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芝芬
語言是人類交流和思維的重要工具,學前階段的幼兒正處于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所以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非常重要。幼兒園是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教育部制定和頒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明確提出:“幼兒在游戲中可以更好地理解學習內容,幫助幼兒連接個人的經驗與所學內容之間的聯系,通過游戲促進幼兒語言包括早期閱讀和讀寫的動機愿望,他們可以不斷獲得學習的快樂,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因此,深受幼兒喜愛的區域游戲,尤其是語言區成為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的重要陣地。
1.1 基于語言區游戲對幼兒語言能力發展的價值
首先,《綱要》中指出“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在幼兒園區域游戲中發展語言能力最直接、最有效、最有針對性的方法就是為孩子創設一個想表達、敢表達的主動交流的語言環境。而語言區游戲的創設正是為幼兒提供了一個寬松而富有教育意義的語言學習環境,使幼兒在愉悅的情感體驗下,發展自己的語言能力。其次,《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語言區游戲以游戲為載體,遵循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鍛煉和豐富了幼兒的語言,對于促進其語言能力的發展更具適宜性。最后,語言區游戲形式多樣,涵蓋了聽、說、讀、寫四大板塊。同時,游戲材料種類豐富,幼兒通過體驗多樣化的游戲形式實現與材料的有機互動,從而獲取語言學習與發展的多種核心經驗,促進自身語言能力的發展。由此看來,語言區的游戲對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
1.2 基于改變語言區游戲現狀的迫切需要
語言區是班級活動區必有的區域之一,但是經過長時間地跟蹤觀察后發現以下兩種現象:(1)少有幼兒愿意選擇語言區游戲;(2)幼兒難以專注于語言區游戲,呈現出一種走馬觀花的游戲狀態。同時我們發現語言區游戲的設計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1)游戲內容的選擇不符合幼兒的興趣需要;(2)游戲的設計形式與玩法比較單一;(3)游戲材料的投放缺乏靈活性、層次性,與幼兒的游戲水水平相符,或高于或低于幼兒的能力水平。基于現狀,我們決定創設豐富、適宜的語言區游戲,從而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
1.3 基于幼兒園原有課程建設的延續與深度研究
基于我園關于閱讀以及區域游戲兩大課題研究,我園已經逐步建構了園本化的多元閱讀課程,而作為多元閱讀課程中重要組成部分的語言區游戲課程也需要不斷的研究與重建。
(1)構建幼兒園語言區游戲目標體系、內容體系,初步形成序列化、園本化的語言區游戲實施方案。
(2)探索幼兒園語言區游戲活動環境的創設與語言區游戲材料開發與利用的有效實施策略。
(3)提升教師的語言區游戲開發組織能力和觀察解讀幼兒行為的能力,提高教師語言區游戲指導能力和課程建設能力。
(4)通過開展幼兒園語言區游戲,激發幼兒對語言區游戲的興趣。
3.1 關于幼兒園語言區游戲的現狀研究
(1)文獻梳理:進一步收集語言區游戲的文獻資料,歸納梳理可以借鑒的研究成果,并對實踐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性的梳理和總結。
(2)園所研究現狀的分析:反思分析幼兒園語言區游戲實踐中的不足和需要進一步改善的地方。
3.2 幼兒園語言區游戲目標與內容的研究
(1)幼兒園語言區游戲目標的研究。據《綱要》、《指南》、語言領域的要求及兒童心理學中3-6歲各年齡段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梳理制定各年齡段語言區游戲總目標,形成語言區游戲目標體系。
(2)幼兒園語言區游戲內容的研究。在梳理以語言領域為主的關鍵經驗和內容的基礎上,研究各年齡段語言區游戲內容的選擇、材料的提供、玩法的預設以及隨著幼兒興趣和能力的變化和深入,游戲材料和玩法的調整。
