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治琴
南充職業技術學院附屬中學
田徑運動是我國中小學體育教育的重點內容之一,隨著新課標改革工作的持續推進,為了促進中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趣味田徑教學活動走進校園,成為體育教學的首選策略。通過開展趣味田徑教學活動,顛覆了傳統田徑訓練模式的弊端,突破單一化、無趣化、枯燥化的各種問題,讓田徑訓練過程“動”起來,激活中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實現增強體質的根本目標。結合初中體育趣味田徑的主要內容與目標,筆者在課堂上嘗試采取以下教學策略:
熱身運動是一節課的開端,如果能在這一環節就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那么在濃厚的訓練氛圍中,學生既能保持愉悅的心情,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訓練而有所收獲。例如課前組織有趣的熱身運動,拉網捕魚、螺旋跑、傳球觸人、猴子搶球、人手一球、聽口令做相反動作等等,這樣既能讓學生活動肢體,也能鍛煉反應能力,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的狀態。再有結合田徑訓練的具體內容,還可采取銜接性的課前訓練,例如在練習短跑項目之前,組織一些訓練動作速度或反應能力的準備活動,如喊號追人、黃河長江等等;再如練習長跑項目之前,先給學生充足的時間熟悉與掌握長跑的特性,讓他們無論在生理層面還是心理層面,都能適應長跑訓練,這樣既能保證運動過程的安全性,也能達到理想的訓練效果。
田徑教學中要巧妙地運用體育器材“玩”出新花樣,才能調動學生的參與興致,讓他們在充滿趣味的田徑訓練中獲得新鮮感與滿足感,進而愛上田徑運動,主動參加訓練活動,提高體育運動的自覺性,養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結合每節課的教學內容不同、教學目標不同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不同,教師設計的教學方案以及使用體育器材的方法也要有所差異。例如在田徑賽跑運動中,將學生分成幾個競賽小組,規定哪一組在最短時間內先跑完測量跑道的距離即為獲勝。設計這一教學方案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了解利用標尺測量跑道的方法,同時采取小組合作教學形式,也能拉近同學之間的距離,大家在相互配合之下完成任務,提升集體榮譽感;再如跳繩教學過程中,先由老師示范表演各種花式跳繩,如單人跳、雙人跳、多人跳等,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他們主動地融入跳繩活動中并且開動腦筋變換形式,不僅掌握了跳繩的技巧,還鍛煉了創新能力,體驗樂趣。
當代中學生的“亞健康”狀態嚴重,他們不愿意參加體育運動,再加上田徑訓練的過程枯燥乏味,很難激起學生的參與興趣。所以我們在趣味田徑教學中設計多元方法,采取寓教于樂的方式,穿插有趣的、熱鬧的田徑游戲環節,讓孩子們真正“玩中學”、“學中玩”,并且通過體育游戲體驗團隊協作的重要意義,感受運動帶來的身心愉悅。田徑教學的主要內容就是走、跑、投、跳,根據不同的運動項目,選用的教學方法與游戲內容也要有所區別,但是無論選用何種教學方案,前提條件都是符合中學生的身心素質與能力水平,將“教”、“學”和“玩”完美融合,以各種有趣的跑跳類游戲取代過去單一化的運動訓練,讓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例如長跑和耐力跑一直都是初中體育教學的重難點部分,很多學生的體力不足、耐力不足,往往半途而廢,如果設計一些簡單且有趣的“貼人”、“喊數抱團”或“沿著圓圈接力跑”等游戲活動,則能很好地滿足中學生爭強好勝心理,也能促進他們在游戲中掌握中長跑的技術要點。
體育教學與競賽活動自然密不可分,通過組織豐富的競賽,既能鍛煉學生的身心素質,也能增強學生斗志,樹立集體榮譽感,這才是真正的體育精神。因此在趣味田徑教學中,我們要利用各種有趣的、有競爭性的比賽活動,激活學生的體育競爭意識,調動學習與訓練的熱情。并且在比賽中,學生也能客觀地認知自身的不足之處,自覺地強化訓練,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利用課余時間,組織600 米籃球接力賽,將學生分成幾個接力小組,每100 米設置一個接力點,隊員一邊拍籃球一邊跑步,以哪一組先到達則為獲勝。如果中途有人出現運球失誤,則需回到起點重新開始。這樣的比賽過程既考核了學生的田徑運動能力,也鍛煉了籃球技能水平,趣味性十足;最后,優勝組給予獎勵,而落后的小組則要接受懲罰,如仰臥起坐、如表演節目等等。這樣也就活躍了田徑教學的氛圍,并將田徑運動與其它體育運動相結合,奠定學生的終身體育運動能力,激活體育競爭意識,讓他們敢于挑戰自我并為之努力。
綜上所述,在現代素質教育發展過程中,趣味田徑教學是不可或缺的環節。通過精心設計趣味田徑教學方案,有利于促進學生之間相互協作,提升體育運動技能,體驗田徑運動的魅力;并且學生在訓練中不斷突破自我、挑戰自我,擺脫了傳統枯燥訓練的束縛感,真正在體育課上提升能力、體驗快樂,這才是中學體育教育回歸本質的重要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