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逢寬
【中圖分類號】G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3-0295-01
提升學校課程領導力既是學校內涵發展的需要,更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為了加強學校及教師的課程領導力建設,根據當前學校實際,提出以下行動策略。
1.加強引領。
一是學校可以聘請專家到學校開設課程理論與實踐問題培訓,讓教師接觸較為系統的課程領導力建設相關理論及案例。二是學校也可以選派學校領導、骨干教師外出參加課程領導力建設學習考察,提高他們對課程認識的能力、課程建設的能力,學會從理論上去把控學校課程的設計、執行與評估,為學校課程領導力建設起到引領作用。三是問計于專家,“規劃”請專家把脈,“路徑”請專家支招,高起點、大視野啟動和推進學校課程領導力建設。
2.對話共生。
學校的課程理念從何而來?學校的課程執行策略從何而來?學校的課程愿景是什么樣子?學校的課程評估如何進行?這一系列的問題,都需要學校營建一種課程建設方面的對話機制,讓全體教師都參與到學校的課程理解、認識、規劃、實施和評估中來。有了這樣的機制,學校中每一個成員的課程領導力就會在這種對話中生成起來。
為了達到通過對話共生課程領導力,學校可以在校內組織多場論壇活動以及文件、案例的學后討論交流活動,校本課程設置方案征集活動,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設計大賽。通過活動、對話、整合,形成一個大家認可的課程設計、執行和評估的體系。要通過這樣的對話形式使每一位教師都能獲取發展和成長的養分,讓每一位教師的課程領導能力得到積淀和提高。
3.實踐培育。
對于課程領導力建設工作,學校應遵循“從小到大”、“由易到難”的原則,先對一些難度不大的單項課程進行改革實驗,在實驗中培育學校領導和教師的課程領導力,在此基礎上才會跟進下一步相關工作。學校要對課輔活動課進行改革,時間安排上要從固定集中改為分散加固定,項目設置由學校專設(書法、剪紙等)改為專設與學生選修相結合的方式(學校提供活動菜單,學生選擇參與),拓寬課程范圍,讓參與的老師擬制選修課的課程方案、課程標準以及評估措施。我認為可以用這種實踐培訓的辦法來培育教師課程領導力。
4.文化浸潤。
課程領導力,從表面上看,是一個課程領導的問題,而深層次來思考,更是一個文化問題。學校有什么樣的文化,就有什么樣的課程領導,繼而就有什么樣的領導能力。學校成員有什么樣的文化素養,學校就有什么層次的課程文化,也就有什么水平的課程領導力。在建設學校課程領導力時,我們一定要同時加強學校的文化建設,提高全體教職工的文化素養。學校可以開展有獎征集校風、校訓活動,全員參與,提煉學校辦學理念、辦學目標,我們認為還可以開展一些教師讀書活動,積極組織教師文娛體育活動,以此增強學校的文化底蘊。
5.執行提升。
美國通用電器在其財務年報里驕傲地宣稱,公司一旦確定一個策略,便可以在兩個月內執行到位。這就是企業良好運作能力的體現。學校的課程領導也是如此,領導者必須具備統籌組織能力,還必須具備一定的執行力,這個執行不只是機械的執行指令,這個執行力應包括計劃、協調、籌措、掌控等方面的能力。在課程領導力建設中要了解成敗的關鍵,要知道如何籌措資源,要知道如何說服其它人員的配合,要知道如何審時度勢、統籌協調。這種課程的執行力也只有在執行中來培育來提升。因此,我們要讓每一個課程執行者“知易行難”,在執行中思考,在執行中調整,有意識地在執行中發展自我的課程領導力。
6.制度保障。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的視野變得更加開闊,但遇到的問題也會更加紛繁復雜。如何加強學校課程領導力建設,還必須運用制度來加以保障,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引導作用。學校要注重加強制度建設,要對多個規章制度進行全面清理。針對操作性不強的、過時的一些制度學校應廢止實施,針對新情況新問題要及時補充一些新的制度條款。要充分發揮學校制度體系在課程領導力建設方面的導向作用,營造課程領導力建設的良好氛圍。
7.統籌組織。
學校課程領導力也是一種團隊的能力,需要發揮團隊中每一個成員的作用,團隊成員要通學校課程管理部門的統籌協調,課程領導力建設的系統工程才能有序運轉和通暢運轉,為此學校要專門設立課程領導力建設領導機構,專施領導、安排、組織、實施、檢查、督促、考評等工作。
學校課程領導力建設已是學校深入進行教育改革和整體推進素質教育的不二選擇,同時,也是提升學校文化軟實力和培育學校特色的主要路徑。我們每一位教師必須努力探索、不斷實踐來提升課程領導力,助推學校辦學躍上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