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江濤
摘 要:翻轉課堂是一種顛覆我國傳統以教師為主導的新型教學模式,我國在教育改革中其大力推廣應用于各大高校的課堂,取得一定成績。
關鍵詞:翻轉;教學;高職
翻轉課堂教學徹底改革了傳統課堂的學習模式,傳統的教學模式都是先教后練”,然而自從“翻轉課堂”流行以來,在國都取得了顯著地成效。因為“翻轉課堂”取得了如此大的成效,所以也想高院校的英語教學中采取“翻轉課堂”的方法,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使目前高職院的英語教學水平更上一個臺階。
1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職英語應用的優勢
1.1 增強交互性,提高學習興趣
傳統的高職英語教學,通常是由教師帶動整個課堂教學節奏,多以教師的英語詞匯、語法、結構等知識講授為主,而嚴重忽略了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差異性,營造出沉悶、呆板的英語課堂教學氣氛,抑制了學生在英語課堂的主動活躍性,甚至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批評、質疑,打擊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造成許多學生對英語課堂出現排斥狀況。在高職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主要以學生為主,關注學生的差異性與個性發展,讓學生由傳統的被動接受知識的客體轉變為英語課堂的主體,而教師則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指導者,為學生提供解決問題、鞏固知識的平臺,更能促進教師與學生間的互動交流,同學間的相互幫助。這樣的有效互動,能夠大幅度的加大學生對于英語的把握,進而達到提高成績的目的。
翻轉課堂還能夠通過對英語課堂氣氛的改變,營造出輕松的學習氛圍,為學生提供寬松的學習環境及靈活的教學時間。讓學生之間或者學生與教師間,在課堂上針對所學英語知識的重難點進行充分的交流,加上教學視頻、教學素材的大量使用,打破了傳統單調、沉悶、呆板的英語教學氣氛,利用生動的文字、聲音、視頻來激發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成效。
1.2 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增加生生合作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通常是對高科技學習工具的合理利用,通過網絡實施視頻教學、情景素材教學等就能讓學生獨自地在課堂以外的時空進行自控式的新知識學習。學生自主安排時間、地點,控制學習進度、學習量,學生可以利用網絡途徑向老師或其他英語學習同伴請求幫助,共同完成對英語新知識的學習。最大限度地為學生提供了寬松自由的英語學習環境。
1.3 實現從終結式評價到過程性評價的轉變
在這樣的授課過程中,必須要求教學評價由單一的終結式評價向以過程性評價為主的教學評價方式轉變。翻轉式教學不僅看重學習效果的總結,而且對學生課前和課中的表現進行觀察,進行過程的評價,切實實現評價要有量,評價要定好性質,并且做好最后的總結,包括做好小組成員之間有機的結合。評論的組成包含問題的提取、單獨學習時的體現、在小組中的展現、課前學習完成、教學目標的完成等等。評價教學目標是否完成可以從學生對知識的內化和技能的認知理解來考慮,而對教學過程的評價,則主要看學生在課堂中完成各項教學任務的情況。
2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職英語應用的問題
2.1 受傳統教育觀念影響,短時間難以接受改變
在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大多教育工作者,深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仍然秉持教師、教材、課堂為英語教學的中心,實施灌輸填鴨式教學模式,讓學生被動地接受所傳授的英語知識。一些教師對翻轉課堂中,學生轉變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成為學習的促進者、指導者的觀念還不能接受與認同。因為他們認為教師也不是解答問題的萬能機,很怕因不能正確解答學生的問題而丟面子,因此不愿接受這種教學模式。加上翻轉課堂在我國所應用、推廣的時間尚短,也很難讓人第一時間接受、認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年開始出現在美國,直到年才進一步興起、推廣開來。我國在年底引進,但時間過短,大多還處于試驗階段,沒有充分的數據、案例供推廣宣傳,因此很難讓受到傳統教育觀念影響的教育者短時間內接受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2.2 受學科適用性的限制,不利于高職英語課堂的實施
翻轉課堂實施重難點在于學生在課堂時空之外自主地通過視頻教學進行新知識的學習,但是英語是一門外來的屬文科的學科,加之高職學生的英語水平兩極分化相當嚴重,部分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具有一定的難度。當下,國際上能實施翻轉式教學的課程大部分是理科課程,原因是相對于文科來說,理科的知識點更加清晰明確,例如:數學可能只需講清楚一道公式,化學只需掌握一個概念,物理只需明白一個實驗等。而文科則更多涉及的是不同學科之間的理論概括,要想學好它,就必須要在老師和學生之間進行有效的思維互換。而英語教學對于我們來說,本來就存在很多問題,包括中西間的文化差異,語法差異,詞組的變化等,都表明高職英語課堂教學中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教學存在著巨大的挑戰。
2.3 缺乏信息技術的大力幫助
要想有效推行翻轉課堂教學就必須有配套的硬件設施。不管是課堂視頻教學的錄制還是學生利用視頻教學學習知識,都需要計算機等硬件設施的全力配合支持。而目前由于部分高職院校規定大一學生不能攜帶電腦或學生自身家庭經濟原因,并不是所有學生都配備電腦。這給視頻教學在課堂中推進帶來了困難,進而加大了翻轉教學在中國高等職業技術院校英語授課過程中推行的難度。
翻轉教學的順利實施也需要軟件技術的有力支持。從前期的拍攝到后期的剪輯需要有專業人士的技術支持;師生、生生之間是否能實現無縫交流則取決于交流平臺的建設情況。因此,學校要想進行翻轉教學測驗就必須給講課老師進行技術上的幫助,做好對教課錄像進行公布的各項準備工作,給未來用視頻授課提供依據。
3 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
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簡單的依靠“宣講紀律”的方式并不能充分調動學習者學習的主動性,況且對學生來說增加了學習的抵觸性,課堂是檢測學生對知識掌握情況和解決困難的最好時機。
教學活動的組織按其功能可分為三類:一是管理性組織二是指導性組織,三是誘發性組織。管理性組織主要是教師對課堂紀律的組織,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自覺意識,保證正常的教學秩序。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中,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角,學生在課堂上有更多的時間與同學進行互動,高職生思維比較活躍,大學英語課程一般在多媒體教室上課,難免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由于高職學生自律性還比較差經常會出現走神,說話聊天的情況這就要求教師加強監控遇到沒有積極主動參與其中的同學多鼓勵多督促讓學生把有限的課堂時間利用起來。
指導性組織是教師對學習方法的指導,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習興趣。由于教師的角色已經從內容的呈現者轉變為學生的教練,高職大學英語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同時在學生實際運用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這就使老師能夠滿足學生提問問題的要求,跟學生進行交流,參加各個任務組的討論,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進行專項輔導。誘發性組織是教師對學習動機的強化,目的在于激發學習欲望。由于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使教學具有個性化的特點,課上會有學習能力較強的同學提前完成學習任務,這就要求教師能夠隨時根據情況,找出更加具有挑戰性的任務供學生學習。同樣也會有積極性不高的學生,教師在分組時盡量以人為一組避免小組偷懶情況出現,并且讓小組同學之間互相給出一個表現評價,按照績效在每節課上表揚或者批評表現良好的小組或者表現欠佳的小組,并且引導學生找出原因。教學活動的組織管理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
參考文獻
[1]唐建明.初中英語教學中“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J].陜西教育,2013(01):100
[2]文秋芳.英語教學研究方法與案例分析[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