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慶玲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在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網絡教學平臺在線教育中發揮著基礎性支撐作用。然而目前高校教師在網絡教學平臺的使用中存在許多問題。本文首先通過對高校教師網絡教學平臺使用狀況及使用過程中遇到的障礙進行調查,發現目前大部分老師缺乏使用平臺的內部動機,平臺使用率不高并且功能應用不夠全面。阻礙教師平臺使用的主要因素為教師的時間和精力有限、沒有得到領導足夠的支持以及平臺不能夠滿足教師需求。針對研究結論該文提出了一些提高高校教師網絡教學平臺使用的建議。
關鍵詞:高校教師 ;網絡教學平臺;在線教育
1 問題提出的背景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教育”以及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高等教育信息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大規模開放式在線課程(mooc)的不斷推進使網絡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網絡教學平臺是網絡教育最重要的支撐環境,其設計理念和功能質量都會直接影響網絡教學和學習的質量1。因此對高校網絡教學平臺的使用情況進行調查,了解高校教師如何使用網絡教學平臺以及在使用過程中存在的障礙,對于提高網絡教學平臺在高校中的使用,創造數字化學習環境,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效益,促進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本研究以上海某高校S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對使用網絡教學平臺的老師進行問卷調查,了解高校教師的平臺使用情況以及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障礙,在此基礎之上提出提高高校教師網絡教學平臺使用的合理化建議。
2 研究設計與實施
本研究根據研究目標,通過大量的文獻研究,編制調查問卷。問卷初稿完成后發該相關領域專家進行評估審核,經過反復修改,最終得到各個維度的調查選項。問卷通過群管理員在QQ群以及微信群中對校內使用網絡教學平臺的教師進行發放。
1)樣本特征分析。截止到9月17日,本研究共收回問卷40份,有效率為100%。此次調查的40個樣本中,男女教師各占50%;大部分教師在30-49歲之間,50-59歲占比較少,可見調查對象是有一定年齡的中年教師,這是高校教師隊伍的主要組成部分,副教授和講師是主體;在調查對象中大部分的老師信息技術技能一般,并且所有的老師都參加過網絡教學平臺的培訓。
2)高校教師使用網絡教學平臺的原因。針對教師使用網絡教學平臺的原因調查表明,有42.1%的老師是出于申報精品課程的需要使用平臺進行課程建設,有28%的老師是因為院系領導要求使用平臺建開展教學。16.7%的老師認為使用網絡教學平臺能使學生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另有13.2%的老師認為使用網絡教學平臺能夠提高自身的教學效率。這表明,大部分教師使用網絡教學平臺是出于被動的原因,缺少使用平臺的內部動機,只有29.9%的教師會主動使用平臺進行教學。如何提高教師的平臺使用動機需要引起高度重視,這是影響教師積極使用平臺最重要的因素。
3)高校教師如何使用網絡教學平臺。網絡教學平臺通過教學互動平臺、學校管理平臺實現教學互動功能、資源共享功能、移動學習功能、教學門戶的建設,達到教師能夠進行課程建設、教學監控、資源共享、學生能夠自主學習的目的,并實現所有數據的整合。而高校教師是如何使用網絡教學平臺?問卷采用多項選擇的形式,調查結果顯示使用平臺進行課程建設和課堂教學的老師占66.7%,有50%的老師使用平臺進行課后作業的布置,只有33.3%的老師使用平臺進行主題討論。由此可見,老師對于平臺的功能老師使用率并不高,僅僅是用于輔助傳統課堂教學,沒有通過平臺達到很好的互動效果。
4)影響高校教師使用網絡教學平臺的因素。研究表明目前高校教師對于網絡教學平臺使用的頻率并不高,大部分老師都是偶爾使用,并且在使用的過程中,并不能夠很好地發揮平臺的功能進行有效教學。影響教師使用平臺的因素究竟有哪些?調查結果顯示,最重要的因素是網絡課程建設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其次是平臺功能設計有欠缺,滿足不了老師的教學需求。教師在網絡教學平臺的使用過程中如果發現平臺并不能夠為自己的教學帶來益處,滿足不了自己的教學需求,對于平臺的興趣也就不大。
