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華
摘 要:本文先分析了進出口商在信用證結算方式下面臨的主要風險,然后根據其所面臨的風險提出了相應的防范措施。
關鍵詞:信用證結算;風險;防范措施
1 使用信用證結算面臨的主要風險
1.1 進口商面臨的主要風險
1)詐騙風險。(1)出口商偽造單據。在信用證業務中,涉及的單據比較多,如裝箱單、海運提單等,尤其是提單,出口商向銀行出示單據進行議付,銀行審核通過并對其進行付款,銀行取得單據后將這種物權憑證作為擔保,要求進口商承兌或者付款,進口商只有在付款或者承兌之后才能夠獲得提單。因為提單在國際上被認為是物權憑證,也就是說誰取得提單,誰就是貨主。一些不法出口商會惡意利用這一特點偽造單據進行詐騙。(2)承運人簽發預借提單、倒簽提單等違法提單。預借提單是一種承運人提前簽發的已裝船提單,簽發提單時并沒有完成裝船。這類提單是由于信用證規定的裝運期和交單結匯期已到,但是出口商因為一些原因并沒有及時完成備貨或者裝船,出口商為了避免造成單單不符而要求承運人簽發的。倒簽提單是承運人根據托運人要求,提單上填寫的日期早于實際裝船的日期。在實際操作中,船公司因為不愿意丟失老顧客等原因,它會在出口商的要求下簽發這兩類提單的。預借提單以及倒簽提單都有可能導致交貨期延誤。如果在延誤的這段時間貨物行情變化,就有可能導致進口商貨物滯銷壓倉。
2)交貨質量不符。根據UCP600規定,銀行對貨物的貨品、數量、重量、狀況、包裝、交貨、存在與否不負責任。并且在信用證的規定下,進口商只有在承兌或者付款之后,才能取得貨物的全套單據并以此來提貨。進口商不可能提前得知貨物是否與貨物相符,只能通過合同、信用證、以及銀行審單去約束出口商按照合同規定發貨。所以在提貨之前,進口商是完全處于被動狀態,無法得知貨物是否滿足合同要求、質量是否達到標準。即使進口商在收到不符合合同規定貨物之后提起上訴,依然會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
1.2 出口商面臨的主要風險
1)進口商出具假信用證進行惡意詐騙。進口商將過期信用證進行涂改或者刻印銀行章制造假的信用證寄給出口商惡意詐騙貨物,其目的是為了低價購買貨物或者空手套白狼。一般來說假信用證會存在一些字跡不清晰等問題,耽誤出口商審核單證時間,同時進口商會以急需要貨為理由,要求出口商快速備貨發貨。出口商在那個時候是不愿意丟失此客戶的。為了能夠增加銷量留住客戶,出口商會在進口商的催促下提前出貨,一旦貨物發出,出口商就失去了對貨物的控制權。即使在進口商還未提貨之前審出信用證有假,貨物已經備貨發出都給出口商造成了不小的損失。貨物在目的港沒有被買方提貨,滯留一定時間會被進行拍賣,而此時,進口商具有優先拍賣權。所以,制假信用證的詐騙對出口商來說傷害很大,有可能造成貨款兩空。出口商最終都會遭受不小的損失。
2)進口商設立軟條款。進口商在信用證中加列軟條款的目的是為了讓自身在貿易中占領主動權,隨時具有單方面取消或者更改交易的能力,將銀行信用又重新變為了商業信用。這將使出口商面臨的風險大大增加。這一類信用證中的軟條款,一般都比較隱蔽,出口商在審核信用證與合同規定是否相符的過程中很難完全查出來。進口商在其信用證中添加限制性運輸條款,比如規定公司的名稱、目的地港口、出發港口或檢驗人員以及裝運時間都要經過開證申請人通知或者同意,并且用修訂書的形式通知出口商,出口商才可以進行操作。由于這些軟條款的存在,表面上是不可撤銷的信用證被變相改變成了可撤銷信用證,導致出口商面臨著巨大的收匯風險。
