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蓮子
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第六中學
數學作業屬于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主要內容,同時也是學生與教師互相交流、溝通的重要渠道,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真實學情,合理、科學地設定初中數學作業內容,不斷優化數學作業內容,提高學生參與完成數學作業的自主性與積極性,能夠在完成作業過程中真正有所收獲與領悟,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與問題解決能力。同時,教師要重視初中數學作業的質量,遵循“少些負擔,多些情趣”的原則,給予學生足夠的自由發揮、想象的空間,改變以往低質量、高數量的數學作業設定模式,讓學生更有針對性、目的性地完成數學作業,提升初中數學作業設定的有效性。
部分教師忽視了對數學作業的重視,往往都選擇的是課后練習題作為數學作業,或者給學生布置大量的數學試卷、習題,認為學生只有多做題,才能夠真正掌握所學數學知識,但是這種高數量、低質量的數學作業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對完成數學作業的叛逆、抵觸心理,嚴重時學生還會通過抄襲他人作業來減輕自己的學業負擔,根本無法發揮出數學作業的作用,還會出現適得其反的教育效果,針對以上問題,初中數學教師需要合理控制作業的數量,追求“少而精”原則,教師需要合理優化數學作業的構成內容。首先,教師需要結合教學進度從相關練習冊中選擇一些典型的數學例題,或者通過課堂教學內容來自主設定數學題目,讓學生能夠達到一題多解的效果。同時,為了讓學生深入探究所學數學知識,教師還可以適當地增加一些數學訓練,稍微提升作業的難度,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把所學數學知識聯系起來,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在解題過程中逐漸掌握數學學習方法與技巧。
因為每一個學生的理解能力與學習能力都是不同的,在設定初中數學作業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數學作業的層次化,這樣可以提升學生參與數學學習的自信心,逐漸提升自己的數學學習能力、解題能力等。首先,教師可以把學生設定為三個學習層次,第一層次的學生的基礎知識較差;第二層次的學生基礎知識較強,但是數學思維能力比較差;第三層次的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與數學智力都非常強。對于第一層次的學生,教師需要多多設定一些鞏固基礎數學知識類型的數學例題,讓學生在解答過程中加深對數學概念、公式的記憶;對于第二層次的學生,可以適當地多多增加一些數學變式訓練,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對于第三層次的學生,教師要多多設定一些具備挑戰性的數學題目,拓寬數學知識面。但是對于學生的分層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需要多多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況、學習能力,如果學生取得進步了,要重新界定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層次,重新設定數學作業方案,讓學生有一個過渡、成長的過程,慢慢提升學生的數學成績。除此之外,教師要重視對數學作業的批改,在批改過程中記錄學生存在的典型數學問題,在下次課堂教學中要重點講解,以此來提升數學解題的正確率。
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最終目的是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所以初中數學教師要多多增加一些實踐性的數學作業,把數學教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素材聯系起來,這樣學生更加容易理解與記憶,同時也能夠增強數學作業的趣味性,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知識的實用性與重要性,提升學生的知識實際運用能力、解題能力,做到由此及彼、學以致用。比如,在學習完“一元二次方程”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實踐性的數學作業,如設定打折銷售的數學問題,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去超市調查商品的銷售以及價格問題,改變學生被動接受數學知識的狀態,而是可以自主投入到數學知識探究中去。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智能手機APP 來提升數學作業質量,很多學生在解題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無從下手的情況,這時候學生就可以通過手機APP 來咨詢教師,可以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展開數學學習。
總之,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科學、合理地設定數學作業,結合學生的真實數學學情來設定數學作業方案,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積極投入到完成數學作業環節中去,在此過程中鞏固、復習所學數學知識,提高數學學習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