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建雯 焦小波
【摘 要】 初中階段學生思維逐漸成熟,漸漸形成了自我發展意識,在某種程度上也改變了心理、生理方面的特征,所以,我們把握學生自身特征展開初中英語授課,通過科學方式授課和引領,加強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本文對提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策略進行研究,旨在加強學生心理教育的同時,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關鍵詞】 初中生? 心理特點? 英語? 課堂教學? 有效性
前言: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對學生學習效果有著很大的影響,如果課堂效率較低,學生掌握的知識比較膚淺,降低了其學習英語的興趣。在教學中,英語教師應尊重學生發展特點,把握其身心特征,讓他們以好的態度面對學習,尋找與自身相適合的方式學習,進而提升學習效率。
一、創建和諧的英語課堂氛圍
如果說教材是英語教學的載體,那么課堂就是學生接觸知識的主營地。在課堂教學中英語教師應為學生創建和諧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中,體會學習英語的魅力。愿意分享是初中生的一大特點,但是他們有時候不善表達,英語教師應抓住此特點,引導學生融入情境之中,在引導他們掌握知識的前提下,形成強大的內心,減輕學習壓力,享受學習的過程。
例如:在開展“Let?蒺s celebrate”單元教學中,教師應抓住學生心理特點,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分享值得慶祝的事情,學生聯系到日常生活與學習,和同學一同分享喜悅,在此過程中,要求學生盡量用英文交流,增進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英語教師在此過程中應發揮輔助作用,以親切和藹的態度引導學生,使學生能夠認識到分享的價值以及英語知識的應用性。
與此同時,老師可為學生常設問題情境,注重對其思維的鍛煉和發散,使學生正確應用英語知識,提升學習自信心。
例如:在開展“School life”單元教學中,教師結合學生心理變化以及學習現狀創建問題情境:同學們現在所處的校園生活是什么樣的?現實校園生活與理想中的生活有什么不同?通過問題創設,可以引發學生的深入思考,構思幻想中的校園生活,并對現實生活進行思考和反思,此過程可以加強學生的英語應用訓練,提升學習效率。
二、加強教師的正確引導
初中生內心較為敏感,渴望他人的關心和關注。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提升自身教學責任感,以飽滿的熱情對待教學工作,使初中生感受到關愛,并正確引導學生使其喜歡上英語學習。在與學生溝通的過程中,英語教師的專業水平和課堂教學質量會有一定程度的提升。英語教師應注重學生學習方式的引導,增進與學生的溝通交流。
例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詳細記錄課堂筆記,加強自主學習和課后復習。學生在開始記錄筆記時會出現各種問題,無法很好地兼顧課堂聽講和筆記記錄。英語教師應傳授學生記錄筆記的有效方式,將英語課堂的重點知識點進行圈畫,提示學生記錄,并給予學生一定的記錄時間,逐漸培養學生的記錄習慣。通過教師的耐心引導和指導,學生可以快速地記錄課堂學習要點,并增進與教師和同學的教學,拓展學習方式,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三、構建多樣化課堂模式
在課堂教學中,英語教師應拓展課堂教學模式,在教學中融入情感因素,為學生構建和諧學習氛圍。多樣化的模式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對英語知識的理解也更深入,將生活中常見的事物融入課堂教學中,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使學生主動參與其中,身臨其境,在掌握英語知識的同時加強價值觀的建設,深入新課程改革理念,使課堂教學效率得到進一步提升。
英語教師應抓住學生心理特點,合理布置作業,引導學生合理地分配學習時間,加強課堂學習和課后知識訓練,進而提高學習效率。課堂中,老師應結合所教授內容,布置相應的作業,引導學生對課堂所學進行鞏固和優化,并利用多次練習以及鞏固,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英語教師圍繞學生心理發展變化,圍繞教學內容以及拓展知識合理安排課堂環節,掌握好課堂教學的節奏,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知識,使學生能夠抓住學習重點,提升學習效果。
例如:在開展“Past and present”單元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課堂作業,課題范圍可以很廣泛,讓學生在課堂上講述過去與現在的變化,如過去與現在的生活變化、經濟變化、環境變化等,學生根據自身興趣,選擇合適的主題,查閱有關資料,并在課堂中分享出來。每個學生的不同分享,能夠拓展學生知識面,開拓視野,在此過程中,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也會大大提升。
結語:總之,在教學英語知識內容中,老師需要把握學生的身心特征,關注學生內心發展變化,為學生構建良好學習氛圍,創建更加廣闊的學習空間,使學生能夠加強英語知識的應用,并端正學習態度,在和諧學習環境中加強英語學習,提升學習自信心,認識到學習英語知識的價值,從而提升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李亞萍.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與探索[J].教師教育論壇(第一輯),2019.
[2] 沈早霞.淺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9.
[3] 陳敏.新課程下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學周刊,2019.
本文為2017年江蘇省中小學教學研究課題“初中英語課堂教師心理預期與學生心理狀態差異的研究”(課題編號:2017JK12—ZB34)的課題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