研究,在不斷地修改和優化之后打造出最適合當前隊員最為需要的訓練方法。同時我們應該根據時代的發展和教育的創新不斷進行對訓練模式進行創新,為我市的體育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梁懿.蘇州地區中學田徑傳統項目學校課余田徑訓練現狀的調研[D].蘇州:蘇州大學,2015.
[2]邵國華,白曉偉,李艷波,楊曉麗.基層學校田徑隊的訓練現狀與對策研究——以錫盟二中為例[J].搏擊(體育論壇),2012,4(10):55-56+81.
[3]楊潘順.科學訓練與合理營養鑄就輝煌——南京市十三中學田徑隊備戰第九屆全國中學生運動會紀實[J].田徑,2006(11):12.
[4]張亞輝,樓靜.太原重點中學田徑訓練現狀與對策研究[D].太原:山西大學,2016(6):1.
作者簡介:
劉惠娟,福建省寧德市,福建省福安市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