3)出口商審核單據的風險。(1)單證不符造成的結匯風險。UCP600規定:“銀行處理的是單據,而不是單據所涉及的貨物、服務或其他行為”。如果受益人提交的單據沒有做到表面相符,就會遭到開證行的拒付。(2)信用證與合同不符的風險。UCP600中第4條關于信用證與合同如此規定:“信用證與可能作為其開立基礎的銷售合同或其他合同是相互獨立的交易,即使信用證中含有對此類合同的任何援引,銀行也與該合同無關,且不受其約束”。從中可以看出,合同是約束進出口雙方的,信用證是約束進出口商以及開證銀行的。如果信用證條款與合同條款不符,出口商放任不符點的后果有可能遭到開證行以不符交單為由拒付、或者遭到進口商以出口商沒有切實履行合同為由拒不贖單付款。
2 防范信用證結算風險的對策
2.1 進口商規避風險策略
1)慎重選擇交易對象,做好資信調查。(1)調查出口商資信,謹慎選擇合作伙伴。通過中國銀行的駐外辦事處、協作律師事務所、出口商所在國的評估機構、貿促會駐外機構等調查出口商的資信情況。通過調查出口商以往的合作伙伴,咨詢其對出口商的誠信以及貨物質量評價,避免合作之后收到的貨物與合同質量不符等情況的發生。
(2)調查開證行資信,選擇實力大、資信高的銀行。由于信用證業務完全依靠銀行信用,所以做好銀行的資信調查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在信用證業務辦理領域同行的對比。了解分析開證行處理業務的能力、以及資金實力、排名等。避免開證行在遇到問題時由于業務水平低等原因無法解決。同時避免開證行資金不夠雄厚出現倒閉或者破產等情況的發生。
2)嚴格審核單據與合同是否相符。信用證業務下,進口商只有通過付款贖單或者承兌才能取得單據,并提交單據取得貨物。所以進口商在收到單據后一定要認真審核單據。辨別單證的真偽,以防被出口商惡意騙取貨款。認真核對貨物裝港日期到港日期是否沖突,單據上所寫貨物到港日期與實際到港日期是否相同,是否存在倒簽提單、預借提單等違法提單。如果發現有倒簽提單預借提單的可能,可以查詢航海日記,采取正確的措施保護自身利益。
3)提高外貿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強化內部管理,規范貿易行為,提高公司內部操作人員業務水平,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信用證操作過程中的風險。
2.2 出口商規避風險策略
1)對進口商進行資信調查,建立客戶信息庫。出口商可以通過網絡搜索了解進口商的真實性,中國銀行駐外辦事處、貿促會駐外機構、協作律師事務所等了解進口商的信譽、資金實力、辦公情況等。建立客戶信息庫,以確保客戶的真實性。在足夠了解進口商的情況下再進行合作雙贏,避免信用證詐騙情況的發生。
2)認真審核信用證,嚴查信用證軟條款。出口商在收到信用證時,必須認真審核信用證條款。如對信用證的生效加以限制、信用證規定的條款自相矛盾、對貨款的支付附加限制條件等必須要求進口商申請修改信用證,并對修改后的信用證進行嚴格審核,確保出口商能夠提交相符的單證。
3)正確繕制結算單據確保相符交單。根據UCP600的規定,出口商只需在向議付行議付時提交表面單證單單相符的單據,就可以獲得貨款。相符交單是銀行付款的唯一條件。繕制單據時以信用證以及UCP600為準,繕制的單據必須規范、完整。
4)仔細查看信用證與合同是否相符。出口商在收到信用證時,一定要仔細核對信用證與合同是否相符。如果合同與信用證不符導致出口商的損失,是只能出口商自己承擔的。所以出口商的業務員一定要認真核對信用證與合同是否相符,發現不符點或者有爭議的地方,一定要求進口商做出更改。
參考文獻
[1]覃艷紅.試論外貿出口企業信用證結算風險管理[D].華東理工大學,2017.
[2]陶然.信用證軟條款詐騙案例分析及風險防范[D].遼寧:遼寧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