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水林 陳陽 童艷 黃建青


[摘要] 目的 分析飲食控制與糖尿病篩查對妊娠期糖尿病治療效果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該院進行糖尿病篩查的88例孕婦,其中44例為正葡萄糖篩查呈陽性的孕婦,44例為被確診為引入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婦,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為實驗組,另一組對照組兩個組別,對兩組患者對飲食進行控制,觀察兩組患者的胎兒發育情況及終止妊娠的方式。結果 經過一段時間的飲食控制之后,實驗組孕婦空腹和餐后2 h血糖分別為(7.27±0.35)mmol/L,(8.53±0.42)mmol/L糞便后OGTT結果顯示正常,兩組孕婦胎兒發育情況及終止妊娠方式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糖篩查呈陽性的孕婦血糖基本維持在正常水平,而出現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對胎兒發育情況及終止妊娠方式具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關鍵詞] 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篩查;飲食控制;治療影響
[中圖分類號] R714?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8(b)-0032-02
妊娠期糖尿病是女性在妊娠期比較常見的并發癥之一,該病癥的出現不論是對于孕婦還是胎兒都是極為危險的,其容易引發胎兒窘迫,同時出現巨大兒、胎死宮內等不良癥狀,增加了孕婦難產率。而且近些年來,我國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的2型糖尿病發病率也在持續性增長,其嚴重影響了孕婦的生活質量胎兒結局。基于這樣的原因,做好糖尿病的篩查及診斷就顯得極為重要了,其能夠有效地控制該疾病發生數量,維護孕婦及胎兒的健康。將結合該院所采取的飲食控制與糖尿病篩查,于2018年2月—2019年2月選取該院糖尿病篩查的88例孕婦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其對于妊娠期糖尿病治療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該院進行糖尿病篩查的88例孕婦,其中44例為正葡萄糖篩查呈陽性的孕婦,44例為被確診為引入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婦,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為實驗組,另一組對照組兩個組別。其陽性標準為:餐后1 h血糖水平≥7.8 mmol/L,并結合美國糖尿病協會制定的標準確定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5.8 mmol/L,餐后2 h血糖≤9.2 mmol/L。患者年齡在20~32歲,孕周為32~48周。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比較。
1.2? 方法
葡萄糖篩查結束之后,對篩查結果呈陽性的患者飲食進行調整,在此期間結合患者日常實際活動量及體重等確定熱量供應比例,通常理想飲食控制總熱量為30~35 Kcal/kg,蛋白質控制在1.0~1.2 g/kg,脂肪控制在0.6~1.0 g/kg,日常飲食中給予患者充足的優質蛋白質,人體所需要的其他熱量則使用碳水化合物替代,飲食方面采取少吃多餐的策略,對飲食進行控制,其中早餐營養供給為20%,午餐為35%,晚餐則為20%,早晚餐及午晚餐能量供應一致,基本上都為5%,在此期間依然需要結合患者的血糖、體重、宮高以及胎兒生長情況等對食譜進行靈活的調整。
1.3? 統計方法
該次研究所得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21.0統計學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妊娠期女性血糖水平及飲食控制
通過一段時間的飲食控制,44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的的血糖有了一定的改善,其空腹血糖為(7.27±0.35)mmol/L,餐后2 h血糖為(8.53±0.42)mmol/L,分娩后OGTT結果均顯示正常。
2.2? 兩組胎兒發育情況的比較分析
一段時間的飲食控制之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其依然存在有胎兒發育不甚理想的問題,早產兒和巨大兒出現率高。見表1。
2.3? 兩組終止妊娠方式發育情況的比較
在研究分析時,發現實驗組孕婦剖宮產及陰道產的幾率明顯高對于對照組孕婦,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妊娠期糖尿病將會對孕婦的妊娠方式產生影響。見表2。
3? 討論
