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芳
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太平鎮太平小學校
數學是所有自然學科的重要基礎,這并不僅僅是因為它的內容,而是在于它的思維方式的培養,良好的數學思維方式有助于激發學生探索學習,發現疑問,并通過自己的親身實踐去實際解答問題的能力。小學階段是孩子啟蒙開發的重要階段,在這一過程中,思維方式的培養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要拋棄傳統的教學方法,不只是一味地灌輸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利用教學方法啟發學生的數學學習,打開學生的數學學習思維,為學生培養一個良好的數學思維是關鍵。以下就是對關于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方法的相關論述。
俗話說:“你可以把馬拉到河邊,但你卻無法迫使它飲水”教學活動的開展是為學生營造的一個環境,但是這并不代表學生安靜的坐在課堂之中就意味著學生已經主動進入到學習狀態之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學生營造一個富有創造性、創新性的學習環境,對于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如何在小學數學的教學活動中有效地誘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并不斷地引導學生進行創新性的學習,在此環境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例如在進行“圓的認識”教學章節時,教師首先在教學初始階段引入一個導入:“請問同學們,你們誰知道,汽車為什么能夠行駛的又快而又穩定呢?”,這時肯定會有學生回答“因為汽車的輪子是圓形的。”進而教師繼續問到:“那為什么汽車的輪子做成圓的,汽車就能夠行駛的又快又穩呢?,為什么不能是其他形狀的呢?”這時學生就會百思不得其解,并且渴望知道其中的原有,教師就可以順其自然的引導學生進行對圓形的認識,對其圓心、圓的半徑、圓的直徑等相關知識進行講述,然后在這些學習完之后,讓學生發揮想象圓在平面上是怎樣運動的,這與“汽車的輪子是圓形的,為什么能夠讓汽車行駛的塊又平穩”有什么關系呢?那如果換做其他圖形優勢怎樣運動的呢?以此來讓學生認識到圓的知識,還能夠發散學生的思維去創新性的去想象,對于不同圖形的在平面運動的想象以及對知識點的創新性的思考。
逆向思維,是一種創新性的思維方式,同時也是一種重要的思維方式,逆向思維不會因循守舊,而是以一種新的方式去看待問題,通過反向思考問題,大多數人沒有嘗試過的方向去思考問題,往往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新的思想,更好地開放學生的思維,拓寬學生的思維層面。
逆向思維就是突破一般思維定式,從對立、相反的方向思考問題。就像古代司馬光就是將“人離開水”轉換成“水離開人”。逆向思維是大多數人不會想到的辦法,可是逆向思維再做一些題時是很快速簡便的方法。例如在小學中常見的加減乘除法計算的問題:“小明問爺爺多大年齡了,爺爺回答說:把我的年齡加上17,然后在用4 除,再減15,再乘以10,之后恰巧是100。”我們用逆向思維來計算“首先題目中不乘以10 就是100 除以10 等于10,不減15 就是10 加15 等于25,不被4 除就是100,100 不減17 就是83.”。這樣,就很輕松的得到了小明的爺爺的年齡是83。突破傳統思維,逆向思考問題,讓問題變得更簡單。
直覺思維指的就是在未經過思考與分析等過程前就對題目進行核心的掌握,然后迅速地進行解題,直覺思維具有直接性、快速性、簡約型以及跳躍性的特點,對于小學學生而言也是一種很好的思維訓練方式。
例如在對圓、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等圖形的認識,向學生們展示如何構建這些圖形,然后后再想學生們提問,你們看這些圖形能不能馬上回答出他們有什么樣的特征與不同呢?通過學生對問題的觀察,讓學生把直接觀察到的問題闡述出來,久而久之,學生對問題的觀察以及直覺思維的培養將會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面,那么學會對于一些相對簡單的題目將會運用直覺思維進行更好、更快的解決。
從整體而言,小學階段正處于學生的思維開發與形成的階段,小學生的思維具有極大的可塑空間的,有著極大的發展空間,這一階段的培養顯得格外重要,如何更好地挖掘學生的思維能力對于小學數學教師而言是一項重大的任務,也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思維培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思維和成績是相輔相成的,只有把思維方式改變提高了才有可能得到好的成績,成績不是重要的,有著好的思維能力會受益于各個方面,思維方面的發展,將會給學生帶來更多的學習幫助,去更好地思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