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萌菲

【摘 要】目的:探討分析對鼻內鏡下鼻中隔偏曲患者進行矯正手術后使用個案管理模式護理進行干預后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和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80例進行了鼻內鏡下鼻中隔偏曲矯正手術的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即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40例;為對照組使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進行干預,為試驗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和個案管理模式護理聯(lián)合護理的方式進行干預,再將兩組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后的心理狀態(tài)和生活質量變化進行對比。結果:在護理后將兩組的SAS和SDS評分進行對比,試驗組評分比對照組低;并且試驗組的生活質量改善情況評分也比對照組略勝一籌,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為鼻內鏡下鼻中隔偏曲矯正術患者使用常規(guī)護理和個案管理模式護理聯(lián)合干預,能夠有效幫助患者原理抑郁和焦慮的困擾,對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有十分顯著的作用。
【關鍵詞】鼻中隔偏曲矯正;個案管理模式護理;心理;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71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0--01
鼻中隔偏曲在臨床耳鼻喉科中是一種十分常見的鼻內畸形癥狀,其病狀主要表現(xiàn)為鼻中隔偏離矢狀面后形成骨嵴樣突起現(xiàn)象,很容易讓鼻竇和鼻腔出現(xiàn)功能障礙的癥狀[1]患此病的患者還會出現(xiàn)鼻出血和鼻塞以及頭痛等癥狀,還有一部分患者會出現(xiàn)較為嚴重的癥狀;例如:嗅覺異常、聽力失常和打鼾等癥狀。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會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目前在臨床工作中對鼻中隔彎曲的主要治療方法是采用鼻內鏡中隔偏曲矯正術進行治療[2]。為了使手術能夠進行得更加順利,改善患者的情緒和預后;在對患者進行手術前后,醫(yī)護人員需要做好相應的護理措施。此次研究選取了80例進行鼻內鏡下鼻中隔偏曲矯正手術的患者,隨機分為兩組進行調研,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鼻內鏡下進行鼻中隔偏曲矯正手術的患者80人,其中男性患者為43人,女性患者為37人;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即對照組和試驗組;對照組患者平均年齡為(43.5±9.5)歲;試驗組患者平均年齡為(46.1±10.1)歲。將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對比,組間未顯示出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為對照組患者使用常規(guī)護理方式進行干預。試驗組(1)為患者進行耳穴按壓,對雙耳交替進行按壓,連續(xù)進行8d。(2)建立一個專業(yè)的護理小組,做好護理評估工作:組建個案護理模式專業(yè)護理小組,由護士長擔任組長,主管護師及以上級別工作人員擔任組員,這樣才能使護理小組的業(yè)務能力和溝通能力更強,更有利于臨床工作,也就直接有效的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患者的痛苦,縮短了其治療周期,更有利于幫助患者遠離抑郁和焦慮,樹立信心,戰(zhàn)勝疾病,也為患者的康復,提高其生活質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并且小組成員要進行全面深入的學習,了解個案管理模式的本質,對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等情況進行全方位了解,以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護理措施;對一些渴望知道更多病理知識的患者及家屬,護理人員要對患者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并且對患者和其家屬的具體需求作一個全方面的了解,盡可能地對患者及其家屬的需求予以滿足。(2)因為手術后的患者身體虛弱,十分容易被環(huán)境影響,所以護理人員要時刻關注病房的環(huán)境,將病房的溫度、濕度等進行調節(jié),保證病房的通風質量,幫助患者建立正確的生活習慣,即制定科學的膳食方案和時間管理方案。(3)對不清楚自己病情的患者,護理人員要將患者的具體病情和影響病情發(fā)展的因素告知患者。對于精神狀態(tài)差,情緒低落的患者,護理人員要強化心理疏導,幫助患者遠離負面情緒,樹立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并且讓患者家屬進行必要的參與,給予患者親情關懷和社會支持。(4)護理人員要嚴格遵照醫(yī)生的囑托保質保量做好術前工作,協(xié)助患者保持口腔衛(wèi)生。
1.3 觀察指標:采用SAS和SDS評分表對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況進行評估,得分與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況嚴重程度成正比。用QCL-C30量表對兩組患者的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物質生活以及社會功能等生活質量評分進行對比,得分越高說明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tǒng)計學處理:用SPSS22.0軟件對本次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處理,用()表示心理狀況評分,用t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將護理后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比較,試驗組護理后的SAS評分為(43.1±5.2)分,SDS評分為(43.9±2.7)分;對照組的SAS評分為(46.9±2.7)分,SDS評分為(48.2±3.6)分。將組間進行比較,試驗組的SAS和SDS評分都比對照組更低。將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對比后發(fā)現(xiàn):試驗組各評價生活質量指標的評分均比對照組高,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請見表1。
3 討論
導致鼻中隔偏曲的因素諸多且復雜,例如:外傷、異常發(fā)育、鼻中隔異物壓迫等因素,都會導致病癥產生。該病在耳鼻喉科中屬于十分常見的一種疾病,其很容易導致患者出現(xiàn)呼吸困難、鼻竇炎和睡眠質量不好等癥狀,大大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3]。目前對此病的主要治療方式還是鼻內鏡下進行鼻中隔偏曲矯正手術,這種治療方法有十分顯著的效果及預后,但是在做此手術前后,護理人員必須要為患者做好護理指導,才更有利于保障手術操作順利進行,使患者盡快康復。
個案護理模式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其個性化、全程化以及專業(yè)化的特點可以為患者提供靈活而系統(tǒng)的護理服務,其強調護理人員、患者以及患者家屬的共同參與,優(yōu)化服務過程。這種護理模式在改善患者的生理狀況,使患者盡量遠離負面情緒方面有十分顯著的成效,同時還能一定程度減輕患者手術后的痛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睡眠質量[4]。
通過本次研究,可以看出在進行護理后,試驗組的SAS和SDS評分都比對照組更低,試驗組患者的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等生活質量評分也比對照組略勝一籌(P<0.05)由此可以看出,為鼻內鏡下進行鼻中隔偏曲矯正手術患者使用個案管理模式護理對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方面有十分顯著的成效,也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5]。
參考文獻
許世玲.個案管理模式護理對鼻內鏡下鼻中隔偏曲矯正術患者心理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9,35(4):172-173.
吳悅.個案管理模式護理對鼻中隔偏曲矯正術患者心理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養(yǎng)生保健指南,2018,(41):232.
洪作楓.鼻內鏡下鼻中隔偏曲矯正術患者應用個案管理模式護理干預對心理、生活質量的作用[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7,27(35):448-449.
劉麗娟.個案管理模式護理對鼻中隔偏曲矯正術患者心理和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養(yǎng)生保健指南,2016,(32):192.
卞翠鳳.個案管理模式護理對鼻中隔偏曲矯正術患者心理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西部中醫(yī)藥,2015,(10):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