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巧麗
福建省德化第二中學
選入高中課文的古詩文,都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經典作品。學習這些作品,不僅可以讓學生在感受、體驗文學形象和情感中提升鑒賞能力和審美情趣,而且能讓學生體會中華文化的核心思想和人文內涵,感受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增進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認同,使學生產生傳承和發展中華文化的自信心。因此,在古詩文教學中,教師應該把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的培養作為課堂教學的目標和重點,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得到成長,道德水平和審美品位等得到提升,讓學生能夠受到更符合時代發展的教育。
所謂核心素養,其字面意思就是指人的綜合素質,代表的不僅是學生在學習當中所能收獲的知識和能力,還包含了學生的生活態度、社會責任感、價值取向及學習素養等多方面內容。因為“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全球的科技和經濟都在不斷發展,所需要的各方面的人才也不斷增多,使我國越來越重視國民的教育工作。隨著新課改的推行,教育工作者不再只被要求對學生進行課本知識的傳授,而是要求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培養,讓其能夠成為一個具有正確價值取向和一定學習能力的社會人才?!彼越處熢诠旁娢慕虒W的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讓學生具有一定的文學素養、升華人文思想觀,體會更高的美學感受等,讓學生的思想、學習能力及行為方式都發生一定的改變,以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高中古詩文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教師一定要根據文本的內容來選定核心素養的培養方式,進行教學目標的設定。為了讓學生能夠從具體的文本知識的學習,提升到核心素養的培養,教師的教學目標要更全面深刻,從語言、思維、審美、文化傳承等多層面來設計教學目標,把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和學生思想品德的教學聯系起來。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首先要考慮的是與語文知識相關的學習能力,故教師的教學目標應先放在語文知識的學習和語言的建構和運用上,梳理作品中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特定句式、古今異義、文化常識等;同時要兼顧學生思維發展、審美提升及對文化的理解和傳承,乃至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因而在設定教學目標時,還要指導學生對作品核心思想觀念和人文精神進行探究,依據教材特點對說理的推進或對藝術手法的表現進行分析與領悟,讓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全面培養,提升學習能力,形成文化知識積淀。如在教學《項脊軒志》時,筆者從語言建構和運用出發,設定了知識與能力目標:積累文言文知識,培養文言文語感,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深刻體會作品通過細節描寫表達內心深沉情感的技巧,聯系生活實際,抓取生動的細節,刻畫人物的音容笑貌,表現人物性格。從思維發展與提升出發,設置了過程與方法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在朗讀中領悟文中內容,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指導學生品味作者在日?,嵤碌挠涗浿兴磉_的濃濃深情,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理解感悟能力。從審美的鑒賞與創造出發,設定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學目標:了解歸有光的生平及其作品的獨特風格,理解歸有光作品的價值并注重德育教育;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從細微的“舉動”中品味“人情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所有教學目標的設定,全部立足于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
核心素養的培養,應在語言運用的教學情境中,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它強調了學習的主體必須是學生,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的活動為中心。傳統的古詩文教學中,教師主要采用分析大量知識的教學模式,教導方法非常死板枯燥,難以激發學生的各類情感,難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要講述的知識,設計幾個具有探索性的問題,然后將全班學生分為幾個小組,讓各小組的成員通過思考、交流,共同配合完成問題的探究、解答,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如果學生在自由思考和小組合作中沒有找出問題的答案,教師可再進行引導和解釋,達到傳授知識的目的。
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評價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边@強調的是,教學評價的過程應該是學生學習的全過程,應貫穿學生閱讀鑒賞、表達交流、梳理探究等所有的學習活動和學習過程。教師可以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如引進木木課堂或希沃軟件等,對學生課前、課中、課后的表現從多方面進行評價,并全面記錄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軌道,形成完整的學生學習檔案,科學地衡量學生的發展。教師還可以根據評價中反饋的學生對課程的理解程度、學習效果和教學滿意度等信息,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方法等,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效果。
教師要重視對學生的評價,除了把評價的過程與步驟、方法等告訴學生,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參與到評價中來,還可以讓學生開展互相評價,充分尊重和保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在互相合作、互相評價中學會傾聽,學會表達,學會賞識他人,學會取長補短、博采眾長,從而不斷完善自我,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與協作能力,使學生在具體的語文實踐中積極提升自己的核心素養。
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古詩文教學實踐中,積極落實語文核心素養,不僅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而且有利于學生文化底蘊、道德品質和人文修養的提升,對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也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筆者從教學前的準備、教學過程的改進、教學方法的改變、評價機制的改善等幾個方面對高中古詩文課堂教學進行了一些探索與實踐。但毋庸置疑的是,古詩文教學要著力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這是現代語文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更是貫穿整個古詩文教學實踐的首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