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怡君
隨著時代快速發展,傳統與創新持續發生碰撞,新事物不斷彰顯獨特魅力,作為我國藝術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民間舞蹈藝術正面臨新時代提出的新考驗,探究高校教育如何傳承民間舞蹈藝術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在教學中,高校應積極探索傳承與創新民間舞蹈藝術的有效途徑,提高學生學習民間舞蹈藝術的積極性,進而推動高校舞蹈教育實現全面發展。
當前,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娛樂活動的選擇也越來越豐富,導致民間舞蹈藝術逐漸失去市場,生存空間、發展空間變得越來越局限。但是這一傳統藝術形式是經由漫長歲月長河積淀下來的,凝結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智慧,具有其他舞種所不具備的特色化以及地域性優勢。高校舞蹈教育作為舞蹈藝術主要的傳播陣地,應當融合民間舞蹈藝術與高校舞蹈教育,尋找兩者之間的共同點,突顯民間舞蹈藝術的重要藝術價值,促進這一藝術形式在高校學生身上得以傳承,為高校舞蹈教育教學吸引更多人才,促進我國高校舞蹈教育進一步發展。
1.1 教學方法缺乏創新
當前我國教學改革正在不斷深入,大力提倡貫徹創新性教學理念,然而這一改革措施并沒有有效推動高校舞蹈教育的進一步發展,究其原因在于舞蹈教學方法缺乏創新,與教學理念相違背,高校普遍缺乏專業導師來指導學生創新舞蹈學習內容,導致學生無法創新性結合高校舞蹈教學內容與民間舞蹈藝術,進而影響民間舞蹈藝術在高校舞蹈教育中的傳承。
1.2 缺乏民間舞蹈藝術保護機制
與高校舞蹈教育傳承相比,民間舞蹈藝術鮮有傳承人,缺乏保護機制,無法充分發揮其特色化、區域性特點,逐漸泯滅于時代發展的洪流中,更不用說實現長足繼承與發展。
1.3 招生規模嚴重縮水
時代的快速發展帶來社會經濟的蓬勃發展,但是對于部分傳統的民間藝術來說卻是難以抵御的災難。快節奏的生活使得人們崇尚新穎,追求刺激感、新鮮感。高校無法抓住民間舞蹈藝術的精髓,無法創新教學方法與內容,又為了保障生源質量,便一再降低招生名額,使得民間舞蹈藝術難以得到傳承。
2.1 合理開設舞蹈專業課程
高校應加大教育投資力度,從招聘以及培訓等方面提高舞蹈教師的專業能力,最大限度滿足高校學生的專業舞蹈知識學習的渴求,不能因為教師水平限制舞蹈教育的發展。結合專業的舞蹈教師水平合理開設舞蹈專業課程,安排符合學生個性化發展的民間舞蹈藝術教學課程。在民間舞蹈藝術實踐教學中,教師應當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為出發點,帶領學生或者鼓勵學生自主實地考察民間舞蹈藝術的特色與優勢,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供學習條件,引導學生積極學習、理解、把握民間舞蹈藝術的精髓。同時,高校應重視培養學生民間舞蹈藝術的創造力,摒棄以往按部就班的民間舞蹈教學方法,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將高校舞蹈教學內容與民間舞蹈藝術相結合,積極融入時代元素,為民間舞蹈藝術增添新的生命力,創新性傳承民間舞蹈藝術,以實現高校舞蹈教育與民間舞蹈藝術共同進步、共同發展。
2.2 提高舞蹈教學針對性
如果高校采取常規的舞蹈教育教學方法實施民間舞蹈藝術教學,學生可能會產生錯覺,認為舞蹈藝術都一樣,而不能夠認識到民間舞蹈藝術的特色化、地域性優勢,這將阻礙民間舞蹈藝術教學的進一步發展。高校若想實現民間舞蹈藝術與高校舞蹈教育的結合性教學,就應區別兩者的不同點,提高舞蹈教學針對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舞蹈教師不僅要強調教授肢體動作,還應重視引導學生應用民間舞蹈藝術表達自我情感,增加學習趣味性。高校舞蹈教師可以采用課程案例、觀影等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對于民間舞蹈藝術的理解能力,深入理解這一傳統藝術的地域性、傳承性文化內涵,可以安排有經驗的民間舞蹈藝術教師或者表演者親臨授課,為學生詳細講解民間舞蹈藝術的起源與發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更為清晰地了解民間舞蹈藝術與高校舞蹈教育的區別,拓展學生關于民間文化的知識面,為日后民間舞蹈的學習奠定基礎。
2.3 組建專業民間舞蹈藝術教師團隊
為了更好地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傳承民間舞蹈藝術,高校應積極組建專業民間舞蹈藝術教師團隊,專業的師資水平為教學效果提供基礎保障。民間舞蹈藝術具有其獨特性,繼承與發揚這一傳統藝術需要時間與精力,需要具備專業素質的團隊與教師深入研究,不斷探索創新性教學途徑,專業的民間舞蹈藝術教師團隊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將民間舞蹈藝術教學巧妙融入舞蹈教學課堂,提高教學專業性,進而提升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民間舞蹈藝術有其特色化、地域性優勢,但是這種傳統藝術形式正面臨逐步淡出藝術舞臺的困境,因而高校舞蹈教育應重視民間舞蹈藝術的教學,建立民間舞蹈藝術保護機制,優化課程設計,提升舞蹈教師的專業水準以提高民間舞蹈藝術教學效果,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傳承與發展民間舞蹈藝術。
(作者單位:漢江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