3 研究結論
通過對高校教師網絡教學平臺的使用現狀及影響因素進行調查,發現了存在的問題,得出結論如下:1)高校教師缺乏使用網絡教學平臺的內部動機。研究顯示大部分教師使用網絡教學平臺是由于申請精品課程的需要以及院系領導的硬性規定,只有很小一部分老師認為平臺能夠為其教學和學生的學習帶來益處。2)教師對于平臺的功能應用不夠全面。研究發現,大部分的老師只是使用平臺進行課程建設與課下布置作業。在線教學不僅僅是將教學資料在平臺發布,其核心在于互動,通過平臺促進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充分溝通與交流,很多老師使用對于平臺這方面的功能應用并不深入。3)阻礙教師平臺使用的最大因素是教師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其次是由于學校(院系)領導不夠重視,不能夠提供很好的支持,最后是平臺功能設計原因。
4 提高教師網絡教學平臺使用的策略
網絡教學平臺是實施網絡教學的技術基礎。隨著網絡教學在高等教育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提高高校教師網絡平臺使用對促進高校教育信息化,創造數字化學習環境,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促進教學改革十分必要。對于如何提高教師使用網絡教學平臺,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
1)采取激勵措施,提高教師使用平臺的積極性和持久性。使用網絡教學平臺進行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方式。當老師按照網絡教學的要求和規律在平臺開展教學時,其初期的工作投入量是要明顯大于傳統面對面教學,即使是網絡課程的教學材料基本制作和開發結束后,教師在課程資料準備與課堂授課時間減少,但仍然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學習的組織、管理和學生的研討、交流、互動等方面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2]。
2)平臺設計與教師需求相結合,激發教師使用平臺的動機。網絡教學平臺的設計理念和功能質量都會直接影響網絡教學和學習的質量[1]。然而大多數老師不會因為受到信息技術的鼓舞而主動選擇網絡教學平臺進行教學,他們只有清楚地看到平臺使用能給自身專業發展及當前教學帶來實實在在的益處時,才會對網絡教學感興趣,才愿意付出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去嘗試[3]。而研究表明,平臺的設計滿足不了老師的需求是教師平臺使用的重要阻礙因素之一。
3)提供多元化、持續性的培訓服務,提高平臺使用的質量。參與調查的教師雖然都參加過學校組織的網絡教學平臺使用的培訓,然而平臺使用的頻率和質量并不是很高,大部分老師只是使用平臺進行課程建設與課后作業布置。網絡教學平臺不僅是課程建設平臺,還可以進行教學素材建設、網絡授課、網上交流、網上作業、網上學習、網上考試以及質量評估等多種教學活動[4]。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方式而言,要使用網絡教學平臺進行更好的教學,不僅要具備較強的學科教學能力,還要學習和掌握網絡教學所具備較強的學科教學能力,還要學習和掌握網絡教學所必備的網絡信息技術,同時還要熟悉網絡教學的組織與管理,學習和掌握網絡課程的設計方法與策略,學會借助網絡技術與學生遠程交流、答疑、研討等。
5 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教師普遍缺乏使用平臺的內部動機以及平臺使用質量不高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從學校政策、平臺設計和教師培訓三個方面提出了促進網絡教學平臺使用的策略,幫助高校教師提高網絡教學平臺使用,促進教育教學改革以及高校信息化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謝曉林,余勝泉,程罡,黃燁敏.網絡教學平臺的新發展[J].開放教育研究,2007(05):12-25.
[2]梁林梅,羅智慧,趙建民.大學教師網絡教學現狀調查研究——以南京高校為對象[J].開放教育研究,2013,19(01):74-84.
[3]梁林梅,李逢慶.如何激勵和支持高校教師從事網絡教學:國際經驗與對策[J].開放教育研究,2014,20(06):23-35。
[4]肖曉梅.網絡教學平臺在高校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8(17):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