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呂潔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在Web2.0時代,具有便捷化、網絡化、數字化、個性化、多元化和雙向互動性特點的社交媒體擴大了社會公眾獲取信息的途徑和渠道,打破了傳統媒體多個方面的限制,影響著社會的信息處理過程,人們的信息讀取方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極大的改變了人們工作和生活的方式[1]。在這種背景之下,社交媒體的出現對檔案館提供檔案信息服務既是一個難得的機遇又是一個極大的挑戰。以往被動的以收集齊全和安全保管有價值的檔案為中心任務的檔案館面臨著工作重心的轉移,如何真正做到以用戶為中心,準確地了解用戶需求,主動對檔案信息資源進行開發利用,創新檔案信息服務方式成為當前檔案館的重要職責之一。社交媒體在檔案領域掀起了一股新的潮流,中外檔案館紛紛通過運用社交媒體工具創新檔案的信息服務方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對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外檔案館應用社交媒體工具提供檔案服務的情況進行網絡調研,同時匯總國內檔案館微博、微信和檔案APP的應用及服務情況。通過中外應用的對比,分析總結社交媒體應用優勢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對我國的借鑒和啟示。
美國、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向公眾提供檔案服務的理念和實踐較早,其使用社交媒體工具種類較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因此本文選取以上四個國家作為網絡調研樣本,對其應用社交媒體工具的情況進行統計分析。截至2019年3月,筆者通過網絡調研對美國、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四國的國家檔案館應用的社交媒體工具數量和類型等進行了統計,如表1所示:

表1 美英加澳四國檔案館社交媒體工具應用數量統計

?
根據調研統計結果,四國均應用了多種社交媒體工具提供檔案信息服務,其中,美國國家檔案館應用社交媒體工具的數量最多,共計14種。英國次之,應用了12種社交媒體工具。其次是澳大利亞國家檔案館,應用9種工具。加拿大國家圖書與檔案館在四個國家中應用的社交媒體工具最少,只有8種。目前四個國家的國家檔案館總計共應用了20種不同類型的社交媒體工具,其中共同使用Flicker、Pinterest、YouTube、Facebook、Blog、Twitter等6種,除此之外,各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使用了不同的社交媒體工具。同時,各國對社交媒體工具的應用有不同的偏好和側重點,比如,美國注重使用Facebook平臺,英國注重使用Flicker平臺,加拿大注重Youtube平臺,澳大利亞重視Twitter平臺的推送。由此看來,盡管社交媒體工具種類繁多,但各國檔案館最為重視和頻繁使用的社交媒體工具則相對固定,基本上以Flicker、Pinterest、YouTube、Facebook、Blog、Twitter6種為主要應用,其余社交媒體工具作為以上的補充。當前的主導形式主要還是檔案館發布和傳播檔案信息資源,公眾參與編輯和發布檔案信息作為輔助和補充。
我國檔案機構于本世紀初開始探索檔案信息服務方式的創新,2013年之后,以微博、微信和檔案APP“兩微一端”為代表的社交媒體在我國檔案機構檔案信息服務中的應用日益增多,成為我國檔案部門提供檔案信息服務的主要社交媒體工具。
1. 微博
