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改紅
【摘要】有人說語文教學就是一攤雞毛,細碎又細微。其實,初中語文教學更是要在一堆雞毛蒜皮里發現鳳毛與麟角,發現有如春天一般美好的學生。記周記,是教師跟他們交流的獨特方式,是發現他們涌動靈魂的一個平臺,是情感教育的一個嘗試。
【關鍵詞】每周一記;前進步伐;向上情懷;原諒錯誤
【中圖分類號】G633【文獻標識碼】A
每周學生寫一篇周記給語文老師,什么都可以寫,大到國家大事小到個人煩惱,語文教師可以用同樣的方式給予回復。一方面教師能了解到學生在遣詞造句上存在的問題以及取得的進步,進而在課堂教學時調整教學方案,以更好地對接學生的語文素養;另一方面教師又能及時地了解學生在生活上、學習上的情感狀況,在與他們溝通的時候,能精準地對接他們的情感領域,以雕塑他們的心靈,使他們成為健全的人。
一、在周記里,肯定學生前進的步伐
傳統的語文教學常常會忽略對學生的情感教育,教師關注的只是他們對認知的掌握程度,對能力的提升程度,對于他們心靈深處的想法與表達,教師不會專門過問,更不會提升到教學層面上來。其實,關乎心靈的成長也是語文教學的一部分,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抵達學生的心靈也要成為教學的常態。周記給學生一個表達情感的窗口,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充分發揮其效用。一個初三的女生,成績不好,又總有不甘,她在周記里這樣描述自己的心境:
我像蜘蛛,命中注定我終生補綴我的網。許地山《綴網勞蛛》中的女主人公尚潔,不怕別人譏諷嘲笑,也不求別人的理解。丈夫拋棄她時,她平靜的搬走;丈夫懺悔時,她又平靜的搬回來。一切都順次自然,不怒不喜。尚潔遭受了普通人難以承受的苦難和不幸,但尚潔卻有著對生命的執著。她對人生的通透,那種冷漠而清醒地洞察,在不動聲色中展示出一幅堅持的姿態,對于降臨的處罰和命運的一切坦然接受,與命運達成了極度的和解與和諧。“我像蜘蛛,命運就是我的網。”人生如蜘蛛網一樣,難得網不破,但照結不誤,破了再補。我精心結成的生命之網,總會不斷被什么沖擊破壞。而我注定終生補綴。
明顯的她有一顆上進的心,她只是暫時看不到自己的光芒,在學習路上彷徨著、迷茫著。我對她是這樣評價的:“初三,唯一讓老師不滿意的是你的廣播操常做不好,學校黑板的過道上常留著你的大名。我曾要求你回去對著鏡子做,直到做好為止。你真的按我的要求回去認真做了。所以我說,雖然你的廣播操常被扣分,但老師仍然很佩服你,佩服你對著鏡子也要把廣播操做好的自強不息的精神。拿著這股勇氣面對所有你是最棒的。”
皮格馬利翁效應認為,給學生什么樣的期待,他們就會有什么樣的表現。學生會在教師期待的眼神里,漸漸變得優秀甚至卓越。因此,在周記里,盡情地挖掘他們的優點,用堅毅的目光注視著他們前行。
二、在周記里,欣賞學生向上的情懷
初中學生的心靈里有柔軟的一面,也有剛強的一面。他們大多心地善良、能幫助別人,但他們面對困難會哭鼻子、會偃旗息鼓、會怨天尤人;教師要塑造他們剛毅的靈魂,培植他們向上的情懷,讓他們具有面對挫折卻不斷向前的勇氣。初中學生都會略顯青澀,有些話不會當面跟語文老師說,但在周記里他們又會暢所欲言,又會把自己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教師就可以抓住這樣的機會,讓他們往上的心態得以鞏固,讓他們在徘徊中看到教師堅毅的鼓勵的目光。一次,張同學的周記這樣寫道:
