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恒
摘 要 目前,行業內流行一種“法人管項目”的模式,且很多公司也以此為指導思想進行了實踐和改革。雖然這種方式有其現實意義,但也存在著較大的弊端。本文分析了“法人管項目”模式的現實意義以及弊端,為改善建筑行業項目管理的現狀提供借鑒。
關鍵詞 法人 項目管理 管理模式
“法人管項目”模式指的不是企業的哪一個人管項目,而是企業的各職能部門按一定的程序對項目進行控制管理。項目經理只是代表企業去管理項目,是執行人而不是決策者,要嚴格遵循企業的精神和宗旨,嚴格執行和落實企業管理項目的制度,自覺接受法人的監督。
一、“法人管項目”模式的優勢
“法人管項目”模式有一定的優勢,法人通過各種途徑,收攏權利,加強對所屬項目的控制,以期達到企業效益和利潤的最大化。手段包括但不限于集中地控制人力資源,編制方案,管控價格,控制資金,采購物資材料,調配資源等。
“法人管項目”模式試圖對項目經理負責制進行改革。在這種模式中法人是決策、控制中心,項目部是執行中心。
這種模式被推崇也有其現實意義。
因為按照相關法律,項目的進度、安全、信貸以及成本等工程風險和法律責任是由企業承擔。安全管理也要求企業的部分高管承擔項目安全管理的責任,項目一旦出現安全事故,相關負責人也將被追責,而且隨著行業的發展,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法人追求自身安全和利潤擴大的原始動力必然促使法人樂意采取手段促進企業內的中央集權。“法人管項目”的模式站在企業的角度,推崇加強法人在項目實施中的話語權和控制力度,一時間受到部分企業的歡迎和推崇。
二、“法人管項目”模式的弊端
“法人管項目”模式也一樣存在不容忽視的缺點。
第一,在“法人管項目”模式中,人為地拉長了管理的流程,造成企業內部流程冗長,審核環節繁多,管理效率低下,間接造成企業總部機構擴張,反應遲鈍,企業對市場的敏感度降低,削弱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畢竟建筑承包企業,本質上是向相關方提供建筑服務。
第二,逐漸形成部門藩籬,職能部門更多關心的是自身的程序性任務是否完成,而不關心項目實際的需要,人為割裂了項目實施的協同性。
第三,工程項目具有一次性、獨特性、目標確定性、組織臨時性、實施漸進性、參與單位眾多等特性,企業總部的過度管理和集權,將導致項目一線出現等流程、等批準、等材料、等資金的狀況,進而增加項目管理的內耗,制度成本較高。
第四,伴隨著總部的擴大,辦公室人員可能產生的腐敗將對更多的項目造成不良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一旦產生,其危害性將遠遠超過一線項目人員的腐敗。
第五,造成項目部人員的責任和權利不對等,減弱核心員工參與項目管理的積極性。
2014年8月25日,由國家住建部印發的《建筑工程五方責任主體項目負責人質量終身責任追究暫行辦法》規定項目經理對其管理的工程項目的質量負有終身責任,在工程設計使用年限內,發生工程質量事故,發生投訴、舉報、群體性事件、媒體報道并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嚴重工程質量問題。無論什么時候,該項目經理都會被依法追責。項目在多年后出現問題,法人可能早就破產、解散或者注銷了,企業的負責人也可能早就難以尋覓了,但建造師因終身負責制依然要被追究責任。
在項目的管理過程中,項目經理可能得到的僅僅只是一份雇員的工資,但卻要對整個項目的質量擔負終身責任。也就是說,他在工作中獲得的報酬與他可能要承擔的責任,以及可能面臨的職業、人生風險是不對等的。
這些處罰措施不僅會使項目經理的事業受到重創,還會對他的家庭和人生產生嚴重的影響,這么大的風險必然會使很多建造師望而卻步,尤其是年輕的建造師。但實際上,影響項目質量的因素非常多,其中又有很多方面是建造師無法掌控的。
業內有一種現象很普遍,考到建造師資格證的是很多實際管理經驗不足的年輕人。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很多在施工企業中工作了多年,甚至幾十年的老工人,具備豐富的項目管理經驗,甚至承擔著項目的實際管理責任,卻因缺乏系統的理論培訓教育,考不上建造師資格證,無法作為項目經理代表公司參與項目招投標。這就逐漸形成了建造師只是掛名,實際負責另有其人的現象,并且這種現象大量存在。在這類情景下,如若項目出現質量問題,掛名的建造師一樣要承擔責任,但實際負責的人卻可能在事發前早已消聲匿跡了。
更有甚者,法人違反招標法規,出賣資質,允許其他企業或個人以該企業的名義承接和實施工程項目,行業內稱“掛靠或聯營”,雖不合法,但在業內大量存在是不爭的事實。為了滿足政策的要求,這類項目一樣需要由建造師出任項目經理,而項目實際掌控人卻處于幕后,擺在臺前的建造師對項目管理幾乎沒有話語權和管理權力,但項目如果出現前述的重大問題,建造師一樣有被追責的風險。
實際上,在一個項目在施工的過程中,很多影響工程質量和安全的環節并不是項目經理能夠完全掌控的,甚至很多時候項目經理說了根本不算。在業內看來,這些來自外界的不可預見、難以舉證的因素,都會影響一個項目最終的質量。在此情況下,讓建造師為項目質量終身負責,有失公允。
責任終身制的制定和實施,對于我們建筑行業健康的可持續發展無疑具有重要意義,也必將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但不可忽略的是,行業的現狀是各個法人單位的實力參差不齊,各個項目情況千差萬別,在這種背景下“法人管項目”的弊端也不應該被忽視。
(作者單位為湖北省工業建筑集團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郭斌.項目管理從粗放向精細轉變——新常態下“法人管項目”的創新實踐[J].施工企業管理,2018(04):35-37.
[2] 郭斌.法人管項目理念下提升項目管控水平的探討[J].甘肅科技,2017,33(03):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