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祥1 李佳林2
成都大學(成都足球學院)1 青川縣職業高級中學2 四川 610106
引言:國內足球職業化改革已經至今有24 年的歷史,從近些年國家對在國際賽場上的綜合表現分析,國內足球運動水平并不是很高,呈現下降的趨勢。這樣的一個趨勢,是國內足球市場改革以后,沒有構建其相應的青少年足球后備人才培養體系的原因,使得青少年足球人才比較少導致的結果。2009 年的時候,教育部跟國家體育總局聯合推出的校園足球活動,其目的就是為了解決這一個問題。高校是培養人才的一個重要場所,積極去對足球人才進行培養對學校足球活動的發展也是有很大幫助的。培養職業人才也正是高校教育教學的基本目標之一,借鑒美國高校跟日韓高校培養職業運動員的一些好的經驗,在國內現在的教育機制下找尋合適的路徑。
1.美國 美國高校每一年都會有優秀的學生成為職業運動員。NBA里面的喬丹就畢業于北卡萊納大學。在NBA 每年的選秀大會上面,30 支NBA 的球隊都可以挑選想要加入到NBA 里面的年輕男性運動球員,這一些球員基本上都是來自美國的各個高校。美國每一年各大高校可以成功培養職業運動員,主要就是受益于美國高校競技體育的管理體系,以及高水準的競賽等等。NCAA 培養人才的基本理念就是以人為本,體教結合。
2.日本 日本高校的聯賽歷史比較悠久一些,日本高校足球被人們稱作是日本足壇的NCAA,球員在剛剛畢業的時候,職業俱樂部會開出非常不多的待遇收錄學生作為球員。J2 部的福岡隊就先后錄用了10余名大學生球員。到了2003 年的時候,進入職業隊的大學生更多高達15 人。上面的情況反映,日版高校足球聯賽已經變成了日本職業足球聯賽球員培養的一片寶地。
3.韓國 韓國高校足球運動整個展開的過程當中,大學生球員也會出現類似范根,黃善洪這樣的健將,他們都是從高校校園里面進入的職業足球生涯。高校足球已經是韓日足球水平提升的中堅力量。韓國職業球隊大部分的人員都是來自韓國的高校。每一年K 聯盟都會組織全部K 聯賽球隊一起參加“大學生球員選秀大會”。上面描述的現象現實,韓國高校培養職業足球運動員的運行機制已經呈現良性。
1.路徑一:多所高校聯合組建區域足球聯盟,合作培養職業足球運動員
(1)高校足球聯盟的構建 高校足球聯盟建設就是其中的一條路徑。參照美國NCAA 的管理美國高校競技體育的模式以及美國高校競技體育內部的管理機制,構建帶有我國特色文化的高校足球聯盟。足球聯盟的人員,學校內部管理的機制都采用美國高校水平運動隊的非獨立型內部管理機制。對NCAA 的經驗進行借鑒,一個高校足球聯盟組成成員學校不可以低于6 所。
(2)學生運動員招募 學生運動員招收方面,主要就是分為非高水平運動員和招收高水平運動員。伴隨著國內2009 年實施的校園足球活動展開,國內在青少年足球人才培養這一個方面也慢慢站了起來,水平比較高的一些國家,沒有獲得國家登記的足球運動員也慢慢增多。為是此,高校招收足球運動員生源的選擇范圍就擴大了。高校能夠招收校園足球活動中培養出來的,優秀的非國家等級運動員,作為培養職業足球運動員的后備人選。2010 年舉辦的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座談會韋迪的發言:在校園足球試點的城市,每一所學校跟3 到5 所高中重點足球學校構建合作的關系,是非常值得推廣的促進高校足球運動發展,促進高校培養出職業運動員重要思想。根據這一重要思想,校園足球活動展開城市在的高校可以參跟參加校園足球活動的高中進行聯系,合作。形成校園足球人才有效的輸送體系,起到一個橋梁的作用。
(3)訓練 高校足球隊訓練的方式可以適當借鑒美國NCAA 高校的訓練模式、借鑒職業足球對的訓練方式,在結合本校的專業課程安排,進行有效的設置。美國大學在解決學訓矛盾這一個方面是可以借鑒的。美國東部常春藤聯盟高校訓練的時間和次數基本上都是3.65 小時/天和5.3 次/周。
(4)競賽 競賽是高校培養職業足球運動員的關鍵,學生運動員每一年參加比賽的次數應當跟職業隊相近?,F階段,國內中超聯賽跟韓國K 聯賽每隊每年參加的競賽基本上都是30 場左右,日版J 聯賽基本上是在34 場左右。而美國NCAA2002 到2003 學年度I 級學校部分項目的比賽做多場次,籃球28 場,棒球56 場,足球冠軍賽20 場。我們安排高校足球聯盟的比賽,必須要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規則,確保比賽的乘此能夠滿足基本的培養要去。如果成員比較少,可以適當的安排3 次或者是以上的循環競賽。
(5)經費解決方案 足球對訓練跟競賽必須要有足夠的資金作為保障,有了足夠的經費才可以確保高校培養出更多的職業足球運動員。美國NCAA 的商業化運作,使得美國高校體育有著遠遠不斷的經費支持。滅國NCAA 財政的收入項目主要就是有門票,校友捐贈等等。商業化運動也是國內高校足球聯盟間足球良好發展的一個前提。在聯盟開始發展的這一個階段,比賽冠名、門票等等就是收入的主要部分。除此之外,高校培養的優秀運動球員,在輸送的時候,還可以通過取得一定的培養費用。當聯盟的比賽水準能夠引起電視臺的轉播后,也會是一筆重要的收入來源。
2.路徑二:單所高校獨立培養職業足球運動員
單所高校獨立培養職業足球運動員就是說的是某一所高校招收的學生運動員,在學校里面展開一定的訓練和競賽,最后培養出運動員的形式。這樣的方式跟前面講到的招募和訓練都是相同的。但是每一年招收學生的人數必須要比上面講到的多,盡可能保持在25 人/年左右。這樣一來才可以確保校內競賽的有效展開。這樣的方式由于在學校內部舉行,相對的經費就會節省很多,學生也會有充分的時間進行鍛煉。這樣培養的途徑,在競賽方面必須要設計出科學合理的規定,保證每一個學生都有足夠的比賽。具體的方案可以根據每一個學生的特點和能力,把在學校里面的學生運動員分為6 支隊伍,這6 支隊伍就在學校里面展開聯賽。在校內的聯賽機制設計:每學年上下學期個實行兩個雙循環制的比賽。有關于經費解決方案跟第一種就有一些不一樣,門票,校友捐贈,學校撥款等等會成為主要的收入方式。門票的收入是比較客觀的一個方面,因為學校里面足球聯賽都是高水平的比賽,足球隊可以充分利用學校里面學生多,熱愛體育比賽的特點,尤其是一些學生看到身邊同學說的體育比賽,增強比賽之前的宣傳,這樣就會引起學校里面學生的注意,從而去觀看比賽,獲取客觀的門票收入。
結論:本篇文章主要就是針對國內高校培養職業足球運動員路徑設計,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通過本篇文章的有效分析,能夠在今后的工作過程當中,給到相關的行業內人士一定的幫助或者是借鑒作用。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