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琛 趙軒
摘 要:本文通過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現狀的前期分析與調研,系統總結出中小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缺陷與不足,采取對應辦法與措施,詳細論述了中小企業缺乏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需要,創新打造出對應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分析與設計,其中內含了前臺管理自助模式B/S架構和后臺模式C/S架構,并實行對應的功能模塊,大大提升了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優點和特色。
關鍵詞: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系統設計
一、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發展現狀
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當中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部分我們稱之為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即HRMS。人力資源管理系統與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方式具有較大的區別,其對于人力資源管理的規范化以及人工管理工作失誤的減少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目前,我國的人力資源系統發展仍然處于初級階段,其中大中型企業的發展較小型企業更為完備,其主要包括三種類型,分別是完全客制化、通用型以及專業型。并且不可否認的是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實用性與投資成本之間有著直接的關系。在三種類型的管理系統當中投入最小的是通用型,因而通用型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適用于規模較小且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預算較小的企業。專業型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專業化特征較強,并且可以根據不同類型的行業特征進行調整,因而專業型人力資源管理系統適用于規模較大的企業。而要想根據企業經營的實際情況建立具備特色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就需要實現管理系統的客制化。由此可見客制化是在三者當中投入成本最高的。企業在購買了客制化管理系統之后,軟件開發商會根據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為企業量身定制人力資源管理系統。
從上文的分析當中我們可以得知,專業型管理系統與通用型管理系統是目前最適用于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兩種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完全客制化系統相較于前兩種系統而言投資成本過高且研發時間較長,因而不適用于中小企業的發展。而從專業型與通用型這兩種人力資源管理系統來說,其本身也具備一定的優勢與缺陷。從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大多數中小企業都會選擇通用型的管理系統,此外通用型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也比較符合中小企業的實際需求。但若是要考慮到系統的長期使用價值,系統在使用了一段時間后便需要重新升級,而通用型管理系統的升級費用較高,若是系統在升級后企業的經營方向或者盈利模式發生了改變則需要重新購買人力資源管理軟件,如此一來便會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雖然專業型的管理軟件升級費用較低,但大部分中小企業都無法承擔購買整套專業型軟件的費用,且專業型軟件與中小企業的人力資源狀況以及現有需求并不相符。而本文將以中小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為出發點,對其進行探討,旨在提高中小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效率。
二、傳統模式下的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弊端
第一,中小企業中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勞動效率較低。在中小企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勞動力效率過于低下,同時認為使用人力資源管理的成本過于昂貴。在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對工作人員及人事相關信息內容的統計和分析、查詢等相應工作,是被分配到相應職能部門進行,這樣就對各項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造成很大困擾和工作難度的增加;同時對員工的各項福利津貼的發放,都采取較為機械的純手動、純手工的核算與輸入方式,這樣如果員工工資和福利數額較大,那么就會大大增加工作的難度和復雜度,直接結果就是工作效率十分低下,需要增加更多的人員進行相應工作,這就致使運營成本的進一步增加。
第二,實際工作數據滯留,缺乏有效信息化共享。在日常的中小企業管理中,在工作的交互中會產生大量工作數據,需要進行在各職能部門之間的數據共享與流通,而現狀是不能對工作資源數據的有效的信息化共享,導致資源數據等的滯留,如果在這方面結合中小企業自身特點,打造一些符合企業特定需要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尤其是開發人力資源相關管理軟件,顯得尤為突顯,并十分必要。當下雖然企業當中也開發了對應的資源管理系統,但是經過實際的應用操作,發現其中存在很多弊病,是無法與現實需求相結合,不能很好地為當下人力資源管理進行服務,等同于虛設。同時,雖然存在這樣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初期會小有成效,但在各功能模塊之間存在銜接與交互的問題,沒有提高工作效率,反而在特定條件下對工作效率起到了約束作用和信息風險。這樣一來資源數據的滯留問題依然存在,更不能很全面地為各職能部門提供全面、系統、及時、有效的資源數據統計與分析,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整個中小企業的成本與運行決策。
