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文芝
四川省眉山市洪雅縣槽漁灘鎮羅壩中心小學
寫作需要靈感,要求學生在創作的過程中做到有感而發,如果寫作的題材是學生不愿寫或缺少足夠素材支持的內容,學生無法寫出高質量的文章。很多教師在高年級語文寫作教學的過程中布置題目過于詳細,認為這種方式能夠避免學生不明白應該寫作的內容,出現跑題的情況,但這種方式與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學生可以使用的寫作素材有限,沒有發揮的空間,很多學生為了完成作業出現編故事的情況,一些教師甚至在寫作的題材上對學生進行限制,導致學生的寫作質量普遍偏低。一些教師在作文教學過程中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在課堂上與教師缺少有效的互動,教師注重講解文章的題材以及優秀范文閱讀,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足,課堂教學不佳。
在作文日常教學當中,許多教師還是采用“布置題目—開始寫作—教師批改—分析講題—范文閱讀”的模式。這類模式過于單一死板,很多學生在并沒有了解清楚寫作目標的時候就開始了填充式寫作,在作文素材里面尋找與題目匹配的內容就開始了改寫。學生缺乏對題目的深度認識和生活化素材積累,這和老師在日常教學中的單一“高大上”素材講解也有關系,在小學這個階段的孩子,對于生活和人生的理解都是具體的了解,過于抽象化的理念并不是很適合學生的接收。在講解部分,老師也并沒有很注重開放性思考的啟發,只是運用一些陳舊的例子、一些格式優秀的文章對其進行分析,缺乏互動性和開放性,導致學生的興趣不高,下次提筆的時候依舊不知所以。學生只有單方面填鴨式地接受,導致教學效果較為低下,不利于學生寫作的提升。教師在選題的時候,也缺乏創新性思維,選擇的都是一些應試考試的作文真題,這樣的作文課雖然能在短時期對學生寫作技巧有很大提升,但是對于開放性寫作的培養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兼收并蓄的缺乏,吸收新成果并不多,在內容和形式上的雙重老化,導致寫作課程一直沒辦法很好地開展。
首先,讓學生寫熟悉的習作內容。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所布置的命題應具有一定的開放性,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學生圍繞身邊的事物或人物等進行寫作,學生有東西可寫,就有了寫作的興趣,也明了了寫作思路。在看到學生作文進步時,不斷給予學生鼓勵,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喜歡上寫作,不再畏懼作文。其次,要樹立學生寫作的自信心。即在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寫的優秀作文在班級上作為范文進行講讀,并對其給予鼓勵性的評價,這樣也能夠不斷地提升學生的寫作興趣及寫作水平。而對于一些寫作水平能力不高學生的作文可以“面批”,或者在班級交流,指出其中的優點,哪怕是其中的一個詞、一個句子,只要有寫得好或是有新意的地方,都可以指出來給予肯定,讓學生逐漸地提升寫作興趣。再次,結合習作園地、報刊等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即教師可以在班級內開設習作園地,將班級內學生的一些優秀習作篇目粘貼在上面,供學習、參考,同時也要鼓勵學生積極向報刊投稿,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最后,開展課前讀報等活動激發學生的習作水平。即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宣讀自己的優秀習作,或者宣讀其中一些精彩章節等,讓全班同學都能夠積極地參與進來,這樣學生就能夠在課下積極地尋找或是自己寫作一些滿意的作品,以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適當的運用多媒體可以有效的改變枯燥乏味的教學模式,例如作文中涉及到對景物或者物體進行描繪時,可以在多媒體設備上對相關視頻或者圖片進行展示,使學生腦海中形成較強的畫面感,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或者布置學生寫電影影評時,可以播放電影中的片段,提升學生的興趣,有利于學生加深電影內容的印象,有了更多角度的觀點表達。
讓寫作走出教室,是培養學生寫作生活化的必然措施。學生的寫作大部分都來自于息息相關的生活,在很多教學過程中都強調幫助學生形成一雙“發現生活的眼睛”,但是對具體如何養成并沒有做出具體措施。在小學這種學校作業并不是很忙的時候,教師應該鼓勵并且帶領學生走向外面體驗生活,學校教育很多時候都變成了孩子們生活中很大的一部分,組織“春游”“福利院之旅”“楓葉收集”等一系列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和專注度,而且可以有效培養他們特殊的品質,對于“樹人”方面也有著更多的期待,這類活動會幫助孩子們將寫作更加生活化。
課堂教師應當不只是局限在課堂范圍之內,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鼓勵學生觀察生活和體驗生活,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的素材。比如在秋季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觀察秋季的自然風光,使學生在描寫秋季景色的過程中不再憑空想象。同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一些實踐活動,幫助學生結識朋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另外,閱讀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最佳途徑,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學習到不同的寫作技巧,積累寫作素材,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向學生推薦一些適合的書籍,在班級創辦讀書角,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書籍,實現全體同學的共同提高。
語文寫作類教學任重而道遠,作文教學關系著學生開放性思維的培養與寫作水平的提升,我們必須嚴陣以待。教師從教材入手,引導學生怎樣學會自主學習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小學階段,培養相對的閱讀興趣、寫作習慣和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不斷地突破教學困境,促進小學語文類寫作更上一層樓。