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仙 ,曹繼剛 ,肖 蘇△
1.湖北省荊州中醫(yī)醫(yī)院婦科(荊州 434000);2.湖北中醫(yī)藥大學基礎醫(yī)學院(武漢 430065)
多囊卵巢綜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種常見的婦科內分泌疾病,近年來PCOS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在育齡期婦女中發(fā)病率約為5%~10%,以閉經、月經稀發(fā)、不孕、座瘡、卵巢多囊樣改變?yōu)橹饕Y狀[1]。臨床表現(xiàn)主要以月經紊亂、胰島素抵抗、肥胖、高雄激素血癥等,成為心腦血管疾病、子宮內膜癌、2型糖尿病發(fā)病的高危因素[2]。其中PCOS患者中肥胖發(fā)生率約為50%左右,肥胖型PCOS患者代謝紊亂發(fā)病率明顯高于非肥胖型,同時肥胖因素在PCOS形成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肥胖可使PCOS患者高脂血癥、高血壓、冠心病、高脂血癥、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發(fā)病率明顯升高,目前國內外尚無獨特的單一治療方法,臨床缺乏有效減重藥物,單純通過改變生活方式或運動等往往難以取得滿意療效[3-4]。中醫(yī)學認為PCOS患者肥胖的發(fā)病原因是“脾虛不運,痰濕阻滯”,也是導致患者發(fā)生代謝紊亂和胰島素抵抗的重要病理基礎,隨著穴位埋線療法在臨床應用日益廣泛,該治療方法也應用于治療肥胖型多囊卵巢綜合征中,穴位埋線是一種長效針灸治療方法,也是祖國醫(yī)學內病外治在減肥領域的應用[5]。本研究探討穴位埋線聯(lián)合中藥加味蒼附導痰丸治療肥胖型PCOS臨床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肥胖型PCOS患者116例,納入標準:①均符合2013年美國內分泌學會多囊卵巢綜合征診療指南解讀[6]和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7]中肥胖型PCOS診斷標準;②患者年齡20~40歲;③月經稀發(fā)或閉經,月經2~6月一行,甚至閉經超過3月未來潮;④高雄激素血癥,雄激素>75 ng/dl;⑤體重指數(shù)(BMI)≥25 kg/m2。排除標準:①近 3 個月服用過激素類藥物;②患者合并心、肝、腎等嚴重器官性疾病;③患者存在精神障礙。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58例,年齡20~40歲,平均(33.59±4.13)歲;病程1~6年,平均(2.21±0.43)年;其中肝氣郁結型42例,痰濕阻滯型12例,腎氣虧虛型4例。對照組58例,年齡27~66歲,平均(42.06±4.28)歲;病程1~6年,平均(2.83±0.41)年;其中肝氣郁結型39例,痰濕阻滯型15例,腎氣虧虛型6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達英-35治療,治療組患者給予穴位埋線聯(lián)合中藥加味蒼附導痰丸治療,對照組口服達英-35(國藥準字J20140114),1次/d,口服21 d停藥,停藥8 d,然后開始服用下一周期。治療組患者給予穴位埋線聯(lián)合中藥加味蒼附導痰丸治療,埋線治療避開月經期,每10 d治療 1 次,口服中藥湯劑(加味蒼附導痰丸),藥物組成:茯苓、法半夏、陳皮、蒼術、枳殼、生姜、五味子、神曲各10 g,香附、覆盆子、車前子各15 g,菟絲子、枸杞子20 g,膽南星6 g。痰多、胸悶、納少者,選加砂仁、石菖蒲、郁金、白蔻仁;排卵期時可加皂角刺、桃仁各10 g,紅花6 g。經期加益母草、川芎活血化瘀調經。1 d 1劑,每次150 ml,分三次溫服,連續(xù)治療 3 個月。穴位埋線是選取天樞、水道、關元、氣海、子宮、腎俞、足三里、豐隆、三陰交等穴位。采用一次性醫(yī)用7號注射用不銹鋼針頭作套管,醫(yī)用3-0號可吸收線剪成約1 cm 若干,患者仰臥位,將醫(yī)用線一半放入套管前端,一半留在針尖外,局部消毒后,對所選穴位進行透皮,而后進針,得氣后,將套管退出,進行穴位埋線。拔針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壓針孔。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3個月。
3 觀察指標 ①兩組治療前后身體質量指數(shù)(BMI)、腰臀比(WHR);②糖代謝水平: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島素(FINS)、空腹血糖×空腹胰島素(HOMA-IR);③激素相關指標:(促卵泡激素)FSH、黃體生成素(LH)、黃體生成素/促卵泡激素(LH/FSH)、雌二醇(E2)、睪酮(T)。
4 療效標準 治愈:妊娠,或經期連續(xù)3個月以上正常者;好轉:月經來潮,月經周期40 d至3月;未愈:月經仍未來潮者。總有效=治愈率+好轉率。

1 治療組和對照組月經改善情況療效比較 見表1。治療組總有效率96.55%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77.59%(P<0.05)。

表1 治療組和對照組月經改善情況療效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 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前后BMI、WHR比較 見表2。治療前,兩組患者BMI、WHR無明顯差異,治療后兩組患者BMI、WHR均降低,且治療組患者降低程度較對照組明顯(P<0.05)。
3 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前后糖代謝水平比較 見表3。治療前兩組患者FPG、FINS、HOMA-IR無明顯差異,治療后兩組患者糖代謝指標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但兩組之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表2 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前后BMI、WHR比較
注:同組內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4 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前后激素相關指標比較 見表4。 治療前兩組患者激素水平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LH、LH/FSH、E2、T等指標均升高,F(xiàn)SH均降低,且治療組升高/降低程度較對照組明顯(P<0.05)。

