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蒙
【摘 要】 目的:針對兒童預防接種,應用選擇性護理干預方法的效果進行探究。方法:抽選我中心在2017-2018年接診的200例兒童,分兩組在接種的過程當中對其進行常規護理以及選擇性護理干預,各組人數均為100,分別為常規護理組和選擇性護理組,在研究中,需要對兩組兒童預防接種完成以及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來進行對比分析。結果:選擇性護理組兒童的預防接種完成率要比常規護理組高出八個百分點,全部順利完成。選擇性護理組患者的各項不良反應發生率均要低于常規護理組,總發生率要比常規護理組低十個百分點。結論:在對兒童展開預防接種工作的過程當中,采用選擇性護理干預方法來進行,可以有效促進接種的完成,有效減少甚至是避免不良反應的發生,應該進行廣泛推廣。
【關鍵詞】 選擇性護理;預防接種效果;兒童;不良反應;完成率
【中圖分類號】 R249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9-140-01引言
在機體尚且沒有患上疾病之時對其注入抗體,可以有效降低發生一些疾病的風險,這就是預防接種,在進行預防接種之后,相當于給兒童打造了一層防火墻,可以有效保障其健康。需要注意的是,采用常規護理的方式來對預防接種的兒童進行護理,其會比較容易出現各種不良反應。近年來,在臨床醫學實踐中,往往會采用選擇性護理干預的方式來對預防接種兒童進行護理,所起到的效果是比較好的,基于此,在此次研究當中,抽選我中心在2017-2018年接診的200例兒童,分組進行常規護理以及選擇性護理干預,從而對選擇性護理干預在預防接種工作中所起到的效果進行探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一般資料 抽選我中心在2017-2018年接診的200例兒童,所有兒童的家長對此次研究系知情并同意。研究中將之平均分為兩組,分別為常規護理組和選擇性護理組。常規護理組男童人數和女童人數分別為48和52,年齡在0-6歲;選擇性護理組男童人數和女童人數分別為50和50,年齡在0-6歲。
2 方法 在常規護理組兒童的護理過程中,需按照我中心接種中心的常規流程展開,具體包括以下幾項:首先,由護理人員將待接種疫苗的兒童及其家長帶到專門進行接種的科室;然后,由負責預防接種工作的醫生來對兒童進行檢查,并對兒童及其家長展開問診;最后,在對兒童接種疫苗部位的皮膚進行常規消毒,之后完成接種工作。
在選擇性護理組兒童的護理過程中,需在前項的基礎上進行。具體展開如下:首先,護理人員需要分析會對兒童的預防接種產生影響的一系列因素,并將其中比較重要的一些因素挑選出來,針對這些因素來完成對護理方案的調整;在進行接種之前,需要保障兒童的衣物清潔,同時還要向家長詢問一些兒童的禁忌病癥,避免對接種效果造成影響以及更加嚴重的結果發生;在進行接種的過程當中,如果患者出現了不良反應,則需要即刻采取措施來進行處理,避免傷害的進一步擴大;在接種完成之后,需要引導兒童及其家長在指定地點等候半小時,以觀察兒童是否會出現不良反應;最后,需要實時觀察兒童的面部情況,對一些體質本身就比較弱的兒童更應該提起注意。
3 觀察指標 此次研究當中的觀察指標主要包括兩組兒童預防接種完成以及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醫院專用的SPSS軟件來對所收集到的指標數據進行統計并進一步分析。
2 結果
2.1 兩組兒童預防接種完成情況對比。本次研究結果見下表:
由表格當中的數據可以看出,選擇性護理組兒童的預防接種完成率要比常規護理組高出八個百分點,全部順利完成。
2.2 兩組兒童不良反應對比。本次研究結果見下表:
由表格當中的數據可以看出,選擇性護理組患者的各項不良反應發生率均要低于常規護理組,總發生率要比常規護理組低十個百分點。
3 討論
兒童的免疫力比較低,更加容易受到疾病的侵擾,也正是因為如此,從嬰兒落地起,到整個兒童時期,都需要進行各種預防接種工作,以此來降低兒童的患病風險。采用常規護理方式對預防接種兒童進行護理,發生不良反應的幾率比較大。選擇性護理干預是近年來發明的一種新型臨床護理方法,將這種護理方法應用到預防接種的護理中,可以保障接種工作順利完成,減少不良反應發生。
4 結語
綜上所述,采用選擇性護理干預的方式來對兒童展開預防接種工作,可以盡可能的降低兒童在預防接種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各種風險問題,確保預防接種順利完成,還可以減少紅腫等不良反應出現的情況,讓預防接種工作變得更加安全,因此,應將此種護理方式在臨床醫學實踐當中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凌.選擇性護理干預對兒童預防接種效果的影響[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22).
[2] 高華.選擇性護理干預對兒童預防接種效果的影響[J].轉化醫學電子雜志,2016(02).
[3] 吳麗蓉.精細化護理干預對兒童預防接種效果的影響分析[J].健康之友,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