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西旦·胡吉
【摘 要】目的:分析探討早期康復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質量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方法:本次研究對象均選自本院收治的患者共90例,就診時間為2018年01月至2019年01月,設定其中45例為研究組并開展早期康復護理,另外45例患者作為參照組開展常規護理,本次對比研究,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患者的生活質量。結果:參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82.22%)顯著低于研究組(97.78%),(P<0.05);參照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顯著低于研究組,(P<0.05)。結論:早期康復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顯著,能夠促進患者生活質量和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的提高,具有推廣價值。
【關鍵詞】早期康復護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質量;護理滿意度;影響
【中圖分類號】R248.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0--01
急性心肌梗死是臨床上的常見疾病類型之一,屬于危重癥的一種,患者在患病后極易出現殘疾,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患者如果沒有在有效的時間內得到有效的治療也會出現死亡的情況[1]。在發病后患者的冠狀動脈不能得到正常的供血和供氧,導致心肌出現壞死,在發病后患者需要在第一時間得到有效的治療,有助于患者治療效果的提高。在治療的過程中對患者進行有效的護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有效的護理能夠促進患者治療效果的提高,減少疾病對患者的身體造成的損傷,促進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均選自本院收治的患者共90例,就診時間為2018年01月至2019年01月,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每組患者各45例。其中參照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年齡最小為40歲,最大為70歲,平均年齡為(60.12±3.11)歲。研究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1例;年齡最小為41歲,最大為69歲,平均年齡為(60.33±3.42)歲。兩組性別和年齡資料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參照組 該組患者傳統護理: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監測,關注患者血壓的變化,對患者的飲食進行指導,幫助患者養成科學的飲食習慣,指導患者按照醫囑正確服用藥物,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使患者的正確看待自身疾病,樹立積極治療的信心。
1.2.2 研究組 該組患者則在參照組護理基礎上進行早期康復護理:①術后前三天:在此時患者需要進行的事情就是臥床休息,在日常生活中護理人員要輔助患者完成飲食和更衣等事物,護理人員為患者進行肢體的按摩,有助于患者的血液循環,在此時護理人員也要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不良情緒的存在增加了患者出現心肌梗死的可能,患者要正確的看待自身的疾病樹立積極治療的信心。②術后第四天、五天:在此時患者能夠在床上進行做起訓練,部分生活內容也可以坐著進行,例如看書和進食等,做起訓練的次數和坐著的時間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決定,不易過長。③術后第六天、七天:患者下床在病房內活動,每天活動兩次,每次的時間在20分鐘左右為宜。④術后8天以后:患者可以在護理人員的陪同下進行室外活動,包括散步和爬樓梯等,在活動的過程中要準備急救物品,患者如果出現疲勞要立刻停止活動。⑤飲食護理:患者在患病后要養成良好的用餐習慣,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減少脂肪含量過高食物的食用,每日食用鹽總量不易超過5克,患者要戒煙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1.3 觀察指標 為患者發放滿意度調查表,包含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三個維度;應用生活質量調查表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分,主要包括生理職能、軀體疼痛和情感職能,100分制,患者的分數越高,生活質量越高。
1.4 統計學分析 SPSS18.0軟件統計處理,以%表示護理滿意度等計數資料,行卡方檢驗;以()表示生活質量評分等計量資料,行t檢驗,(P<0.05)時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的護理滿意度
參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82.22%)顯著低于研究組(97.78%),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比較兩組的生活質量評分
參照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顯著低于研究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屬于臨床上常見疾病的一種,在發病后患者會出現顯著的胸骨疼痛,大多數患者也會出現心率失常等現象,在發病后患者的冠狀動脈發生變化,會變得狹窄,部分患者也會出現阻塞,嚴重的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2]。導致患者出現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患者的情緒、生活習慣等,近幾年,患者的數量在不斷增加,因此,要給予患者有效的治療和護理。
在傳統的護理過程中主要是采取常規護理的方式,患者的預后效果并不理想。在應用早期康復護理的過程中能夠在患者治療后進行鍛煉活動,促進患者身體機能的恢復。在早期康復護理的過程中,能夠有效的促進患者心臟功能的提高,在活動的過程中能夠提高患者血流的速度,促進患者心肌梗死灶更好的修復[3]。在健康教育的過程中能夠增加患者對自身疾病的了解,幫助患者樹立積極治療的信心。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參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82.22%)顯著低于研究組(97.78%),(P<0.05);參照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顯著低于研究組,(P<0.05),說明,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護理中應用早期康復護理的的效果良好。
綜上所述,早期康復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護理中應用效果良好,能夠促進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和生活質量的提高,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尹卉. 早期康復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質量和對醫護的影響[J]. 當代醫學, 2017, 23(10):169-171.
童立君. 早期康復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慢性病學雜志, 2019, 20(01):147-148+151.
胡杰. 早期康復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我效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J].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8, 37(14):1957-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