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錦芳
關鍵詞:螺旋紋樣;少數民族服飾;運用
螺旋紋樣是我國傳統紋樣中的經典紋樣,在不同的時代采用不同的工藝進行展現,新石器時代在彩陶裝飾中、良渚文化中在玉器中、青銅器時代在青銅器中、楚漢時期在漆器和瓦當中、盛唐時期在唐錦和銅鏡中、宋代在宋錦中以及清代在瓷器和刺繡中都有大量的運用。由于螺旋紋樣獨特的象征意義,干百年來,其作為中國裝飾紋樣中經久不衰的素材,深受各民族人民的喜愛。
1螺旋紋樣概述
螺旋紋樣是我國裝飾紋樣中最常見的一種,在傳統裝飾領域中運用廣泛,同時,螺旋紋樣作為我國最早出現的紋樣之一,從它的起源到發展,在各個民族藝術中均展現出不同的風采。藝術來源于自然,人類總是善于觀察身邊的事物,從自然崇拜的角度出發,螺旋紋樣的形成與水有關,不管是水紋還是水生物;與植物有關,如樹的年輪、纏繞的植物;與天空中的云有關,輕盈的云紋。在嚴文明《甘肅彩陶的源流》中明確的指出,“在我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中有許多關于鳥和蛙的故事……這就是說,從半坡期、廟底溝期到馬家窯期的鳥紋和蛙紋”。可以看出螺旋紋的形成與動物崇拜有關,不管是動物的眼睛、蛇的形態、牛羊角等,都能找尋到螺旋紋樣的身影。
2螺旋紋樣的題材以及造型特點
2.1題材
通過觀察眾多螺旋紋樣的不同題材發現,不管是動物紋樣中的龍紋、鳳紋、蛙紋、魚紋、鳥紋,還是植物紋樣中的忍冬紋、蓮花紋、云紋、卷草紋等,不管是哪個時代,哪種工藝,都能找到其的身影。螺旋紋樣在裝飾中很難有一個固定的主題和載體,卻必不可少地出現在各種裝飾圖案上。在生活中,螺旋紋樣是人們可以經常見到的圖案形狀,小到螺螄、蝸牛的殼,羊頭上的角,蕨草的卷須,大到樹的年輪、陰陽八卦、云的造型。這種運用優美線條的紋樣啟發著—代又—代的匠人們。
2.2造型特點
回旋的、旋轉的或者是繞著中心移動的紋樣造型皆是螺旋紋樣的演變基礎,這種造型特點最典型的便是新石器時期的彩陶藝術,是螺旋紋造型特點趨于明顯的時期。到了商周時期便逐漸發展成為龍、雷等具象的形式。秦漢時期則偏向于自由化的云氣紋發展。在后期不斷發展中,主要呈現出三方面顯著的特點即幾何造型、云紋造型、纏枝紋造型。
3螺旋紋樣在少數民族服飾中的運用
3.1在苗族服飾中的運用
苗族之所以要選擇螺旋紋作為其服飾上的裝飾,原因有兩方面:(1)提取動物元素。在苗族的祭祀中,牛和銅鼓是必不可少的,這是形成螺旋紋符號的重要形象;(2)提取植物元素。是因為貴州山坡上最常見的狼蕨葉,其初生階段的形態為螺旋紋樣。螺旋紋樣最常見于苗族的刺繡中,常常運用在首飾,服裝以及背嬰孩的背被。在服裝中的運用通常展示在上衣的袖子、衣襟、背部和披肩等部位。在首飾中的運用通常展示在頭飾、帽飾、發簪、耳飾、頸飾、手飾以及男女腰間的吊牌等部位。
苗繡紋樣來源眾多,主要來源于苗族神話傳說以及民間故事,在楊國《苗族服飾》一書中描述到“小花苗”花背男女款式相同,裝飾圖案皆為幾大塊對稱的幾何紋樣,從背后觀賞,像是蝴蝶在翩翩起舞。貞豐苗繡的幾何紋樣造型中經常可見蛙紋,因其大腹與孕婦相似,被認為是生殖能力的象征。
在丹寨聚居的苗族為白領苗,這一支系保留著原始的苗族文化以及生活習慣,因此,導致丹寨的苗族蠟染工藝到現在扔是原始的裝飾紋樣和技藝。苗族古歌《妹榜妹留》中,苗家人崇拜蝴蝶,把蝴蝶看作是自己的母親。在紋樣中有兩個對稱的旋形的蝴蝶的翅膀和胡須,因此,可以推測在貴州畢節的小花苗花背中,運用了螺旋紋樣這一裝飾紋樣。
3.2在布依族服飾裝飾中的運用
螺旋紋樣在布依族的服飾中也有大量地運用,代表著族群的宗族意識。一般衣物服飾上的圖形由七個相連的螺旋紋樣組成,中間的螺旋紋樣代表著宗租里的大宗,螺旋紋中間的小圓代表著大宗里的債主,外面環繞的六個螺旋紋樣代表著宗族里的支系,既小宗。布依族服飾中螺旋紋樣的色彩大概有白色、淺藍色和深藍色三種。裝飾方法方面主要是二方連續和四方連續。這種抽象的幾何形紋樣,反應了現實的具體的內涵。布依族服裝中的螺旋紋樣是最具代表性的歷史紋樣,至今幾乎沒有改變。
