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麗 張歡
目前各個高職院校都致力于搭建各種網絡資源平臺,以方便建設在線開放課程,實現在校師生網絡課程的資源共享。本文以《零件的計算機輔助編程與加工》課程為例簡述了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的意義、實施的過程以及取得的效果。
隨著信息化教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目前各個高職院校都致力于網絡建設,搭建各種網絡資源平臺,以方便建設在線開放課程,實現在校師生網絡課程的資源共享。本文將以《零件的計算機輔助編程與加工》課程為例談談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的實施情況。
在線開放課程基于互聯網技術,通過視頻、動畫、闖關答題、互動交流等各種生動有趣的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學習者能夠隨時隨地充分利用碎片時間進行學習,使得學習變得更加自由。因此,研究基于在線開放課程的教學資源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零件的計算機輔助編程與加工》在線開放課程基于超星泛雅在線開放課程的網絡平臺運行。課程建設從教學資源、互動學習、課程評價三個方面進行設計,突出了其內容的兼容性、學習的互動性及考核的公平性原則。
2.1 教學資源模塊建設
《零件的計算機輔助編程與加工》課程資源建設其主要內容包括課程概述、師資團隊、課程內容,課程設計、電子教案、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等方面的信息。教學資源由基礎資源和拓展資源組成。基礎資源主要是課程模塊建設,教學主要內容共分7個項目,下設18個學習性工作任務。每個項目的學習任務都配有相應的教案、微課、視頻。拓展資源建設主要是課程建設的輔助資源,用于輔助本課教學和學習,比如在“輪廓粗車”這個學習任務中,在學習目標中要求學生掌握輪廓粗車參數的設置,對于參數設置這部分內容中包括刀具角度和切削三要素的選擇,這些內容是學生在《機械制造基礎》這門課程學習過的。由于學習的時間較長,學生可能已經遺忘,那在這里我們把這部分知識作為拓展資源放在其中,學生在學習時就掌握了更大的主動性,而不是被動地去記參數。
2.2 課程網絡互動學習模塊建設
在互動學習模塊的建設中泛雅平臺為教師提供了發布通知、作業、討論的功能,這樣老師在上課前就可以利用網絡資源對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的要求,也可以在課前或課后提出跟課程內容相關的話題供學生討論,增加學生對課程學習的興趣。學生也可以將自己在學習上出現的問題向老師提出,以獲得最快的解答。利用互動學習模塊,教師只要在平臺上發布了作業后,學生無論在什么地方,只要有電腦和網絡就可以完成作業,老師也能及時看到學生完成的情況給予評價,當發現學生作業有異常時也可以讓學生及時重做,大大提高了時效性。
2.3 課程考核模塊建設
傳統課程考核的成績主要是由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按一定的比例生成的,這樣的成績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對于平時成績部分量化不夠細致。而在線開放課程平臺中老師可以對成績的構成做具體的劃分,其中包括作業權重、課堂互動、簽到、課程視頻權重、章節測驗權重、訪問數權重、討論權重、閱讀權重、直播權重等等,這些權重的比例教師完全可以根據自己課程的特色來分配。分配好權重后,完全由系統來監控、記錄學生的學習情況,老師也可以隨時看到學生學習成績的變化,做到隨時提醒學生。這樣使整個考核的過程更加全面和公正。
3.1 學習者學習方式的轉變
學生通過在線開放課程平臺可以快捷方便地找到老師篩選的網絡資源以及微課視頻;可以隨時發起網絡討論,會有同學及老師給予解答;可以看到老師錄制的實操視頻,更加方便有效。線開放課程使學生成為學習為主體,學習更有了自主能動性,有利于學生拓展性思維的發展,提高自學能力,為終生學習打下基礎。
3.2 推動了考核評價方式的改革
在《零件的計算機輔助編程與加工》課程的考核中系統對學生平時的學習軌跡進行記錄,及時反饋學習狀況,在期末時還可以將學生平時所涉及的題型進行自動組卷,考核時根據人數不同系統進行隨機組成多套試卷,考核機制更加多樣化,更公正。所以,在線開放課程建設促進了教與學評價體制的變革。
《零件的計算機輔助編程與加工》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與實施實現了教學資源的共享,拓寬了教學范圍,更重要的是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同時也促進了專業教師隊伍、教學內容、教學模式與考核評價方式的變革,教學效果顯著,具有很強示范、輻射和共享作用。
(作者單位: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