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鴻 孫雪麗
【摘 要】 目的:本次主要對口腔種植牙在牙列缺損修復中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旨在提高牙列缺損修復的水平。方法:選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牙列缺損修復患者150例,結合所有患者牙列缺損修復方式的不同進行平均分組,其中常規修復為對照組,口腔種植牙修復為實驗組。兩組各75例,患者應用常規修復方法, 試驗組患者應用口腔種植牙進行修復。結果:實驗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8%,明顯高于對照組的90%,(P0.05),有可比性。
【關鍵詞】 口腔:種植牙:修復牙列缺損: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 R766.1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9-261-01 ?牙列缺隙是一種口腔疾病,指的是因為部分牙齒的缺失造成的牙齒排列不完整。造成牙列缺隙的原因多種多樣,其中,主要的有:先天性影響、各種情況導致的碰撞、齲齒拔牙。牙列缺患者不僅在美觀、說話上有著極大的阻礙,更對患者的心理造成極大的傷害,由于發音和美觀上的缺陷,患者會產生自卑、不自信的心理,造成心理問題,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對患者進行有效的治療不僅能減少患者的生活阻礙,而且還能避免心理問題的產生。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提高,口腔種植牙修復牙列缺隙修復方法已經在各大醫院較為常見。本文通過對150例牙列缺隙患者進行不同的修復治療,對利用口腔種植牙修復牙列缺隙的臨床應用效果和應用價值進行研究。以下是具體研究過程。
1 一般材料
選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牙列缺損修復患者150例,結合所有患者牙列缺損修復方式的不同進行平均分組,其中常規修復為對照組,口腔種植牙修復為實驗組。兩組各75例,對兩組患者修復的效果進行有效分析對比。
2 方法
手術前兩組患者都接受了口腔全面檢查,并對他們實施凝血、血常規等檢查;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牙修復治療。觀察組患者則接受口腔種植牙修復治療,對患者牙根尖進行檢查,再對種植區下牙槽神經、鄰牙牙周以及牙槽高度與骨密度等進行評估,在對牙周區域股高度進行測算,再準備模板設計制作。對患者實施局部麻醉,進行常規的牙周、口腔等消毒,采用環形刀將粘骨膜與鋼骨面垂直切開,玻璃暴露牙槽骨。采用先鋒鉆對鎖定位置鉆孔得到與植入牙直徑、深度符合的鉆口,將合適的使種植體植入。再對種植體貼合情況及骨孔進行詳細檢查,再使用生理鹽水沖洗骨孔,并使用封閉螺絲擰緊,對軟組織進行縫合。手術完成后給予患者適合的抗生素治療3d,且叮囑患者保持良好口腔衛生,治療1周后拆線;患者手術完成3~6個月內結合患者臨床情況再進行種植牙的相關修復。此外,手術前應當進行嚴格的病例篩選工作,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適合通過種植體修復來修復牙列的缺損或缺失,對于那些全身條件較差的患者,就不適合通過種植種植體來修復牙列的缺損或缺失。
3 臨床觀察指標
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
3.1 療效標準 患者牙齒康復,修復后的牙齒與其他牙齒沒有區別,可以正常使用,并且牙齒比較牢固,基牙也比較穩定,這種結果判定為痊愈;修復后的牙齒基本沒有問題,但是不能咬堅硬的食物,牙齒比較牢固,但是基牙處有不正常的感覺,這種效果判定為有效;修復后的牙齒還是不正常,不能咀嚼食物,牙齒不穩固,甚至出現脫落等,為無效。
4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另外,需要引起廣大醫生以及患者注意的是,在人工種植牙種植修復手術后,患者是否能夠做到良好以及定期的維護,這是確保人工種植牙修復手術能否達到醫生和患者預期效果的重要因素。
5 結果
本組150例患者,共植入義齒90顆,術后隨訪半年。其中,有1例出現牙齦輕度萎縮、食物嵌塞,1例則出現上部烤瓷冠在修復后1年出現基臺松動,1例上頜后牙區的種植體未能達到骨性結合,拔除3個月后進行二次修復。其余種植體均無松動,患者咀嚼良好,無牙齦出血,沒有不適感,且外表美觀,X線片示種植體周圍垂直方向的骨吸收小于0.2 mm,周圍無透射影,與骨結合良好。牙列缺損或牙列缺失的患者,只要采用了正確的手術技術,修復體設計符合科學性,并且在手術后進行定期的以及適當的維護,保持良好的口腔環境的衛生,牙列的缺損或缺失就能得到令人滿意的修復效果。
本研究發現,患者結構修復完成后1年牙槽骨近中和遠中吸收量與負重前比較,無明顯差別,患者的滿意度相比種植前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它的咀嚼功能得到了很好的恢復;具有很強固位和穩定性,可象真牙一樣扎在患者的口腔里;可少磨或不磨自己的真牙;不需要活動牙必備的基托和卡環,不舒適感小;體積小不外露金屬、美觀,更有利于保持口腔清潔衛生。
綜上所述,口腔種植牙修復牙列缺較傳統的牙齒修復具有明顯優勢,只要嚴格把握好適應癥,設計合理,修復成功率高,提高了患者滿意度,進一步改善生活質量,在臨床上有廣泛的推廣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 胡建平. 320例口腔種植體修復牙列缺損臨床效果5年回顧分析[J]. 中國初級衛生健,2011,25(6):153-154.
[2] 劉懷勤,葉蕾,高宇,等.骨內種植體178例臨床應用研究及回顧[J].中國美容醫學,2008,17(10):1498-1499.
[3] 楊旭,張玉鳳,劉學,等.Ankylos種植系統單牙修復臨床應用[J].吉林大學學報,2011,37(4):738-741.
[4] 任鳳娟. 種植牙修復牙列缺損210例臨床效果觀察[J]. 當代醫學,2010,16(20):18-19.
[5] 張志勇,黃偉,賴洪昌,等.Straumann種植系統7年臨床回顧應用分析[J].上海口腔醫學,2008,17(3):267-271.
[6] 劉懷勤,葉蕾,高宇,等.骨內種植體178例臨床應用研究及回顧[J].中國美容醫學,2008,17(10):1498-1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