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深 仝宗莉
近日,蘋果Siri被曝“偷聽”一波未平,AI換臉APP“ZAO”被疑泄露隱私一波又起。盡管蘋果公司和陌陌“ZAO”已做出回應,但近年來層出不窮的“AI竊聽”事件,一直在加重隱私泄露的嚴峻形勢,加深公眾的焦慮。隱私附著個體的標識,關聯個體的尊嚴。隱私泄露得越多,人在生活中就越被動,對未來的選擇權就越狹隘。追求技術和時代的進步,絕不能以犧牲公眾的隱私為代價。當前,一些企業出于商業競爭或其他目的,收集、傳播用戶的隱私,是對現代公民人格權的侵害,也是對人類尊嚴的嚴重冒犯。理應引起對公民隱私保護問題的高度警醒,引發對大數據時代如何保護隱私的審視和思考。停止給用戶“挖坑”,別再讓信息“裸奔”,“蘋果們”自己的發展之路才不會越走越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