3.3在赫哲族服飾中的運用
螺旋紋樣在東北少數民族服飾中出現的頻率也是極高的,其中最有特點的便是赫哲族。在其居住的地方有大量新石器時期的巖畫遺存,這些巖畫都刻在沿江的大巖石上或是懸崖峭壁上,這些巖畫中被發現有大量的螺旋紋樣。巖畫中的螺旋紋樣大概分為浪花形的螺旋紋和卷蛇形的螺旋紋樣。
赫哲族的婦女大多數心靈手巧又勤奮,她們善于刺繡。其中運用螺旋紋樣最多地便是刺繡中的“補繡”這一工藝,這些補繡的圖案繁密復雜,由螺旋紋樣反復組合變化而成,組成各種變形的鳥、魚、蛇以及人面神靈。螺旋紋樣還經常出現在赫哲族人民衣服中的領口、袖口以及衣物的邊角處、帽飾、鞋子、靴子等地方。這些螺旋紋樣與當地人民的生活習俗以及審美信仰相關,而且圖案整體的協調性很強,經過赫哲族婦女的大膽創新,線條圓潤流暢,動物的身體也會隨之變形,使螺旋紋樣風格化、模式化、具象化。
3.4在彝族服飾中的運用
生活在涼山彝族的傳統紋樣中有一種紋樣叫蕨芨紋,廣泛地運用在服飾、漆器等裝飾上。蕨芨紋樣實質上是一種典型的螺旋紋。彝族服飾上的螺旋紋樣大多數朝一個方向卷曲,少部分逆向卷曲,無數線條交織,環環相扣就像延續的生命。螺旋紋樣的盛行是彝族人民祈福溫飽,祈求彝族世代繁榮的表現。因此,在兒童的帽子上,新娘的蓋頭上,喪葬的枕頭上均有螺旋紋樣。螺旋紋樣在彝族刺繡中運用的最為普遍,它也經常刺在上衣的袖口處,同時也是尾巴的刺繡圖案之一。螺旋紋以白色為主色調,但是在輪廓上需要縫繡金色的絲線,所占面積比較大,幾乎看不到圖案下面原有衣物的顏色。
3.5在回族帽飾中的運用
回族人民的服飾以及服飾紋樣,形成了他們最重要的民族符號。西海固地區回族傳統帽飾紋樣展現主要是以回族自身的文化基礎為前提。在田自秉的《中國紋樣史》中記載到,“紋樣的符號意義,在于它表現出群體的公共認識,具體地則反映出約定俗成的觀念”。這里的回族傳統帽飾的紋樣中的植物類紋樣,是抽象的圖案,它們具有連貫的、靈活的、密集的特點,不受約束,可逆位也可以錯位。回族傳統紋樣中的植物紋樣與其他民族有明顯的區別,屬于阿拉伯式的。從表現手法上我們可以看出,回族人民并不是真實的描繪植物和花卉,而是通過參考幾何紋樣的變形,整合一些復雜的具體的圖像,把復雜的部分去掉,形成簡單的輪廓。它形似渦卷形,以纏繞、卷曲為主要結構,充滿動感。大多數螺旋紋樣曲線銜接,無線連接,運用二方連續或四方連續的手法構成連續的紋樣。回族帽飾中還常見用圓形或者花形作為螺旋紋樣的填充。
3.6在藏族服飾中的運用
從藏族出土的實物中觀察發現,其只用螺旋紋樣等幾何紋樣進行裝飾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陶器是螺旋紋樣的主要載體。當時藏族先民已經能夠熟練掌握堆貼、彩繪、印花和磨光等技巧。在藏族風格的圖案中,螺旋紋樣大部分是作為配飾使用。回旋的紋樣區別于回形紋,結合渦旋紋與卷草紋,形成獨特的回旋、綿延的結構樣式。這種組合使得螺旋紋樣看起來柔性十足。這種螺旋紋樣一般用于條形邊飾和角隅圖案。
4結語
縱觀歷史,螺旋紋樣其實被運用于各民族的生活各個方面,在各民族的原始藝術中螺旋紋樣所代表的象征意義也有許多相通之處。螺旋紋樣大多出自于各民族原始崇拜中對“魚”“鳥”“蝴蝶”“蕨草”等生殖的象征意義,代表著生命生生不息,子嗣延綿不斷地對生命力的原始崇拜。螺旋紋樣的獨特精神魅力與審美內涵,使其能夠在歷史長河的變遷中長盛不衰,在中國幾千年的裝飾紋樣歷史中,旋狀的紋樣總能通過不同的變形方式給人民帶來新造型特點以及時代精神,它的功能以及地位不可替代,對中國傳統紋樣的發展與審美產生了強大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