表3 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前后糖代謝水平比較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表4 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前后激素相關指標比較
注:同組內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5 治療組和對照組不良反應比較 治療過程中,對照組出現(xiàn)胃腸道反應5例,皮膚不良反應3例,低血糖2例;治療組出現(xiàn)胃腸道反應6例,皮膚不良反應2例,低血糖1例。兩組患者均給予對癥處理后好轉,治療組和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多囊卵巢綜合征發(fā)病機制較為復雜,主要涉及激素水平、炎癥反應、胰島素抵抗等方面,多認為與腎上腺、垂體、下丘腦、卵巢、胰腺及遺傳等內分泌異常等諸多因素有關[8]。該疾病診斷主要依據(jù)患者激素水平、臨床表現(xiàn)和影像學表現(xiàn)加以確診[9]。肥胖型PCOS患者20~25歲年齡發(fā)病率可高達11.06%,其發(fā)病年齡高峰在20~30歲,約占發(fā)病人口總數(shù)的85.3%,同時遠期的并發(fā)癥比較多[10-11]。研究顯示[12-14],肥胖型PCOS患者與正常患者相比更容易發(fā)生2型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疾病、卵巢腫瘤、乳腺癌等,因此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生育期婦女發(fā)病率較高,PCOS患者治療方面較為困難,達英-35又稱炔雌醇環(huán)丙酮,是一種抗雄激素類藥物,也是治療PCOS常用藥物,可通過改善胰島素抵抗,降低體重等方式實現(xiàn)治療目的,可降低患者血胰島素和雄性激素水平[15]。
PCOS在中醫(yī)學中屬于“閉經”、“崩漏”、“月經稀發(fā)”、“不孕癥”范疇,中醫(yī)認為PCOS發(fā)病與肝、脾、腎等功能失調存在密切相關[16]。《醫(yī)林改錯》曰:“元氣即虛,必不能達于血管,血管無氣,必停留而瘀”。且在中醫(yī)學上,認為肥人多體虛,胖人多痰濕,阻滯沖任,可導致月經稀發(fā)、腹部脂肪堆積、多發(fā)閉經等現(xiàn)象[17]。《女科切要》中曰:“肥白婦人,閉經而不通者,必是痰濕與脂膜壅塞之故也”。指出飲食不節(jié)可能使脾胃功能發(fā)生異常,導致陰陽失調,痰濕瘀熱積聚,從而發(fā)生肥胖[18]。故治療肥胖型PCOS患者應以疏肝理氣,補腎調沖任為治療原則。
埋線治療是中醫(yī)學的精髓,可在患者體內長時間發(fā)揮治療效果,其機理為多重刺激效應同時發(fā)揮作用,可明顯改善肥胖型PCOS患者性激素水平變化,提高妊娠率,降低流產率,減少患者因多次反復針灸所帶來的痛苦,且穴位埋線價格低廉,更容易被患者接受[19]。蒼附導痰丸具有燥濕祛痰、化瘀利水通絡療效[20-21],方中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寧心;法半夏燥濕化痰;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蒼術燥濕健脾,祛風散寒,明目;枳殼理氣寬中,行滯消脹;生姜解表散寒,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毒;神曲健脾和胃,消食化積;香附疏肝解郁,理氣寬中,調經止痛;膽南星清熱化痰,息風定驚;覆盆子益腎固精縮尿,養(yǎng)肝明目;車前子清熱利尿通淋,滲濕止瀉,明目,祛痰;五味子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菟絲子補益肝腎,固精縮尿,安胎,明目,止瀉;枸杞子滋腎,潤肺,補肝,明目;砂仁有化濕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的功效;石菖蒲化濕開胃、開竅豁痰、醒神益智、鎮(zhèn)咳;郁金活血止痛、行氣化疥、清心解郁、利膽退黃;白蔻仁理氣寬中,燥寒濕,解酒毒;皂角刺消腫排膿,搜風拔毒;紅花活血通經、散瘀止痛;桃仁活血祛瘀,潤腸通便,止咳平喘;益母草活血調經、利尿消腫、清熱解毒;川芎活血祛瘀、行氣開郁、祛風止痛。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表明相對于達英-35,穴位埋線聯(lián)合中藥加味蒼附導痰丸臨床療效更加顯著。治療組患者BMI、WHR降低程度較對照組明顯,治療后兩組患者糖代謝指標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治療組FSH、LH、LH/FSH、E2、T等指標升高/降低程度較對照組明顯,表明穴位埋線聯(lián)合中藥加味蒼附導痰丸對肥胖情況改善程度更加明顯,可能中醫(yī)療法可降低胰島素抵抗,改善內分泌環(huán)境,調節(jié)患者激素水平,促進膽固醇分解,使其內分泌功能恢復正常生理動態(tài)平衡,且無毒副作用,此結果與劉容源[22]、陳寶瑩[23]等研究具有一致性。
綜上所述,穴位埋線聯(lián)合中藥加味蒼附導痰丸治療肥胖型多囊卵巢綜合征臨床療效顯著,改善患者糖代謝水平和激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