結合上文的分析可以發現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相較于正常孕婦來說,其出現巨大兒、早產兒的比例均比較高,同時孕婦實施剖宮產的機率也高于陰道產。結合糖耐量試驗依據進行分析,可以發現人體在攝入了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之后,體內葡萄糖的產生將會因此而受到影響,糖利用率也有所增加[2]。處在妊娠期的女性其在攝入了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之后,血糖變化情況與普通女性不同,血糖峰值往往處在一種比較高的水平,同時血糖峰值出現的時間也晚于非孕期女性,此外妊娠期女性體內胰島素分泌狀況也與非孕期存在有一定的差異。在上文研究中提到的88例孕婦中,經過一系列的檢查最終被確診為妊娠期糖尿病多在懷孕28周時,而采用糖尿病篩查法則能夠在患者孕早期、中期時發現糖尿病患者,分析其是否可能會出現妊娠期糖尿病,這對于孕婦各項疾病的預防實際上是有著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的。但是在臨床醫學中,由于研究角度不同,醫學工作者對于妊娠期糖尿病篩查時間的界定存在有一定爭議,部分學者認為在孕婦懷孕之后,應當盡早落實妊娠期糖尿病篩查;而還有一部分學者則認為糖尿病篩查應當在孕婦懷孕的24~28周左右進行檢查,但依然以盡早測試為佳,這樣能夠有效地減少各類并發癥發生機率;而對于身體素質并不是十分理想的孕婦,糖尿病篩查需在孕周<24周時進行,這樣其妊娠期糖尿病檢出率往往高于在24周[3]。
針對糖尿病篩查結果呈陽性的孕婦,及時對其進行糖耐量試驗,在試驗結束之后,針對患者實際血糖情況,制定合理的孕期飲食方案,針對可能會對女性孕期血糖造成影響的因素進行嚴密的控制,盡可能保證女性在妊娠期內血糖始終維持在正常水平,但同時也需要保證女性在妊娠期所需要的各項基本熱量和營養物質,這樣才能保證腹內胎兒的健康發育,這樣也能夠有效的降低早產兒、巨大兒等胎兒出生率。在臨床學分析中,部分專家認為女性在妊娠期體內胎兒窘迫、胎兒宮內死亡與妊娠期糖尿病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因為在妊娠期女性的血糖本身就偏高,當出現妊娠期糖尿病之后,容易導致孕婦胎盤對胎兒的血氧供應不足,胎兒容易因此出現高血糖或者是高胰島素的癥狀,這樣也容易引發妊高癥,不僅會對母體產生影響,還可能會影響新生兒的存活率。因此,女性在孕期進行糖尿病篩查就顯得極為有必要了,其是預防相關疾病的關鍵所在,其能夠較早發現孕婦是否存在妊娠期糖尿病,在篩查結束之后,則能夠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對孕婦的飲食進行合理指導,保證孕婦及胎兒的健康生長[4]。
而結合當前的臨床研究來看,導致孕婦出現糖尿病的因素可謂是多種多樣的,如部分孕婦本身身體素質不佳,本身其就血糖偏高,或者是存在有隱性糖尿病,這樣在孕期出現妊娠期糖尿病的幾率相對來說比較高。同時,還有一部分孕婦在懷孕之后,飲食生活出現了較大的變化,大量的輸入一些糖分比較高的食物,在孕期不注意運動,其也容易出現妊娠期糖尿病;此外,還有一些孕婦則是由于年紀比較大所引起的。針對以上幾種類型的孕婦,在其進行孕期檢查時,醫護人員必須要多加留心,及時的告知孕婦在孕期應當注意的各事項,加強對孕婦的飲食控制,減少各種含糖類食物的攝入比例,引導孕婦適當的進行身體鍛煉,這樣不僅有助于降低糖尿病發生率,同時還能夠幫助胎兒健康發育生長[5]。
綜上所述,通過糖尿病篩查能夠在妊娠早期盡早發現妊娠期糖尿病,而在發現該病癥之后,及時做好飲食控制,合理搭配膳食,保證營養供給,則能夠有效的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及其他各項并發癥發生率,保障孕婦其胎兒的生命安全,這對于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和進步也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李躍萍,吳小妹,金松,等.飲食控制及運動干預時限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的影響[J].基層醫學論壇,2017,21(7):769-770.
[2]? 陶龍芳.個體化飲食控制對妊娠期糖尿病(GDM)治療結局的影響[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6,27(S2):91.
[3]? 王瑩.飲食治療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分娩結局的影響探討[J].臨床醫學工程,2016,23(7):933-934.
[4]? 王薇.飲食控制與糖尿病篩查對妊娠期糖尿病治療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23):124-125.
[5]? 杜娟,朱彥葳.飲食控制與糖尿病篩查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療中的作用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31):186-187.
(收稿日期:2019-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