我國檔案微博主要基于四大門戶網站的微博服務所建,分別為新浪微博、騰訊微博、網易微博和搜狐微博。由于當前新浪微博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最大,擁有較大數量的用戶群體,檔案機構開通新浪微博最為常見。本文以當前影響力最大的新浪微博為調研樣本,時間截至2019年3月,以“檔案局”為關鍵詞進行檢索,只查看認證機構,對當前綜合檔案館開通微博的情況進行數據統計,以粉絲數量超過3000人為標準,共篩選出26個,如表2所示。

表2 全國綜合檔案館官方微博信息統計表
2. 微信公眾平臺
微信公眾平臺是騰訊集團在微信客戶端上新增的一個功能,檔案機構利用微信公眾平臺向社會大眾提供檔案信息服務是當前最普遍的服務方式。從創建時間看,2012年8月微信公眾平臺正式上線,但據有關調查數據顯示“檔案界利用微信公眾平臺開展檔案宣傳利用服務直到2013年3月才正式開始”[2]。隨著微信公眾平臺相關功能日益完善,微信公眾平臺的用戶群體逐漸擴大和增長,隨之檔案微信公眾平臺的數量與日俱增。由檔案微平臺研究[3]公眾號發布的全國檔案微信公眾號排行榜榜單,由于監測范圍廣,數據可靠性高,已成為對檔案界微信公眾平臺進行評判的主要方式。基于該平臺發布的2016—2018三年省級類微信公眾平臺排行榜數據,對連續三年蟬聯榜單的省級微信公號進行了統計,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2016-2018全國省級類微信公號榜單TOP10統計表
3. 檔案APP
當前檔案APP的開發及提供的應用數量有限,基本由檔案機構和企業進行合作開發。本文選取五個檔案APP為典型代表進行分析,分別對武漢檔案、廣州市國家檔案館、福建檔案、遼寧省檔案館、“上海市民云”的創建者、開發商和功能進行介紹,匯總見表4。

表4 五個典型檔案APP情況一覽表
微信、微博與檔案APP作為當前我國檔案館社交媒體的主流應用,其數量呈現日趨增長的趨勢。通過調查統計可知,從數量上來看,微信公眾平臺的數量最為龐大,其次是微博,檔案APP的開發最少,說明當前我國檔案館還是以應用微信公眾號提供檔案信息服務為主,以微博和檔案APP作為次要的補充。檔案APP數量雖然最少,但因其內容的聚合型強而愈發受到重視,將微信和微博的相關功能嵌入檔案APP之中成為未來的一個發展趨勢。
對檔案館而言,應用社交媒體工具提供檔案信息服務,轉變了以往檔案館被動等待公眾上門查閱檔案信息的服務方式,化被動為主動,檔案館的工作重心也從之前的收集和保管有價值的檔案轉移到當前重視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并以用戶需求為中心更好實現檔案資源的提供利用。檔案館應用社交媒體之后,幫助檔案館實現檔案資源的線上開放,公眾獲取檔案資源的途徑更加便捷。通過社交媒體工具,用戶足不出戶即可享受到便捷的檔案查閱服務,海量的檔案信息通過線上開放給公眾瀏覽,不僅有利于實現檔案的價值,也使社會公眾受益,更使得檔案館受益,真正實現了檔案信息服務方式的轉變,從被動單向實現了向主動多向的大跨步。中外檔案館應用社交媒體工具,發布的檔案信息專業化程度較高,提供圖片、文字、音視頻多種形式的檔案服務,且定期更新,發布頻率較高,用戶的滿意度高,有助于檔案館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提高自己的影響力,提高自身形象。
NARA在此取得良好成效,2014年7月NARA發出聲明,它計劃將所有的館藏檔案上傳到維基進行資源的共享,包括圖片、聲音及其他類型的文件在內的資源均在維基媒體基金會旗下保存。目前NARA已將一些高價值的歷史檔案上傳到維基共享,但上傳內容不限于特定收藏,他們計劃上傳足夠多檔案,使館藏能盡可能被公眾獲取。[4]由廣州市檔案館開發創建的廣州市國家檔案館APP,不僅對檔案館建筑的基本情況進行了介紹,為參觀者提供場館地圖和攻略,而且對廣州市檔案館在館內開辦的檔案展覽提供語音導覽,讓我國檔案館走出了政府機構的深墻大院,面向社會公眾提供信息公開、公共服務和文化服務,極大提高了廣州市檔案館的公眾形象。
3.牛支原體肺炎。用長效土霉素、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泰樂菌素、紅霉素、螺旋霉素)肺部藥物濃度高,較好的療效。