三、對中小企業新型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需求分析和功能架構
中小企業所對應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需求分析和對應功能模塊架構,應該按照真正的中小企業實際需要進行搭建,而不是任意想象。通過前期調研和實際走訪,得出結論,應該把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搭建成為集工作考勤、人力資源、工資績效等為一體的全面的一體化,這樣的系統同時具有智能性,包含了網絡資源數據的共享功能,達到中小企業內部的云數據效應。對此,應該設計出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系統的對應前臺管理自助模式B/S架構和后臺模式C/S架構,總體上由這兩大模塊構成,真正實現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信息化、共享化、智能化應用與操作,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和管理效能。
第一,根據前臺和后臺模式的架構,對應相關職能部門。人力資源部和企業賬務核算部應當使用C/S架構,分別對企業內部工作人員的基本資歷信息和工資績效等信息進行宏觀匯總操作;而中小企業中的其他職能部門,如具體負責項目運營管理和企業行政等部門,應當對應功能需求,設立由分管領導負責的前臺自助管理分支平臺,并采用B/S架構模式,這樣以便實現對不同部門工作人員的工作考勤和對應的薪級工資的上報與審批、下發等工作。
第二,分管領導負責制的前臺自助管理平臺B/S架構模式,設立兩個功能模塊:對應職責人員管理模塊和對應職責數據分析統計模塊。前者是對相應工作人員的個人基本信息數據信息、其他個人輔助信息數據、所有工作人員圖名冊、各功能區域報表功能的實現,方便管理者對本部門工作人員的相關信息的查詢與掌握,其中包括瀏覽和查詢考勤、福利等各方面信息數據,可以進行計算和審核及報送功能。后者是對企業工作人員信息的功能操作,其中包含對在崗工作人員的崗位分類、姓名、性別、出生日期、工作年限和學歷信息等相關信息數據的上傳與統計。
第三,后臺管理模式C/S架構同樣對應設置行政管理機構、人力資源管理、薪級工資管理和勞動簽約管理、數據信息表格處理管理、綜合數據分析匯總統計功能等幾大模塊。其中,行政管理機構對各科室機構進行管理,并通過系統軟件進行各類信息數據的生成和編制,內含了數量、工資額度等信息,同時可以對不同表單數據進行匯總統計分析,可以生成訂單,并能過系統進行批量打印,真正實現各功能信息的數據聯動;在這一系統中同樣可以體現整個部門的組織結構圖表和數據圖錄。此外,對這些功能需求的實現,還要對應編寫出具體的使用說明手冊,讓功能更加人性化、直觀化、易操作化。
第四,中小企業新型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塊功能實現。根據實際需求可以設置系統中企業的工作人員的招聘、錄入、考核、入職或調入、離職或辭職或調出等功能進行全方位的實現,同時還可以實現對應人力資源信息的查詢與維護,這樣方便企業管理人員或者系統管理人員進行自由靈活的管控,對全部數據的導入與導出,真正實現了各類信息數據的增減修刪。這樣一個模塊屬于這個大系統中的最為基礎的一個功能模塊,與其他分支功能模塊處于平行的同等職能位置。
以上內容,是對中小企業新型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功能的綜合闡述與宏觀設計,其中只是部分的展現與設計了幾個特色功能模塊,并不是對整個系統的全面設計與架構,目的就是為了向外界展示這樣一個新型管理系統的功能與效用。
四、中小企業新型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現實功效與重大意義
通過對傳統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問題的前期分析與調研,同時對中小企業新型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需要分析與實際功能架構,經過這兩方面的對比與研究,可以總結和歸納出中小企業新型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現實功能與效用。
第一,最大程度縮減了實際工作的重復功能,大大提高了實際工作的勞動效率,節省成本,減少人員支出,降低企業對于工作人員的需求,不僅節省資金,同時使中小企業整體運轉更加優化。
第二,增強了中小企業對于人力資源管理和企業管理等實際工作的操控能力,真正讓中小企業通過新型管理系統對整個部門人員、資金、管理、運行等方面實現了從原本的規模數量型轉變為質量效能型企業。
第三,中小企業新型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架構與設計,是對傳統管理系統的顛覆,是與時俱進的創新與發展,是對中小企業在新時代背景下管理與運行職能的新的跨越與提高,是在這一行業領域的科技創新,真正實現了管理模式的自主創新發展。
綜上,在新時代背景下,在我國實現“兩個百年”、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突破傳統管理模式,實現新型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具有非同尋常的重大作用和深遠意義。
參考文獻
1.周娜.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發展策略.勞動保障世界,2018(17).
2.張俠.論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勞動保障世界,2018(17).
3.朱友干.論我國人力資源報告的優化路徑――基于職位視角.中國勞動,2018(6).
4.郇希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研究.中國商論,2018(16).
5.林俊.跨文化管理在企業“走出去”進程中的應用研究.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s1).
(責任編輯:蘭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