3.3 幼兒園語言區游戲環境創設的研究
(1)依據各年齡段幼兒年齡特點、興趣需要以及能力發展,研究語言區游戲物理環境的創設。
(2)依據《指南》、《綱要》中提出的相關要求,給幼兒創設一個相對自由、寬松的心理環境,包括語言區規則的制定、教師的行為以及教師對幼兒的閱讀指導等。
3.4 幼兒園語言區游戲材料的利用與支持的研究
擬運用行動研究法、觀察研究法以及案例研究法,研究各年齡段語言區游戲材料投放的原則、投放的種類以及材料支持幼兒游戲的策略。
3.5 幼兒園語言區游戲組織與觀察指導的研究
(1)幼兒園語言區游戲觀察的研究。結合江蘇省課程游戲化的要求以及本課題研究的需要,語言區游戲的觀察研究包括各年齡段語言區游戲觀察要點的確定以及教師觀察方法的研究。
(2)幼兒園語言區游戲組織與指導策略的研究。研究小中大各年齡段在語言區游戲前的導入、游戲中的自主探索以及游戲后的分享交流這三個環節的組織和指導的要點以及策略。
4.1 成立園區課題組,分工落實任務。
園區成立了微型課題《主題課程背景下幼兒園語言區的實踐研究》,為了更好的開展課題研究,落實研究任務,課題組根據課題研究目標和任務,將本課題分解為五個子課題,由課題核心組成員擔任子課題組長,園區老師參與子課題研究。
4.2 學習文獻資料,儲備理論知識。
為了提高全體課題組成員的思想認識和理論儲備,以科學的思想指導課題研究工作,課題組一方面以“中國知網”為檢索工具,查閱國內外的相關研究并認真總結分析。另一方面每學期向全體組員推薦與課題相關的共讀書1-2本、自選書多本,課題組組織成員在個人理論學習的基礎上進行集體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分享交流。
共讀書目有:(1)周兢:學前兒童語言學習與發展核心經驗 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4年版;(2)王微麗,霍力巖:幼兒園語言區材料設計與評價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8版;(3)余珍有:幼兒園語言領域教育精要——關鍵經驗與活動指導 教育科學出版社 2015版 (4)周兢 :早期閱讀發展與教育 教育科學出版社 2007年版;
自選閱讀書有:(1)張明紅:學前兒童語言教育與活動指導?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4年版;(2)(美)黛安·翠斯特·道治 :幼兒園創造性課程學習區篇2015版;(3)(英)莎曼: 觀察兒童?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8年版;(4)祝士媛:學前兒童語言教育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5)英)艾登·錢伯斯:打造兒童閱讀環境以及兒童、閱讀與討論 五洲傳播出版社2011版;
4.3 開展實踐研究,探索實施策略。
(1)根據不同年齡段特點以及班級布局,調整語言區空間的規劃設置。首先擴大語言區空間規模,其次結合各年齡段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班級布局,創設不同的語言區規劃設置,如小班語言區相對封閉固定,中班半開放式,大班全開放格局。
(2)依據《綱要》《指南》以及語言領域書籍,梳理各年齡段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經驗發展指標。主要依據書籍《學前兒童語言學習與發展核心經驗》、《幼兒園語言領域教育精要——關鍵經驗與活動指導》梳理各年齡段在談話學習、辯論學習、敘事性講述、說明性講述等方面的核心經驗內涵及發展階段。
(3)根據園本化課程的開展,梳理不同主題背景下不同年齡段的語言區推薦書目。現已經初步梳理了小班、中班、大班上下學期主題閱讀推薦書目,平時發動家長根據推薦書目購買部分書籍,每周班級語言區開展“圖書漂流”活動,支持親子借閱和親子閱讀活動的開展。
(4)通過多種形式,開展語言區材料投放的研究。借助各類觀摩評比的平臺,研究語言區材料的投放,如語言區游戲觀摩評比活動、語言區教具比賽活動等;承接區、市級區域現場開放活動,促進教師對語言區材料的探索研究。每周開展語言區案例推進交流,通過分享交流的形式深化對語言區材料的研究。
(5)在實踐中開展語言區游戲組織指導策略的研究。主要通過觀摩交流的方式,針對不同年齡段教師如何開展組織指導進行了初步的研究。
(作者單位:常州市新北區薛家鎮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