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德生



摘要:成本粘性是成本特征的重要組成部分,正確理解和分析其作用機理有助于決策者做出合理決策從而實現企業的利益最大化。成本粘性的產生與發展與企業自身特征息息相關,本文正是以企業自身特征這一內部視角來確認企業是否存在成本粘性這一現象,以及探討有哪些影響因素會對成本粘性產生影響。最后發現資本密集度和企業規模對企業成本粘性現象具有促進作用,資本結構則具有抑制作用。
Abstract: Cost stickines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st characteristics. Correct understanding and analysis of its mechanism of action can help decision makers make reasonable decisions to maximize the benefits of enterprises. The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st stickines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nterprise. This paper is to confirm the existence of cost stickiness in the internal perspective of the company'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to explore what influence factors will affect the cost stickiness. Finally, it is found that capital intensity and firm size can promote the cost viscous phenomenon of enterprises, and capital structure has a restraining effect.
關鍵詞:成本粘性;光明乳業;影響因素
Key words: cost stickiness;Bright Dairy Food;influencing factors
中圖分類號:F275.3?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19)28-0161-05
0? 引言
伴隨著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的經濟增長模式正從高速增長模式轉變為高質量的發展趨勢,因而企業也越來越重視企業自身的成本特性和組織結構,以達到企業的長遠可持續發展。企業對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發揮的作用效果也越發重視,而成本管理則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眾所周知,成本是企業生存發展所必須考慮的因素之一,是企業可持續生產經營的基礎,在企業的日常運營中占據著制高點,是企業進行正確投資決策的重要指標之一。成本粘性作為成本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其特殊性為學者們所關注,成本粘性不同于人們所認知的一般的傳統的成本形態模型,那種具有強烈相關性和規律性的線性關系,它表現為的是一種非線性關系,或是一種非對稱關系。這為管理者進一步更好的理解企業的成本提供更加清晰準確的認識開辟了新的視角。本文是在成本粘性的視角下,在眾多已經證實的成本粘性存在于企業當中的實證研究的基礎上,以一個具體的上市公司——光明乳業為例展開研究。首先驗證該公司是否存在成本粘性這一成本特征,其次是探討企業自身特征中的那些因素對促進或抑制企業成本粘性發揮著作用。其意義在于進一步證實實證研究的成果,使其更叫具有說服力,并對現有的研究具有一定的補充作用。
1? 文獻回顧與研究機理
1.1 文獻回顧
成本粘性先河的開啟是在2003年開始的,縱然在此之前已有一些學者提出了成本粘性存在的可能性研究,但并沒有切實可行的證據證明此現象,直到Anderson[1]在2003年發現成本與業務量之間的非線性關系,并通過實證研究證明了成本粘性現象的存在,從此,成本粘性這一研究方向得到廣大學者的深入研究。成本粘性的出現為更加深入研究企業成本的作用機理從而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開辟了新的研究視角,是對傳統成本形態的突破和升入,使研究更加切合企業自身發展的實際狀況,為管理者做出更加準確有效的決策提供理論支持。
自成本粘性先河開啟至今已有17年的歷史,眾多學者也是對此進行不同方面不同層次的不斷深入研究。關于成本粘性影響因素的研究,主要是從企業的內外部環境這兩個視角出發。外部視角主要是從企業的所處的宏觀經濟環境,市場發展水平,國家頒布的政策法規等方面對企業成本粘性的作用效果。例如,陳勝藍和盧銳(2015)[2]發現,企業所處的外部政治環境是緊縮的貨幣政策這會抑制企業的成本粘性,王玉剛和劉彥文(2009)[3]發現所面對的宏觀經濟能夠增長增強成本粘性等等。內部視角主要是從企業內部出發來研究對成本粘性的影響,在此基礎上又分為管理者視角和自身特征視角等多視角多方面來展開研究。例如:學者萬壽義等(2012)[5]和孔玉生等(2007)[4]等證明了在企業自身視角中的資本密集度這一指標與企業的成本粘性具有正相關關系,學者梁上坤(2015)[6]發現在以管理者視角出發進行研究時,公司管理者的過度自信行為對企業的成本粘性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利用相應的樣本數據和公式(1),對光明乳業的成本粘性進行了檢驗分析。若檢驗出β2為負值,則證明光明乳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成本粘性的現象,且β2的絕對值越大就越表明光明乳業的成本粘性越強。借助于統計分析軟件stata15進行了分析整理后,其檢驗結果具體如表4和表5所示。
