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微
姓名:多多?? 年齡:4歲半
結合《多彩的服裝》主題活動的開展,孩子們收集了不同樣式、材質、大小的布料,班級為幼兒提供了大膽交流和探索的布料展區,幼兒對這些五彩的布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上午,班級自主交流探索時間時,多多,你選擇了和自己喜歡的男孩子們一組,走到第8組主題布料展示的桌面時,你左看看,右看看,用手摸摸這塊布,又摸摸那塊布,然后快速的拿起一塊紅色的布在自己的面前,不停的把布煽動著,與其它的布進行比較,上看看,下看看,嘴里還不時的念叨著:“這是麻布料,這個是綢緞,這是棉布的……”你眼睛瞪的大大的,圓圓的,看得很認真很仔細。 突然,你的臉上透出了笑容,高興的看著你旁邊的同伴,興奮大聲的說:“長方形的,是長方形的布,你看是長方形的棉麻料的布。”你又自言自語的說:“還有一樣的嗎?”
不一會,只見你在眾多的布料中又挑出一塊棉麻料的布,你用小手抓住這塊布的兩個角,仔細的觀察著,上看看,下看看,左看看,右看看,笑著點點頭說:“是一樣的,是長方形的棉麻料的布?!痹捯魟偮?,見你快速的將兩塊一樣的長方形的、棉麻布料的布放在了一起,嘴里說著:“有2塊一樣的布料了”,小手還擺出了“耶”的手勢,表示“2塊布”。你的同伴看看你,笑了,你高興的跳了起來,不停地在嘴里念叨“是長方形的,長方形的一樣的布料哦!”你又繼續的找著,嘴里時不時的說“再找找看,找找”,只見你又快樂的用小手翻動著桌子上擺放的布料,眼睛睜大大的好像一塊布料也不肯放過似的。只聽見你笑著大聲的說“哈哈,哈哈,又被我找到了,長方形的,是長方形棉線料子的布,還有圖案呢!”
只見你把找到的長方形布放在一起,又繼續忙碌起來。其他的伙伴們都看著,用手摸著不同的布料,只見你又蹦又跳,大聲的喊了起來“快看啊,快看,我又找到了一塊長方形的布,長方形的,也是紅色的,這塊布是妮子料的布,和家家的大衣是一個料子的呢!”你旁邊的同伴奶豆被你的聲音所吸引,感到好奇,對你笑了笑,你就高興的說“你和我一起找吧!我們把形狀一樣的布料都放在一起好不好?現在棉麻的布料有2塊,棉線的有1塊,妮子料的也有1塊,你看啊,多有意思??!”你的同伴奶豆沒說回答,只是對你笑笑。
你看奶豆沒有回答你,只是笑笑,你就主動讓奶豆拿著自己找的長方形的布料,“你拿著,我再找找,我們一起合作?!边€囑咐奶豆,:“你要拿好啊,別弄混了。”你又繼續找起來,突然,你高興的又跳了起來,說:“找到了,找到了又找到了一塊長方形的紅顏色的棉線布料,現在就有2塊了,和棉麻布料一樣多,都是2塊。”你在尋找著布料,快樂的在布料展區走來走去,發現著這些布料的秘密!你就像個發現王國里的小王子一樣,尋找著,不停擺弄著每一塊布料,你又有新發現了,你這次跑到我的面前,高興的告訴我:“王老師,我發現布料的秘密了,布料有不同形狀的,還有不同顏色的,有不同材質的布料,我把一樣顏色、一樣形狀,一樣材質的布料都放在一起了,因為它們是一樣的!不光有長方形的布,還有正方形的布,正方形的。”我對你笑笑,說:“多多真能干?!辈⑾蚰阖Q起大拇指,于是,你興高采烈的拿著自己找到的長方形布和正方形布,不停地告訴身邊的人,“布是有同形狀的,我發現了布的秘密”,嘴里不停的重復著,邊說邊又繼續找著一樣的布料……
知識、技能方面的發展:
你能在這么多的布料中發現布的形狀不同,顏色相同,有的布料上有圖案,有的沒有,布的材質是不一樣,并能正確說出每塊布的材質,將顏色、形狀、材質一樣的布料放在一起,并統計數量,充分的看出了你對形狀、分類、統計及布的材質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
學習品質:
對于這個活動,你好奇心和興趣點濃厚,游戲中你認真專注,敢于探究和發現,愿意積極嘗試的態度都是非常優秀的學習品質!
