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冰
【摘要】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注重方法的科學應用,將信息技術和語文教學緊密地結合起來,這對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就能起到積極作用。基于此,本文先就小學語文的教學現狀以及對信息技術整合的價值加以闡述,然后就信息技術和語文教學整合策略詳細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信息技術;整合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3【文獻標識碼】A]
新一輪的教學改革的實施背景下,小學的改革發展的需求也在進一步擴大化,充分注重信息技術和語文教學的聯系,發揮信息技術的應用作用,從整體上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水平,這樣才能有助于學生的良好學習發展。
一、小學語文的教學現狀及對信息技術整合的價值
(一)小學語文的教學現狀
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由于受到傳統教學觀念因素的影響,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比較多樣,如教學的方法應用中,沒有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只側重某一方面能力的培養,這就必然會造成學生的學習不均衡,會影響學生的整體學習素質能力。語文教學中對學生聽的能力培養沒有重視,學生在課堂中聽課的效率比較低,這也會阻礙整體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
語文教學當中的方式滯后的問題也比較突出,在具體教學中沒有充分注重方式的創新應用,沒有和實際教學要求緊密結合起來,從而造成教學模式應用效率低下的問題發生。這些問題主要是語文教學中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比較深,教學中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沒有充分地重視,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時候比較被動,不利于提升學生學習的整體質量。
小學語文教師對新課改的要求沒有充分地研究,教學中沒有樹立大語文觀,所以教學中就必然會造成教學的狹隘的現象,不利于學生的整體學習能力的提升。
(二)小學語文教學信息技術整合的價值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為提升教學的質量水平,這就需要將新的教學技術加以融入,從而提升語文教學的質量水平。信息化時代背景下,也對教育領域產生很大的影響,通過信息技術科學應用為語文教學提供技術支持,這就能為學生提供動態化的學習環境起到積極作用。語文教學整合信息技術對激發學生興趣發揮著重要促進作用,讓學生在興趣的基礎上學習語文知識,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再者,小學語文教學中通過信息技術整合應用,有助于優化教學的結構,從整體上增加教學內容的多樣化,這對豐富語文教學內容就能發揮積極促進作用,讓學生在豐富的教學內容呈現下,能夠自主地選擇知識,從而為學生全面性地展示語文知識,這對提高學生課堂學習質量和效率就能發揮積極作用。小學階段的語文課程教學的內容通常都比較短,僅僅依靠教材當中的知識是不夠的,所以要注重信息技術的科學應用為學生呈現更多相關的知識點,如此才能提升學生語文知識學習質量。
另外,語文教學和信息技術的整合下,其價值還體現在拓寬學生視野層面。小學生的視野相對比較狹窄,豐富學生知識才能有效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時候能更為主動和有效。通過信息技術整合運用下,這對幫助學生理解知識也能發揮積極作用,促進學生的整體學習能力水平。
二、小學語文教學對信息技術整合的策略
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在對信息技術整合的過程中,需要注重采用相應的策略,以下幾點可進行參考:
其一,通過信息技術創設情境。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在和信息技術進行整合下,能為學生創設學習的情境,幫助學生更高效地理解知識語文知識。信息技術的應用優勢體現在能為學生呈現動態化的知識層面,發揮信息技術的音視頻以及圖片文字等多知識載體的優勢下,就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積極性,給學生的視聽感官產生沖擊,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積極性。如在學習《地震中的父與子》文章內容的時候,這是一篇情感豐富比較感人的文章,學習的時候對于小學生而言,在理解父親和兒子之間的情感上會相對的薄弱,所以為加深學生的印象,對文章中的濃濃的父子之情的呈現,就可通過信息技術加以靈活地運用,為學生呈現出動態化的影像畫面,讓學生在聲光影像的帶動下進入到故事的情境當中去,在視覺上的沖擊下,學生就能更為直接地接收到情感的信息,這樣就能更容易地讓學生理解父子之情。
其二,信息技術整合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通過和信息技術進行有機整合,這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也能發揮積極作用。通過對網絡資源的科學應用下,能夠讓學生自主地探索知識,發揮信息技術便捷的作用,讓學生對學習當中需要的資源及時性地檢索,加以應用,這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素材,幫助學生自主地學習語文知識。信息技術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要能在人機互動方面加強重視,通過更高科技的內容和語文教學相結合,給學生的視聽帶來沖擊,這樣才能有助于讓學生得到更好的學習發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積極性和興趣,從整體上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其三,信息技術整合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小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過程中,教師要利用好信息技術,發揮信息技術的應用優勢,從而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能有更多的進步和發展。信息技術和語文教學的整合下,對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這就需要結合學生學習的狀況,采用更為科學的方法,讓學生的個性在語文課堂中充分地呈現出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整合,能為學生帶來豐富學習素材,促進學生主動積極探索教學內容。
如在語文教學當中學習到《黃果樹瀑布》的知識點過程中,對文章后的拓展閱讀進行學習的時候就要注重對學生提出相關的問題,讓學生能對相應問題實施探究,如《黃果樹瀑布》游記散文當中有諸多壯觀秀美景象,能夠給學生留下印象,同學們在學習后覺得還有哪些問題需要進行進一步深化的探究呢?然后教師通過對信息技術的應用,為學生呈現出相應的問題,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對列出的問題進行探究,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思考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更高效地參與其中。如為什么黃果樹瀑布風景區中有徐霞客雕像?徐霞客是做什么的呢?黃果樹瀑布在哪里呢?等等,這些問題都能有助于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的個性在課堂討論中充分地體現出來。
三、結語
綜上言之,小學的語文和信息技術整合之下,就能有效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水平,促進學生高效學習語文知識。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在不斷提升,而教學中通過和信息技術的整合,能為語文教學良好發展打下基礎,從而讓學生在更高的要求下實現學習的目標任務。
參考文獻
[1]黃玉玲.基于信息技術下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的思考[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9(5).
[2]曹常林.信息技術輔助下的小學語文卓越課堂構建略談[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9(5).
[3]李小仙.小學語文與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J].學周刊,2019(15).
[4]劉能.小學語文與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J].學周刊,2018(14).
[5]劉麗美.小學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效結合[J].亞太教育,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