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金彩霞 曲紅梅
【摘 要】 目的:對我院56宮頸癌首次行介入治療的患者構建護理框架,并就實施護理后的臨床應用價值展開分析。方法:揀選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56例被明確診斷為宮頸癌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介入治療,并對其實施綜合護理干預,觀察護理框架構建后的臨床應用價值。結果:56例宮頸癌患者中53例對護理過程表示滿意,概率為94.6%,護理有效的人數為54例,概率為96.4%。術后發生出血、尿潴留、陰道瘺等并發癥的患者有3例,概率為5.3%。結論: 宮頸癌首次行介入治療的過程中實施綜合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提高護理滿意度,同時能夠降低治療后的并發癥,臨床應用價值顯著。
【關鍵詞】 宮頸癌;尿潴留;護理滿意;并發癥;介入治療;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 R249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9-183-01 ?介入治療應用于宮頸癌治療中具有較高的輔助作用,隨著治療效果逐漸顯現,臨床應用頻率也逐漸增加[1]。宮頸癌是一種能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的腫瘤類型,目前該疾病的發病率逐漸上升,宮頸癌早期沒有明確的臨床癥狀,在此基礎上多數女性對此類疾病的預防意識較弱,無法在第一時間內發現癥狀并展開檢查,因此多數患者直到疾病中晚期才明確疾病。在晚期治療過程中通過動脈介入治療能取得較好的治療結果,但相應的能夠引發較多的并發癥或不良反應,為減少治療過程中的不良時間本文結合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56例被明確診斷為宮頸癌的患者展開研究,資料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揀選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56例被明確診斷為宮頸癌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介入治療,并對其實施綜合護理干預,觀察護理方法應用后的臨床應用價值。56例患者:年齡(28—52)歲,平均(35.9±2.8)歲,病程(1.4—2.6)年,平均(1.63±0.65)年,平均體重(53.7±3.7)kg。類型:腺癌21例,鱗癌12例,腺鱗癌23例。研究前所有患者均知情,并已經簽署知情同意書。研究前排除依從性較差、懷疑宮頸癌、神經功能障礙、溝通障礙的患者。納入標準:能夠正常溝通,符合宮頸癌診斷標準的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接受首次介入治療的過程中均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明確護理模式后構建護理框架[2],圍繞患者的入院就診流程以及疾病治療過程分別制定(疾病評估、病情監督、疾病宣教、情緒干預、并發癥干預)等護理框架。根據框架實施相應的護理干預。(1)疾病評估:入院評估,核實病例信息,明確疾病類型,根據各項檢查項目統計基礎生命指標,全面評估疾病發展趨勢。(2)病情監督:入院后順應治療流程展開病情監督,病情監督時通過查房結果以及每日生命指標監測值、患者的口述癥狀、具體的不適反應和臨床癥狀表現展開病情跟蹤。(3)疾病宣講:在患者病情穩定的狀態下對宮頸癌的病因以及一般的治療過程、治療的重要性、治療價值、治療后的一般結果展開積極的宣教。講解過程中積極回應患者提出的問題,盡量提高其對疾病的了解和認識。(4)情緒干預:聯合家屬展開心理干預,在了解患者性格特征的基礎上展開心理護理,強調積極心態對疾病恢復起到的正性影響。了解引起情緒應激反應的因素并積極避免。(5)并發癥干預:介入治療能夠造成(出血、尿潴留、陰道瘺)等多種并發癥,護理過程中結合病情監督結果以及疾病評估結果總結可能出現并發癥的概率,聯合臨床醫生明確并發癥傾向,早期采取預防手段,通過積極的預防避免并發癥。
1.3 評價指標 對兩組患者護理后的滿意度以及護理有效率和并發癥概率展開評估,統計對護理流程表示滿意的人數總和,同時總結護理有效人數,觀察護理后出現(出血、尿潴留、陰道瘺)等并發癥的人數,計算在組中所占的概率。
2 結果
共選取56例符合宮頸癌診斷標準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介入治療,同時實施綜合護理干預。護理后56例患者中,53例對護理過程表示滿意,概率為94.6%,護理有效的人數為54例,概率為96.4%。術后發生出血、尿潴留、陰道瘺等并發癥的患者有3例,概率為5.3%。
3 討論
綜合護理模式是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完善的一種新型護理模式,相比于常規護理綜合性更強,具有整體性,能夠根據患者入院后的一般治療流程構建全面的護理框架。護理框架的構建是使護理模式能夠得到完善的重要方式[3]。框架的構建能夠強調護理模式的重要環節,能夠突出重點提高整體護理效果。在這種護理模式下對首次接受介入治療的宮頸癌患者展開護理干預,能夠有效預防并發癥和護理過程中的不良事件。
宮頸癌是女性婦科腫瘤中發病率相對較高的疾病類型,疾病好發于30歲以上的女性群體,宮頸癌在早期并無明顯癥狀,但根據較多的臨床資料現實宮頸癌的高危因素是“HPV”人乳頭瘤病毒的感染。育齡期女性在一生中均有感染HPV病毒的可能性,但多數HPV病毒屬于一過性,能夠被自身的免提系統所清除,感染時間一般不會超過32周。在臨床診斷時在陰道鏡在刮取宮頸病理組織進行涂片篩查能夠明確病理陽性率。宮頸癌能夠累及周圍器官對患者的生命造成較大的威脅。目前介入治療方法在臨床上的應用范圍較廣且應用頻率越多,療效相對顯著。在結合綜合護理干預后能夠有效避免介入治療過程中的不良事件。本文結合我院56例被明確診斷為宮頸癌的患者進行研究,結果顯示,53例對護理過程表示滿意,概率為94.6%,護理有效的人數為54例,概率為96.4%。術后發生出血、尿潴留、陰道瘺等并發癥的患者有3例,概率為5.3%。
綜上所述,宮頸癌首次行介入治療的過程中實施綜合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提高護理滿意度,同時能夠降低治療后的并發癥,臨床應用價值顯著。
參考文獻
[1] 陸燕,徐鳳,萬維琴.首次行介入治療的56例宮頸癌患者的護理[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9(16):64-65.
[2] 薛麗.對進行介入治療的宮頸癌患者實施延續護理對其術后生命質量的影響[J].當代醫藥論叢,2018,16(19):223-224.
[3] 段甜.化療藥物順鉑聯合表阿霉素介入治療宮頸癌患者48例及護理探討[J].海峽藥學,2019,31(01):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