社交媒體工具的種類繁多,中外檔案館使用不同類型的社交媒體工具,協助檔案館全方位的展示本館館藏資源,豐富檔案信息資源的傳播方式,增強了用戶體驗。檔案館應用社交媒體還把部分檔案管理的任務交給社會公眾,豐富的檔案信息傳播形式吸引用戶參與到檔案的利用與收集過程之中,從檔案利用者成為檔案管理者,為公眾參與搭建了有效平臺。社交媒體工具主要的核心功能在于“交流溝通”,并且由于Web2.0的互動性,檔案機構在應用社交媒體工具開展宣傳時,用戶的評論會得到及時的反饋,檔案機構鼓勵公眾發布信息進行討論,以促進與用戶間的交流。[5]
中外檔案館都十分注重使用社交媒體工具以增加與公眾的交流互動。英國國家檔案館曾在推特上邀請了歷史專家就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題與公眾進行交流,專家在線解答用戶的問題。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也在國際檔案日當天在推特平臺上開設國際檔案日的相關欄目,在增加檔案影響力的同時通過社交媒體工具實現與社會公眾的交流。在我國應用的社交媒體中,微博和微信公眾平臺均可以進行留言和評論,相關的檔案APP也設置了互動板塊用于與利用者進行交流互動。以武漢檔案APP為例,該移動應用的界面劃分了五個板塊,分別為訂閱、閱讀、查詢、互動和設置,互動板塊單獨列出作為一個獨立板塊用于與利用者進行交流與互動,可見其對用戶參與的重視程度。檔案館應用社交媒體工具,創新了檔案館的服務方式,不僅為公眾提供了更為便捷的檔案服務,同時為公眾參與搭建了互動平臺,檔案館在公共服務之路上,不斷將服務的觸角延伸至每一位社會普通公眾。
社交媒體是Web2.0時代的具體應用,Web2.0使網絡媒體發展成為網絡新媒體,而社交媒體是網絡新媒體的應用形式[6]。檔案館應用社交媒體提供檔案服務的時間較短,且社交媒體的受眾群體多為年青人,他們對社交媒體工具操作熟練。而對部分中年人和老年人來說,社交媒體工具種類繁多操作復雜,他們更傾向和習慣于檔案館原始的檔案服務方式。但矛盾的問題是,當檔案館向公眾征集歷史檔案時,不習慣社交媒體工具的中年人和老年人又是歷史事件的親歷者和歷史檔案的重要征集對象,加拿大國家圖書與檔案館的因紐特人照片命名眾包項目就因用戶局限性的問題受到很大的影響。因此用戶局限問題是中外檔案館應用社交媒體提供檔案不可避免都存在的客觀實際,如何克服其局限性是檔案館應用社交媒體創新檔案信息服務的難題之一。
中外檔案館應用社交媒體提供檔案服務不可避免的會遇到文件的管理問題,其中,文件的鑒定、保管以及文件的所有權歸屬問題最為突出。國外檔案館應用社交媒體工具種類繁多,且與社交媒體工具的開發商建立了合作關系。在我國,微博和微信目前較多的是由檔案部門自主開設的,但較多的檔案APP的技術開發都是外包給了技術公司,比如,武漢檔案APP是方正移動傳媒技術(北京)有限公司設計,福建檔案是由福建華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包等。因此,社交媒體文件的產生涉及用戶、檔案館和社交媒體服務的供應商三個主體,且社交媒體文件保存多保存在第三方平臺上。這種情況下,社交媒體文件的安全保管與權限歸屬問題應受到極大的重視。而對檔案館來說,產生在社交媒體工具上的大量文件如何進行鑒定,從眾多的信息中挑出重要的進行保管也對檔案館的作提出了新的挑戰。
據調查統計,美、英、澳、加四國的國家檔案館應用的社交媒體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協同編輯型、社交服務型、創作發表型、資源共享型不同類型的社交媒體工具都包括在內[7],各個國家還根據自身的特點對社交媒體應用有不同的側重點。而反觀我國檔案館社交媒體的應用現狀,可發現主要集中在微博、微信和檔案APP三類中,即我們俗稱的“兩微一端”,相比國外數十種的社交媒體工具種類,我國應用社交媒體工具的數量較少。且仔細分析不難發現,雖然各級檔案館使用了社交媒體工具,但社交媒體影響范圍狹窄,受眾群體不廣泛,信息傳播速度緩慢。我國檔案館運用社交媒體工具多以推送文字和圖片為主,音頻視頻等欠缺,形式不豐富,而且微信、微博和檔案APP三類工具平臺的內容一致性極高,一文多發現象嚴重。由于沒有專人對社交媒體工具進行管理,相關的版塊設置不合理、信息服務不到位。從目前的現狀看,我國大多數檔案館只是簡單的開通并使用了社交媒體工具,但是浮于表面的形式化現象突出,并沒有真正發揮社交媒體工具的作用。
