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
淄博職業學院
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為了收集到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按時保質地完成審計工作,降低審計風險,會采用各種各樣的審計程序和手段,即審計的方法。
在傳統審計中,被審計單位的會計資料及相關信息大多都以紙質的或實物的形式存在,審計人員可以通過數據分析、檢查書面資料、函證、復核等方式獲得一些書面證據,也可以憑借現場觀察和實物盤點等方法搜集所需的實物證據,還可以通過談話、詢問等方式獲取一些線索性的口頭證據、環境證據,既保證了審計證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又比較直觀,易于把握和操作。而在網絡信息時代,企業信息的生成方式、表現形式和傳遞方式等都發生了改變。傳統的手動輸入數據轉變成多由網絡系統內部自動生成,傳統的憑證、賬簿和報表形式轉換為存儲于磁性介質中的電子數據,傳統的紙質傳遞轉變為高效的網絡傳遞。網絡會計信息背景下的審計方法與傳統審計也應當有所不同。本文擬在將傳統審計方法與網絡審計方法進行對比的基礎上,對網絡審計方法進行一些探討。
在傳統審計中,檢查指的是注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有關會計資料和與相關信息進行審查翻閱與復核,以確定其可靠性和準確程度。由于這些會計資料和相關信息大多以紙質形式存在,檢查其真實可靠性相對容易;而在網絡環境下,被審計單位是由專人將原始信息數據錄入計算機中,各類會計數據都是在特定的財務軟件中,根據原始數據直接生成的。一般地,各種總分類賬戶和明細賬、日記賬及相關憑證之間鉤稽關系都沒有什么問題。但是,由于大多數資料的存在形式并非紙質,而是以磁性介質的形式儲存于磁盤中,所以,與傳統審計相比,對這些資料可靠性的檢查就相對困難一些。因此,在網絡審計中對于原始憑證真實性的審查就成為了審計人員應當重點檢查的內容。這就要求審計人員具有對原始憑證真偽鑒別的“火眼金睛”。例如電子簽章、電子發票等電子憑證的真偽性、安全性保障措施,與傳統實物憑證相比有很大不同。正規的電子發票一般都有加密措施,若發現沒有加密或加密不正常的發票,審計人員應與稅務機關進行核實,確保其原始憑證的真實性。
監盤,在傳統審計中是指在被審計單位會計人員對各種現金資產、實物資產以及有價證券等進行盤點的過程中,由注冊會計師進行現場監督并進行適當的抽查。這可以對實物資產的真實存在性提供強有力的審計證據;在網絡審計下,監盤也同樣是在被審計單位的會計人員對其各種現金資產、實物資產以及有價證券等進行盤點的過程中,由審計人員現場監督,針對特別的物資,審計人員可以進行抽查和復查。網絡審計與傳統審計最大的不同,就是現金和有價證券常常以電子形式存在,因此對此類財產物資的監盤過程就必須要增加對現金和有價證券真實存在性的考察。
傳統審計中的觀察,就是由注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的經營場所、實物資產、相關業務活動以及單位內部控制的執行狀況等進行實地查看,以獲得相關審計證據的方法;網絡審計中,與傳統審計的觀察程序類似的是,審計人員也可以親身對被審計單位的經營場所、實物資產、相關業務活動以及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的執行狀況等進行實地查看;但與傳統審計相比,網絡審計更大的優勢在于審計人員還可坐在自己的辦公室里,借助信息媒介和強大的網絡力量,在可視窗口中對就能對被審計單位的活動進行一定的觀察,并可與被審計單位相關人員進行有效的溝通,既節約了不必要的交通和出差費用,節省了時間,還達到了審計目的。網絡審計中觀察的程序與傳統審計相比變得更簡捷,更方便。
詢問,在傳統審計中是由注冊會計師對相關人員進行口頭或書面詢問,從而獲得審計證據和審計線索的方法。網絡審計中的詢問也是指由注冊會計師對相關人員進行口頭或書面詢問,獲得審計證據。但是注冊會計師對相關人員進行口頭或書面詢問的方法,多數都是通過網絡可視窗口對話方式,或談話交流軟件進行。審計人員通過鍵盤或者鼠標操作就可輕松地將與被審計單位相關人員的網絡對話儲存于電腦或者硬盤中,形成審計證據。這樣不僅節省了時間,也能達到與傳統詢問相同的效果。
函證是指注冊會計師向第三方發函詢證。以證明被審計單位會計記錄中所記載事項的真實性和準確性的方法。一般地,詢證函的回函是注冊會計師所能夠取得的證明力最強的審計證據之一。
網絡審計中,主要的函證形式已經由傳統的紙質詢證函發展為電子函件,審計人員最關注的就是電子回函的真偽性。數字簽名技術的出現有效地解決了這一辯解難題,審計人員只需重點檢查電子回函有無電子簽名以及單位的電子公章,便能快速辨別電子回函是否真實。同樣地,通過網絡傳遞的其他文件的真實性和合法性也能得到驗證。不過,電子回函是否能成為真正有效的審計證據,取決于網絡技術的支持與相關法律法規及準則的規范性。
重新計算,在傳統審計中是由注冊會計師對被審單位的原始憑證、記賬憑證、賬簿、報表以及相關會計資料中的數據及相互間的勾稽關系進行的檢驗計算,但不一定是按照被審計單位原來的計算順序。
分析性復核是注冊會計師憑借比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趨勢分析法等對被審計單位報表上比較重要的數據或比率進行對比及趨勢分析,如果有異常變動則要追根問底,以便找到那些重大錯報風險較高的領域,明確下一步審計重點,或者從技術手段上對審計風險進行把關。
在網絡審計中,各種會計數據都是通過財務軟件中直接生成。在審計軟件的幫助下,只要確保原始輸入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審計人員就能得到正確的計算結果。所以,審計人員與被審單位只需通過簡單的驗算和比較,就可找出問題或差錯。在重新計算和分析性復核程序中,相比傳統審計而言,無疑網絡審計的優勢更為明顯。因為大部分數據可直接從電腦數據中獲取,審計人員可以直接通過審計軟件的處理發現問題所在。不管是傳統審計還是網絡審計,為了順利實現審計目標,注冊會計師都要收集充分的、適當的審計證據。而審計證據的收集主要是在審計過程中,通過運用合理的審計方法實現的,所以注冊會計師必須重視審計方法的研究和探索。隨著網絡技術在審計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網絡審計的方法會日益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