社會性發展:
多多你能愿意把自己發現的秘密與同伴進行分享,交流,并帶動同伴一起開始快樂的游戲起來!能與同伴友好相處,相互合作,并能遵守游戲規則,在體驗、觀察、探索中體會游戲的快樂,表現的真不錯!棒棒的!
個體差異:
對于這個活動,多多在觀察交流分享中,關注的點與其他的小朋友不一樣,其他的幼兒只是在看和擺弄,而你卻發現了布中的小秘密,這和你的性格是有很大原因,你聰明、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平日里你就是一個非常喜歡與小伙伴和老師溝通的幼兒,總是有不同的話題,不同的問題。在日常生活中總是愿意問“為什么?”“那是什么???”是一個好奇心和探究欲很強的寶貝。并能根據自己學習掌握的本領,運用到自己的游戲中,是一個很愿意挑戰和嘗試的寶貝!
理論與依據:
幼兒天生好奇心強,好奇、好問是幼兒探究的動力和前提,而動手操作才是幼兒探究的真正開始。當幼兒好奇地擺弄物體,探索物體和材料,正是幼兒“好探究”的表現。(《指南》)
生活中充滿了數學,形狀的學習意味著幼兒能夠對二維或三維的形狀進行識別、命名、建構、繪畫、比較、區分,并對其進行分類和組合。幼兒在形狀方便的要求有兩條,一是“能感知物體的形體結構特征,畫出或拼搭出該物體的造型”。二是“能感知和發現常見幾何圖形的基本特征,并能進行分類”。(《指南》)
幼兒方面:
幼兒間可以相互交流,把自己發現的秘密告訴同伴,經驗分享交流,讓幼兒在同伴間相互學習和合作,引發新的游戲。
教師方面:
教師應進一步引領幼兒還有什么形狀的布料,可以組織小朋友們根據不同的形狀將班級的布料進行按照形狀進行分類擺放和統計。(按照形狀、顏色、圖案、布的材質等分類),更好的幫助幼兒提升新經驗,又更好的抓住幼兒的興趣點,注重個體差異和不同幼兒的不同需求,更好的讓孩子們在探索發現、操作體驗中學習。
還可以通過幼兒的敏感期中的感知敏感期和動手操作中“玩布料說材質”的游戲,布料的手感不同,材質不同,材質的名字也不同,進一步了解有關不同材質的布料和名稱,讓幼兒對布料有更深入的了解,知道什么樣的布料適合做什么的衣服。
可以提供小娃娃讓幼兒利用不同形狀布料拼擺、設計服裝,成為小小服裝設計師。
家長方面:
家長可以繼續抓住幼兒的興趣點,帶領幼兒找一找生活中的形狀,生活中常見的布料及材質,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關注身邊的周圍事物。
環境方面:
(1)環境是一種“隱性的課程”,環境是會說話的,環境有動態的、靜態的,班級里的墻面上掛滿了各種布料制作的小衣服,展區中擺放不同大小、形狀、材質的布料供幼兒親密接觸,多多就是觀察到在眾多布料中有自己所了解知道的圖形,布料的材質所以才愿意大聲的說出來,在自由探索、發現中學習。
(2)班級環境氛圍,為幼兒營造了大膽表達、自由探索的空間,讓幼兒愿意去觀察、發現、探索。
材料方面:
(1)材料準備對兒童游戲有著極大的影響,是教師指導游戲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環節,教師可以通過對材料的提供,將教育意圖及教師期望兒童達到的行為,通過材料來展現給兒童。
(2)可以為幼兒提供粘貼有不同形狀的小筐,讓幼兒自己通過觀察材料,更好的滿足幼兒的興趣和學習需要,鍛煉兒童自我學習能力的機會。
(3)也可以提供除了布料以外的生活中常見的不同形狀的物品,讓幼兒在觀察、發現、操作中掌握對形狀的認識。還可以將提供不同形狀的布料進行按照一定的規律進行擺放。
只有“讀懂兒童”,才能為兒童提供支持的環境,才能支持兒童成為“幫助者”,引導兒童向更高水平發展。讓我們踐行“學習故事”,一起走近兒童、了解兒童、捕捉一日生活中的“哇時刻”,并支持兒童的發展!
(作者單位:吉林省長春市空軍航空大學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