從表4和表5可以看出,該方程的擬合程度R2=0.9321,其數值大于0.8表明該方程的擬合效果良好,顯著性P值為0.000,表明該回歸方程的顯著性高。根據表中的數據可知,當企業增加1%的營業收入時,即營業成本上升1.079%;當企業減少1%的營業收入時,企業的營業成本下降了0.896%(β1+β2),從這兩個結果上來看,明顯小于營業收入增加時成本的增加量(0.896%<1.079%),從而證明出光明乳業存在成本粘性的現象,該公司的成本粘性的系數為-0.183,這也正好與我國學者孔玉生、朱乃平和孔慶根(2007)所驗證的我國制造業上市公司平均成本粘性水平-0.1282接近,總的說,光明乳業公司的成本粘性水平略微高于制造業企業中上市公司成本粘性水平的平均水平。
2.3 光明乳業成本粘性內部影響因素作用效果分析
2.3.1 變量定義
為了驗證從企業自身視角出發的企業內部中不同因素對成本粘性的作用效果,對本文所需的變量加一定義,具體如表6所示。
2.3.2 建立模型
本文采用Dan Weiss的方法來驗證光明乳業企業內部不同因素對該企業存在的成本粘性的影響效果,其具體步驟如下:
首先,對公司成本粘性水平進行度量,具體公式如下:
其中,t-,t+∈{t,t-1,t-2,t-3}。在(2)式中,t-表示企業在收入下降的季度,t+表示在最接近收入下降季度之前的那個收入上升的季度。Cost表示企業的營業成本,Δcost為本季度與上一季度發生的營業成本的差額。sale為企業的營業收入,Δsale為本季度與上一季度發生的營業收入的差額。若Sticky<0,則說明企業存在成本粘性,即企業收入下降時,成本的減少大小小于成本上升時的增加的大小,并且其值越小就表明其成本粘性的水平就越高;若Sticky=0,就說明該企業不存在成本粘性效應,即一般的成本線性模型;若Sticky>0,則是成本反粘性,其數值越大,說明反粘性水平越高。
其次,為檢驗各個影響因素對企業成本粘性的作用效果,本文建立了如下的成本粘性影響關系模型(3):
在探究不同影響因素對成本粘性的作用效果主要在βi上體現,若βi顯著為負,那么則說明該影響因素越大,Stickyi,t就越小,即表明該因素是對企業成本粘性具有促進作用,使其成本粘性增強;反之,若βi顯著為正時,那么則說明這一影響因素具有削減公司成本粘性的作用,降低企業的成本粘性水平。
本次實驗選取了2004年至2018年光明乳業季度指標數據,數據來源于東方財富網,運用stata15分析軟件和Excel工具進行相應的分析研究。
2.3.3 實證檢驗分析
依據光明乳業的相關數據進行模型(3)的回歸分析,具體結果如表7和表8所示。
根據表7可以看出,方程的擬合度R2=0.5429,擬合效果程度良好,顯著性P=0.0465(P<0.05)良好,這說明方程(3)有意義。通過表8的成本粘性影響因素的作用效果的回歸分析可知,對光明乳業企業來說,資本密集度、資本結構和企業規模對企業的成本粘性具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資本密集度和企業規模對企業的成本粘性程度具有增強的效果,而資本結構則對企業的成本粘性具有減弱的作用。人力資本密集度、無形資產比率、固定資產比率和流動資產比率對成本粘性的作用效果的結果來看并不顯著。因此,為了進一步確定資本密集度、資本結構和企業規模對光明乳業的成本粘性的影響效果,對模型(3)進行修改,建立模型(4):
為其進一步驗證了資本密集度、資本機構和企業規模對光明乳業公司成本粘性的作用效果,并且顯著性效果十分明顯,其具體的回歸結果如表9所示。
從回歸分析的結果來看,資本密集度、資本結構和企業規模這三個影響因素都是在5%的統計水平上顯著小于0的,表明對于光明乳業公司而言,其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該企業的成本粘性效果。其中,資本密集度和企業規模會增強該公司的成本粘性,而資本結構會抑制該公司的成本粘性的作用效果。人力資本密集度、無形資產比率、固定資產比率和流動資產比率從理論上的分析來說,其對成本粘性作用效果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但其在回歸分析中的作用效果并不顯著??赡艿慕忉屧蛟谟诮陙砉饷魅闃I公司中的資本變動情況不大,人員流動穩定,并沒有發生大幅度變化,不隨著企業業績而發生劇烈變化,從而與該公司的成本粘性之間的關系十分微弱。
3? 研究結論及局限性
3.1 研究結論
通過上述研究可以得出兩點結論,一是光明乳業公司確實存在成本粘性的現象;二是對成本粘性的影響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光明乳業公司的資本密集度和企業規模這兩個影響因素對企業成本粘性現象具有顯著地促進作用,資本結構對成本粘性現象具有緩解的作用。
3.2 研究局限性
首先,在數據方面存在缺陷。本文選取光明乳業公司2004年至2018年這15年間的季度數據,數據樣本不夠大,所選取的時間跨度不夠長,因而在對其檢驗時其檢驗結果可能會存在偏差,進而對影響因素的分析存在一定的不足。
其次,在影響因素選取和研究方面存在一定不足。本文只考慮基于光明乳業公司自身特征這一視角來尋求并驗證其對成本粘性的影響因素研究,未考慮外部因素的作用效果以及在考慮影響因素方面可能沒有做到全面。
參考文獻:
[1]Anderson ,M.A.,R D. Banker, and S. Janakiraman. 2003. Are Selling, General, and Administrative costs sticky?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41(1): 4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