縱觀國內綜合檔案館開通的微信、微博和檔案APP等社交媒體不難發現,大部分均存在關注量少、推送信息內容單一或者雜亂、同質化問題突出、更新不頻繁、影響力不足等問題。微博和微信公眾號均存在大量的僵尸粉,有的帳號信息推送數量只有個位數,且推文質量不一而足,多數是對檔案館重要工作開展的新聞稿件,且不同檔案館之間的社交媒體推送存在雷同現象,當前的應用現狀難以發揮社交媒體對檔案信息服務應有的作用。而深究其原因,就是當前我國檔案機構對應用社交媒體提供檔案信息服務的重視程度不足。
社交媒體工具的出現,對檔案館工作人員傳統檔案服務中保守的工作方式產生了一定程度的沖擊。檔案工作者不應固步自封,一味將自己定位成檔案的管理者,而應該化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轉變思想觀念,將自己看作為檔案的提供利用者。檔案工作者應對當前檔案館應用社交媒體提供檔案服務的潮流和趨勢有正確的認知,積極學習掌握各種社交媒體工具的操作方法,為向公眾提供檔案更好的服務做好準備。檔案部門也應當積極引進相關的專業技術人員,保證社交媒體工具中的檔案信息資源處于安全的狀態、隨時可獲取,積極消除存在的安全隱患,保障社交媒體工具的正常使用,確保公眾獲取檔案信息資源通道的順暢。
美國國家檔案館于2010年通過了《社交媒體戰略》,在對社交媒體的種類、平臺與檔案信息資源的關系和對社交媒體平臺的管理等進行系統的調查研究的基礎上[8],美國國家檔案館又出臺了《Web 2.0/社交媒體平臺文件管理指南》。2014年發布《社交媒體文件管理指南》,2017年發布了《社交媒體戰略2017—2020》。一系列社交媒體策略,適應了不斷發展變化的檔案工作,有效推動了社交媒體環境下檔案工作的新發展。
我國檔案機構也逐漸重視社交媒體工具在檔案服務中的應用。2014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檔案工作的意見》,鼓勵“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傳輸網絡和平臺,積極推進城鄉檔案信息資源共享,支持檔案館(室)把可公開的各類檔案、信息上傳網絡,開展遠程利用”。[9]我國檔案部門逐步開展檔案的數字化工作。國家層面的政策和戰略有效推動實際工作的開展,檔案部門可依據當前社交媒體應用的現狀和存在的各種問題,進行相關社交媒體戰略的政策制定,提出具體的應用要求和詳細的評價體系,推動社交媒體在檔案服務中的有效應用,發揮社交媒體的最大作用。
我國檔案部門應用社交媒體當前局限在微博、微信和檔案APP這三類工具之中,應用種類較少,且內容多為行業工作動態的新聞稿件,信息推送多為文字和圖片,視頻音頻等類欠缺。目前,檔案機構只是將社交媒體簡單應用到了檔案工作中,但利用社交媒體開展檔案工作的較少。基于這種現狀,我國可以向美國、英國等國外檔案館學習,在應用社交媒體時,提倡社交媒體工具的多元化應用,同時可與其他的社交媒體平臺建立合作關系,例如,檔案部門可以考慮與百度百科和360百科等協同編輯型的社交媒體合作共同開發檔案信息資源;可以與優酷、土豆、愛奇藝等視頻播放平臺合作建設視頻檔案專欄。通過多元化的社交媒體平臺應用,拓寬傳播渠道,增強影響力。當前,新媒體環境下的信息服務發展方向朝著信息聚合的方向發展,檔案信息聚合服務的實現也離不開社交媒體工具多元化的應用。
網絡化、數字化、個性化和雙向互動性的社交媒體打破了傳統媒體多方面的限制,檔案館應用社交媒體提供檔案服務創新了檔案館的服務方式,為公眾參與搭建了有效的平臺。為更好地適應社交媒體潮流所帶來的用戶利用需求的變化,檔案部門應更新理念,積極借鑒和學習國內外先進實踐經驗,不斷創新,推動社交媒體和檔案工作結合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