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婷 孫美鳳
黑龍江民族職業學院辦公室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民族文化源遠流長,高校是培養祖國未來接班人的場所,各民族學生的在校發展情況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為他們創造一個文明、和諧的校園文化是對高校檔案服務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使民族文化得以繼承和發展的必要條件。民族高校檔案工作價值的實現主要體現在對其利用上,這是檔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和出發點。因此,要分析研究不同人群服務對象的需求,提升優質高效的服務,堅持以人為本,和諧發展,才能有效地提高民族高校的檔案利用服務學生工作。
高校檔案資料是學校從事教學、管理、招生、科研文化宣傳等活動直接形成的對學生、學校和社會有保存價值的各類文字、圖表、聲像等不同形式、載體的歷史記錄。它是學校各項工作的縮影,真實地記載和反映了高校發展的歷史進程,尤其是民族高校的檔案資料更是直接關乎到校園和諧和民族團結,因此,推進民族高校檔案服務工作是十分必要的,該項工作的有效開展不僅可以為學生和教師提供一個文明、和諧的校園文化,更可以增進各民族學生之間的團結,讓民族高校成為民族團結的示范基地。
同時,通過借助檔案資料的有效利用,宣傳民族文化特色、組織民族技藝活動,推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全面落實“四個堅持”,即堅持德育為先、堅持因材施教、堅持用心服務、堅持從嚴管理,從而培養和孕育少數民族優秀人才和民族團結進步的種子,推動少數民族學生教育服務管理工作,完成民族高校檔案服務學生的特殊使命。
1.民族高校檔案利用工作宣傳力度不夠。在宣傳民族檔案利用價值和館藏內容方面做得不夠,宣傳的效果不廣泛。很多民族高校職工和學生不清楚檔案館究竟有哪些檔案資料,也不清楚這些檔案的潛在社會價值,學習生活中缺乏檔案利用的意識;部分教職工和學生對檔案館只是有些了解,有的甚至是不了解,大部分學生甚至不知道有檔案館的存在,沒能充分發揮民族高校檔案材料服務師生作用。
2.民族高校檔案利用服務觀念滯后。受某些陳舊思想觀念影響,檔案利用工作只重視為內部機構和政府機關提供檔案利用服務,而不重視其他外部用戶的需求,尤其忽略了民族高校檔案資料的特殊使命,使檔案利用工作僅僅停留在等待利用者上門查詢,而不重視主動服務。同時,由于多種原因,檔案利用的無紙化、電子化、網絡化程度不高,嚴重影響了檔案的利用率。
3.民族高校檔案利用內容單調。主要是檔案館藏門類不全,且沒能突出民族特色。以黨政、教學、財務類居多,而其它檔案門類不全,且數量有限。在信息開發創新方面比較滯后,館藏民族特色文化檔案內容單調,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宣傳材料更是寥寥無幾。
1.創新民族高校檔案服務機制。做好現行文件的利用,將已公開的民族文化宣傳及民族團結教育類相關現行文件直接提供給全校師生及全社會使用,直接發揮其為社會服務的功能,擴大服務范圍,滿足在校師生和社會人員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同時,采取多種形式,發揮檔案工作的實效,促進民族檔案資料與民族團結教育的緊密關系,使師生通過看得見的實例,加深對民族檔案及檔案工作性質、地位和作用的認識,并以此影響師生的檔案行為,提高全員檔案意識,促進檔案利用工作,使檔案資料可以更好地為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服務。
2.強化民族高校檔案利用宣傳力度。以多彩的民族特色文化為亮點,發揮檔案資料的重要作用。雖然多數高校的檔案館已應用了計算機等現代化管理技術,也都在互聯網上建立自己的主頁,但是點擊量普遍較低,我們應該充分利用網絡技術加強民族高校檔案館網站建設,進一步加大檔案工作的宣傳力度,豐富網頁內容,并及時更新維護。同時,努力實現民族高校之間館之間的協作交流、資源共享,如通過制作電子“民族博物館、民族技藝展覽”等方式,最大限度的使能夠公開的民族文化檔案信息資源得到共享,讓不曾了解民族檔案資料利用價值的老師和學生以最新穎、便捷的方式全方位的了解民族高校檔案資料。
3.發揮民族高校檔案特色資源優勢。在民族高校檔案管理中,要充分利用民族特色文化資源,將民族文化資料與服務師生有機結合,在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熏陶中深化對“民族團結進步”的體驗。通過現場考察、理論探討和思想交流,引導廣大師生多方位了解少數民族文化,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民族團結觀念、加強文化修養。同時,開發特色民族文化產品,不斷創新民族文化的表現方式。善于利用民族高校豐富的特色文化資源,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更好地發揮民族高校檔案在民族團結進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綜上,利用民族高校檔案服務學生是推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發展的基礎,要充分做好檔案的利用工作,必須強化全員的檔案意識,發揮民族檔案資料的特色,相信通過民族高校檔案管理人員的不斷努力,進一步創新思維,提升檔案利用的服務內涵,民族高校檔案服務必將實現其有利價值,進而對高校的改革發展和民族團結進步起到助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