一個小男孩,樣子很瘦弱,個兒比拿在手上的勺子高一點。踮起腳尖把盆里的肉均勻地分在每個人的碗里,眼神很專注,彎著腰,目光與碗平行,確保每個碗里的肉一樣多。接著他把別人碗里的肥肉放到自己碗里,再把自己碗里的瘦肉放到別人碗里。我湊過去,問他是不是喜歡吃肥肉。他給我做了一個手勢,示意自己也不習慣吃肥肉。我詫異時,他說今天他值日,要裝成大哥哥的樣子。大哥哥的樣子?為什么我只在小孩身上發現?沉默了,我不配做大哥哥。
明顯地,張同學對自己要求很嚴,字里行間透著一種向上追求高尚品質的情愫。如果他能將言語化成行動,那么在他的帶動下班級就會多出許多像他周記里描述的那個小男孩。于是我這樣回復:
有一次,我剛到學校,天特別冷,有點直哆嗦。心想要是上課怎么辦,拿粉筆一定拿不住。心里咯噔一下,這么糟糕的天氣,要是有個熱水袋捂手真好。到教師門口,就看到你跟在我后面,還準備責備你不趕緊回教師讀書的時候,你送我一個熱水袋。之后每個早上,一個大個兒的男孩,抱著一個小小的熱水袋,時不時地探頭看看,準備送熱水袋,多冷的天也會覺得溫暖。
這是一段真實的回復,可見語文老師要抓住學生心靈深處細小而又周密的心思。校園里的玉蘭花開了,去賞一賞。池塘里的睡蓮開了,去看一看。秋日來臨,黃葉遍地,去聽一聽窸窸窣窣的聲音。下雪了,去堆個小雪人,多么奢侈。當我一個人走在教學樓的過道里,我總會一遍又一遍地欣賞墻上的照片,每每看到有班里學生的,我總會想起他們成長的點滴。任何一次粗糙的回答或者忽視,都有可能改變他們今后的語文學習態度。要讓他們的向上的情懷由火星變成火苗并成燎原之勢溫暖整個語文課堂。
三、在周記里,原諒學生曾經的錯誤
學生總是會犯錯誤的,但語文老師怎樣對待學生的錯誤卻是一門藝術。先看下面這組問話:
“你有必要這樣和同學斤斤計較嗎?”
“不就是手指被書頁劃了一下嘛,有這么疼嗎?太嬌氣了!”
“這樣的課堂怎么會讓你覺得無聊呢,你該覺得很有意思才對。”
“你是不想學習,你覺得學習是替老師,替家長學的。”
“你罵人是因為你不是個好孩子,是個不講文明,不懂禮貌的壞孩子,只有流氓才會說臟話。”
……
這是之前,我在語文課堂對學生的嘮叨,真的沒有用。一些話重復多了,看不到重復的力量,卻看到灰心時的意冷。于是我改變方式,從新學期開始,我試著去了解語文上那些“問題”較多學生可能會有的感受。當然也是從周記開始。一學生在周記里寫了考試之后的感受:
我行走在荒涼的小路,那就是爸爸經常停車的地方。城市陌生的人流,完全失了色彩。我的心情像枯樹一樣焦躁不安。張咧著突兀的樹皮,等著即將歸巢的鳥。街口的門店林立,標識著各種字母,爸爸昨天陪我喝的咖啡還冒著熱氣。在寒冷的冬季,我在熟悉的地方成為異鄉的人,我腳下石板沒有別的色彩。過往的人除了忙碌還是忙碌,我匆匆的腳步沾惹了許多的灰塵,灰塵揚起,我又想起那糟糕的考試。
這是他考試失敗之后的心境描寫,上課不聽講,甚至搗蛋,這樣的結果也在情理之中。作為語文老師要原諒他,要像話家常一樣地跟他交流。學生的這段文字,可以作為景物的典范,可以讓其他學生學著去模仿。盡管這次他考得不好,也許是分析文章不到位,也許是字詞書寫潦草,扣分太多,但這些都不能掩蓋他這篇周記的優秀。我聽他訴說,知曉他的情感,表揚他在周記寫法上的進步。正如春天那樣,既有藍天碧野、風和日麗,也有風橫雨狂,綠肥紅瘦;學生也有讓你想放棄不管的那份無奈,有讓你心力交瘁的那種沮喪。但多跟犯錯的學生交流,多給他們重新開始的機會,他們也有讓你心靈為之一震的瞬間,有讓你感覺有一股暖流進入心田的那般美好。
四、結語
春有鳥鳴,夏有蟬叫,大自然賦予每個生物發聲的權利。作為語文老師,當你放慢腳步,迎接學生的“周記”,這種獨特的發聲方式,會讓你聽到來自他們的美好而又動聽的音符。
參考文獻
[1]于記合.絲絲化雨? 潤物無聲—讓周記搭建起與學生溝通的心橋[J] 作文成功之路(上),2015(2).
[2]朱慶國.跨學科寫作教學初探—以一次周記[J].中學語文教,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